心理导读:处于信息发达,科技进步,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代人,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随时充满了挑战,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也充满着种种比权量力的权衡,如何有效地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是对每一个人智慧与修养的考验。 ——www.tspsy.com
书名:《度心术与韬晦术全集》
作者:公隋 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01日
内容简介:本书《度心术与韬晦术全集》将古代智慧之书《度心术》与《韬晦术》巧妙结合,深度解读分析,启示现代人在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如何读懂别人的心思,韬光养晦,提升自己的修养,有效地与人交往沟通,知人知面知心,识人用人,有效处理人事与世事。在方寸之间彰显智慧与人格魅力。文章如智者的慧眼看世界,读来如醍醐灌顶。
心理学看点:潜意识 创造 认知 修行
推荐理由:处于信息发达,科技进步,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代人,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随时充满了挑战,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也充满着种种比权量力的权衡,如何有效地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是对每一个人智慧与修养的考验。而度心术与韬晦术即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智慧与修养的秘方。
精彩书摘:
实例一
宽严适度的吕蒙正
宋太宗时期,有人上奏说,在汴河专门从事水运工作的官吏中,有人私自将官货运到其他地方去卖,众人都有很大的意见。
听到这个消息,宋太宗说:“完全根除恐怕太难了。此事不要太认真,只将那些首恶分子惩办了即可。只要不妨碍正常公务,不必过分追究了。总之,这也是为了确保官货的畅行无阻呀!”
宰相吕蒙正非常赞同地说:“水若过清则鱼不留,人若过严则人心背。君子都看不惯小人的所作所为,但老过于苛求,恐有乱生。不若忍之,使之自省。这样才能有利于朝政。从前,汉朝的曹参就认为,在善恶的量刑上应该宽严适度。谨慎从事,必然能使恶人无所遁形。因此,圣上所言极是,小事上切不可太苛刻。”
吕蒙正以不与人计较而出名。他刚任宰相时,有一位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说:“这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大步走了过去。
其他官员为他打抱不平,准备将此人查问出来,吕蒙正知道后,急忙阻止了他们。
散朝后,那些官员还是愤怒不已。吕蒙正却对他们说:“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一辈子都得耿耿于怀,多不好啊!所以千万不要再去查问了。再说,这对我并没有什么损失呀。”人们都佩服他气量大。
简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谦虚待人,大度容人,不仅可以赢得人们的尊敬,还可以化解仇恨和怨气,使我们活得更坦然。
实例二
李世民轻以化人,严以惩奸
唐太宗李世民,以赤心求天下贤才而著称,他也十分注重用轻罚来教育和挽救有过失的官吏。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情被揭露后,唐太宗召见长孙顺德,既诚恳又十分严肃地批评他说:“若能勤览古今,以自鉴戒,弘益我国家者,朕当与之同有府库耳。何乃不遵名节,而冒发闻乎!”
唐太宗不但不治他的罪,还当众赐给长孙顺德绢数十匹。长孙顺德果真被唐太宗对自己的爱护、谅解和诚挚的情意所感动,悔不该当初,羞愧得无地自容。日后大理寺少卿胡演问唐太宗:“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何不以法绳之,反而又赐之以绢呢?”唐太宗回答道:考虑到他的过去,假如他还有廉耻,那么“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由此可见,唐太宗的轻罚,不是故意放纵,而是对人才的一种极有力的争取、笼络、感化、批评、教育、诱导。果然长孙顺德改恶从善,尽忠相辅。别的大臣也被唐太宗此举所感动,深感唐太宗体贴臣无微不至,更乐意尽忠。
唐太宗征高句丽,攻打安市的时候,因为城内死守,多次未能攻下。于是唐太宗被迫停止攻击,征发数万民工,在城边修筑土山,想沿山而攻城。不料山体倒塌,把城墙压坏。正好此时守山将领傅伏爱私自离开部队,高句丽以数百士兵,从城墙缺口出战,进攻土山上的唐军。守山的唐兵无首,在惊骇中乱成一团,高句丽兵士乘势夺占了山头,并挖壕沟而守之,给攻城增加了更大的困难。
派傅伏爱守山的李道宗,一听此信吓得面如土色,光脚走到唐太宗帐前请罪。唐太宗说:“按罪,汝当死,但朕以汉武杀王恢(按:汉武帝二年伐匈奴,王恢没有抓住战机出击匈奴,使整个军事部署失败,王恢被处以首谋不击之罪,下狱死),不如秦穆公用孟明,且有破晋盖牟、辽东之功,故赦汝罪。”道宗感激万分,以孟明为楷模,拼死力,夺回了山头。
唐太宗这样处理既保存了力量,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李道宗的积极性,不仅达到了夺回山头的目的,还体现了对下属的宽容和爱护。
唐太宗注重轻罚,但还不失时机地施以严惩,由此巧妙地运用了轻以化人,严以惩奸的方针。当时的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劝唐太宗开采宣、饶二州银矿,说这样每年可得数百万缗。唐太宗却说:“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与其多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贤才。卿未尝进一贤,退一不肖,而专言税银之利。昔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卿欲以桓、灵俟我邪?”当天就罢免了权万纪,这对不进贤者是当头一棒,对进贤者却是个极大的鼓励。
唐太宗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严惩与轻罚,从而赏罚分明,政绩显赫。
简评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人们的心态也各不相同,所以对待有进取心的人我们要宽宏大量,善于与他们交朋友,对待懈怠或心术不正的人,就要加以区别,对他们要敬而远之,而不是与他们同流合污。
用人之道在于知人知面知心
治吏治心,明主不寡背己之人也。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大意
管理官吏要注重他们的内心,明智的君主不会抛弃曾经背叛自己的人。识别人要了解他人的欲望,有智慧的人善于驾驭德行败坏的人。
实例
绝缨会
楚庄王在公元前606年率领军队平定了斗越椒的反叛,天下太平。庄王兴高采烈地设宴招待大臣,庆祝征战胜利,并赏赐功臣,美其名曰“太平宴”。
文武百官均被邀请,只见席中觥筹交错,热闹非常。到了日落西山,大家似乎还没有尽兴。楚庄王便下令点上烛火,继续开怀畅饮,并让自己最宠幸的许姬来到酒席上,为在座的宾客斟酒助兴。大家本来喝得差不多了,一见美女频频向自己敬酒,都来了兴致,不觉又喝了半个时辰。
突然间,外面一阵大风吹来,宴席上的烛火熄灭了。或许是醉意微醺,或许是看到许姬灿若桃花的笑颜,一个人趁着漆黑,伸手扯住她的衣裙,抚摸她的手。许姬一时受到惊吓,慌乱之中,用力挣扎,不料正抓住那个人的帽缨,奋力一拉,竟然扯断了。她手握那根帽缨,急急忙忙走到楚王身边,凑到大王耳边委屈地说:“请大王为妾做主!我奉大王的旨意为下面的百官敬酒,可是不想竟有人对我无礼,趁着刚才烛灭之际调戏我。”
楚庄王听后,沉思片刻。许姬又急又羞,催促他:“妾在慌乱之中抓断了他的帽缨,现在还在我手上,只要点上烛火,是谁干的自然一目了然!”说罢,便要掌灯者立即点灯。
楚庄王赶忙制止,高声对下面的大臣说:“今日喜庆之日难得一逢,寡人要与你们喝个痛快。现在命令你们统统折断帽缨,把官帽放置一旁,毫无顾忌地畅饮。”
众大臣见大王有如此的好心情,都投其所好,纷纷照办。等一会儿点烛掌灯,大家都不顾自己做官的形象,拉开架势,尽情狂欢。后来人们都管这场宴会叫“绝缨会”。当然,只有那个调戏许姬的人诚惶诚恐,但总算是掩遮过去,化险为夷了。
许姬对庄王的行为不免疑惑,觉得委屈不满,便问:“我是您的人,遇到这种事情,您非但不管不问,反而还替侮辱我的人遮丑,您这不是让别人耻笑吗?以后怎么严肃上下之礼呢?妾心中不服!”
楚庄王笑着安慰说:“虽然这个人对你不敬,但那也是酒醉后出现的狂态,并不是恶意而为。再说我请他们来饮酒,邀来百人之欢,庆祝天下太平,又怎么能扫别人兴呢?按你说的,也许可以查出那个人是谁。但是假如今日揭了他的短,日后他怎么立足呢?我不就失去了一个得力助手吗?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你依然贞洁,宴会又取得了预期的目的,那人现在说不定如释重负,对你对我感激不尽,以后肯定会对我更效力。”
许姬觉得庄王说得有理,考虑得也很周详,就没有再追究。
两年后,楚国率领军队讨伐郑国。主帅襄老手下有一位副将叫唐狡,毛遂自荐,愿意亲自率领百余人在前面开路。他骁勇善战,每战必胜,出师先捷,很快楚军就得以顺利进军。庄王听到这些好消息后,面见襄老,要嘉奖他的战绩。襄老诚实地回答说:“您要犒赏就重奖副将唐狡吧!要不是他在前面冒死打通层层关口,我们也不会这样顺利。”
唐狡站在庄王面前,腼腆地说:“大王昔日饶我一命,我唯有以死相报,不敢讨赏!”
楚庄王质疑地问:“我何曾对你有不杀之恩?”
“您还记得,‘绝缨会’上牵许姬手的人吗?那个人就是我呀!”
简评
管理人的方法和策略很多,其中知人善任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只有让人心服口服,才会获得衷心实意的服侍,就像实例中说的,是楚庄王了解宴会上的将领,知道其中一个很可能是因醉酒才对许姬不敬,采用了性当仁德的处理方法,才会得到唐狡忠心耿耿的作战,最终取得胜利。反之,不了解下属的品性和心态,采取暴虐的统治方法,只会害己害人,能人贤士只会敬而远之,无人辅佐的最终结果就是走向灭亡。
本书目录:
上篇 度心术
第一章 度心术
第二章 御心术
第三章 擒心术
第四章 欺心术
第五章 纵心术
第六章 构心术
第七章 逆心术
第八章 夺心术
第九章 警心术
第十章 诛心术
下篇 韬晦术
第一章 隐晦术
第二章 处晦术
第三章 养晦术
第四章 谋晦术
第五章 诈晦术
第六章 避晦术
第七章 心晦术
第八章 用晦术
(文/心灵花园 心理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