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所有的情绪都是基于人的本能的自我保护而产生的。比如说感动,前面已经讨论了很多,感动是对那些可能使自己更为强壮的力量的强化,通过这种强化而使自己更为强壮,更易于生存。而悲伤可以唤起他人的怜悯与同情,从而获得安慰与帮助。痛苦则是擦除那些不利于自己的因素,从而也达到强化自己的目的。 ---www.tspsy.com
《情绪的解析》pdf下载及书评
一、内容简介
你兢兢业业却总不能升职,你是忍气吞声还是据理力争或者干脆炒老板鱿鱼?一时冲动和爱人吵架,你能不能先冷静下来,还是各不相让以致感情破裂?你苦口婆心,可孩子就是不听话,你能否保持心平气和,还是暴跳如雷,甚至拳脚相加?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可以让生活顺风顺水;错误表达自己的情绪,忽视甚至误解他人的情绪,就可能招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保罗·艾克曼是享誉全球的著名心理学家、全球首席识谎专家,专精于非语言沟通。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警方、反恐小组等政府机构,以及皮克斯动画公司,常常请他当表情顾问。40年来,他系统研究新几内亚土著、精神分裂症患者、间谍、连续杀人犯和职业杀手的面容,《情绪的解析》就是他集大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本书科学地解析了产生情绪时体内的生理变化、外在的肢体语言、声音、面部表情等方面,并提供小测试和练习,考察你对情绪的了解,帮你认清自己和他人最细微的情绪表现,提高你对情绪发生的敏感度。
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情绪,我们要在情绪的世界里生活得更好!
二、作者简介
保罗·艾克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全球首席识谎专家。
1934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大学,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兰利波特精神病研究所临床实习一年;1958年,获纽约市阿德菲大学博士学位;1958~1960年,任职于新泽西州迪克斯堡美国陆军参谋部;1972年,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教授至2004年退休;199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并被列入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前100位心理学家名单。现居住在美国加州奥克兰市。
艾克曼教授主要研究脸部表情识别、情绪与人际欺骗。他的主要著作还有《解密脸部:从脸部线索识别情绪的指导》(1975年)《说谎:发现商场上、婚姻里及政治中的欺诈》(1985年)《孩子为什么说谎》(1992年)等。
三、精彩书评
我看了一篇题为《Letter in the Waltet》(《钱包中的信》)的英文文章,作者在路上偶然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一封写于60年前的信,是一位叫汉娜的女孩写给一个叫迈克的男孩子的,作者按着上面留的寄信地址,打通了便民热线,通过便民热线找到了地址上的人家,现住的人家30年前从信上提到的汉娜的家人那里把房子买了过来,这家人提供了一个养老院的电话,说是30年前的这户人家主人的女儿把她母亲安置到这个养老院了。作者联系了这家养老院,见到了信上那位女孩——汉娜——现在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作者从养老院下来,见到门卫的时候,偶然聊起捡到的那个钱包,门卫说,他知道这个钱包的主人,就在养老院的8楼!于是他们一起去见了信上的那个小伙子——迈克——现在也一样白发苍苍。最后他们又带着这个老人去见了信上的那个女孩——就住在楼下的老人。这两位老人,一个76岁,一个78岁。汉娜因为家人反对再加上有点自卑,没有和迈克在一起,也断了联系,他们都没有结婚,心中一直深爱着对方,三个星期后他们举行了婚礼。
看到末尾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眼睛一热,眼泪流了下来。这也许就是感动。可是,人为什么会感动?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流泪?这是不是一种情绪?
(一)情绪的定义
我们对情绪这个字眼是那么熟悉,它几乎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天,也许我们不会经常提到这个字眼,但我们却时常处在这个字眼所描述的状态中。另外,如果要把这个字眼和感情——或者叫情感,或者另外一个词——感觉——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去辨别它们的差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就比如上面举的这个例子,我在看完了一个故事后,不由自主地流下泪来,这是情绪还是感动?是感觉?还是情感?
所以我们就有必要探讨一下关于情绪这个词的概念。什么是情绪?情绪和感觉或情感有没有区别?情绪可以掌控吗?了解情绪有没有什么意义?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很有必要为情绪这个词下一个定义,这样便于探讨。我为情绪下的定义是:基于人的个体本能的需要自发产生的身体与心理状态。
那么,由这个概念,我们看看能否辨断出这些词语哪些是属于情绪范畴的:悲伤,痛苦,愤怒,惊讶,恐惧,厌恶,蔑视,愉悦,再加上案例中提到的感动。
(二)情绪的特征
在来分辨这些词语之前,如果能更详细地了解情绪的特征的话,我想,这个事情会变得更容易些。那么,情绪具有哪些特征呢?
1、自发性;
2、不可控性;
3、无意识性;
4、人类共通性;
5、以个体为中心性;
6、短时性。
如何理解情绪的自发性呢?这种自发性更象是一种冲动,不经过思考,突然之间就会出现。就好像我们体内已经贮存了各种各样的情绪,一旦有情绪诱因触及的时候,相应的情绪就从我们体内释放出来。就像上面提到的案例,故事看到最后,我并没有想着要流泪,然而眼泪却流了下来,好像是眼泪突然间从体内涌出来似的。在这个事情上我并没有思考,我没有想要着流泪,我根本没料到自己会流泪,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棒的故事,我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但就是没有想到会流泪,这应该就是情绪的无意识性。
在流泪之前对流泪这个事情一点都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在眼泪流出来后,也许是十几秒钟的时间,我意识到自己流泪了,也知道是被故事所感动了。但在这十几秒的时间里,我却没办法控制我的流泪,即便是十几秒后我意识到自己是因为感动而流泪后,我仍很难控制住自己的眼泪——也许我并不想控制住不流泪,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但如果努力去控制流泪的话——我没有尝试——但我感觉那是一件挺难的事。这就是情绪的不可控性。
情绪一般都发生在一瞬间,也许时间会长一些,但相对于心情而言,其时间就非常地短暂。一般而言,情绪发生的时间都在20秒钟左右。这就是情绪的短时性。
我相信,因为看一个故事而流泪应该不是我一个人会这样,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这样,只是可能看的不是同一个故事,也或者是电视节目,电影,也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总之,人们总会在某一时刻感动流泪。这就是情绪的共通性。
而客观地讲,情绪并不只是人类所共通的,动物和人一样,同样有情绪。不管是人或是动物,当他们受到侵犯时所产生的愤怒极其的相似。并且不仅限于愤怒,在其他的情绪上也是如此。人本来就是动物。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有去研究动物的情绪,所以,只是说情绪是人类所共通的。
情绪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以个体为中心性。也就是说,情绪的产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基点而产生出来的。也仍以开头的案例为例,看到故事我流泪了,眼泪从我的内在流了出来,为什么流泪?因为感动,为什么会感动?关于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的一个看法,所有的情绪都是人类个体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就感动而言,感动是对那些可以使我们更加强壮事物的一种自我强化反应,通过感动,强化了我们既有的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可以使我们更宜于生存。所以,我们会发现,引起我们感动的事物大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一些人类共有的优良的品质,最典型的可能就是爱。爱是最强大的力量,即使是最凶恶的人,都可以被爱所感化。我们通过对爱的感动,强化了我们对爱的敏感度,我们就更容易接受爱也更容易施与爱。而一个毫无保留地奉献爱的人,就更容易被他人所接纳,更容易生存,这些人就被我们称为圣人,如甘地,如德雷莎修女,如中国神化了的济公。
(三)情绪伴随一定表情或举动的特点
情绪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一定的情绪总是与一定的表情、举动相联系。就比如说感动,感动所引发的举动就是流泪,也许还有深呼吸,身体紧张。但我并没有把这个特征放到情绪特征的列表中,因为,一是在其他一些非情绪的状态下,人同样会产生表情或举动,就比如说礼貌性地微笑,和情绪化的愉悦类似,但他们却有不同。另一个是关于对情绪产生的举动并没有研究。所以,我宁愿把一定的情绪引发一定的表情或举动这个特征称为情绪的一个特点。关于情绪与表情的问题,美国的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在他的专注《情绪的解析》中以图片的形式进行了解析,这对于我们了解情绪非常有帮助。
对情绪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我们再来看这些词语,哪些是表示情绪的,哪些是在情绪范畴之外的:悲伤,痛苦,愤怒,惊讶,恐惧,厌恶,蔑视,愉悦,感动,高兴,激动,感激。这些词语大都符合情绪的所有特征。但感激不应该是情绪。感激是经过思考而非原发的,是公众性而非个人的,有可控性而非不可控性。所以,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在应该感激的时候,因为沉浸在自我的另一种情绪——比如说兴奋中而忘了感激,当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才又补上感激。如果感激是一种情绪,就如同感动而流泪一样,自然而然产生,就不会有人们忘了感激这种情况发生。感动就是那样自然而然产生的,从没听说过谁忘了感动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又补上感动的。
(四)情绪与态度
那么,如果感激不属于情绪,那又属于什么呢?应该说,情绪一词描述的是一种状况,一种由人类个体产生的并表现于外的类似于情感的东西或者状态。这种状态之外,还有一种状态,和情绪非常类似,但又有所区别,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好像之前也没有人这样来讨论它,所以,我暂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叫作态度。我这里提到的“态度”只是为了表达我想表达的那样一种状态,也许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态度的意义有所不同,所以,这里我也有必要重新地为态度下一个定义。我所说的态度是指:基于人的社会规范通过人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状态。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态度的含义可能是“对事物所持的基本观点或看法”。其实,一般的认识与我想表达的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态度就是人们基于对事物所持的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而呈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状态”。我所强调的是一种状态。因为在讲到情绪时,必然会与一定的状态联系在一起。比如愤怒时眼眉会立起,忧伤时嘴角会下垂,不可能一个人很愤怒而脸上无一丝的表情。之所以会讲到态度,主要是为了探讨另外一种状况,这种状况与情绪很相似,却又有不同,所以找了个词,就是态度。
前面提到,感激不属于情绪,它属于态度。为了讲得更明白一些,这里也先讲一下态度的特征。实际上,态度的特征刚好与情绪相反。
1、由思考而产生;
2、可感知性;
3、可控性;
4、以公众为中心性;
5、长时性;
6、个体差异性。
就以感激为例。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想像一下经常会发生的一个场景:在一个闹市区,一位母亲突然发现找不到了她的孩子,焦急万分,发疯似地到处寻找,就在这时,一位警察抱着孩子出现在了她的面前,母亲见到孩子,万分激动,把孩子抱在怀里亲了又亲,眼泪都流了出来,好半天,她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赶忙对那位警察连声称谢,言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种场面,前面也提到过,感激是一情态度,而不是情绪。在这个场景中,母亲的焦急,激动都是情绪,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很明显,感激是一种态度。感激并不符合情绪的特征,而符合态度的特征。前面也提到过,感激有时会忘了,就如这个场景中的一样,母亲因为太激动而忘了感激,她的感激来自于她的思考,这个思考也许很短暂,但也是思考了,思考的结果就是她判断出她少做了些什么,于是才向那位警察道谢。另外,在她做感激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她始终都是明白的,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何做,这就是可感知性。她可以根据警察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感激的方式,这是态度的可控性。她这种感激并非即时而过,她有可能记下警察的电话号码,在节日的时候去看望这位警察以表达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可能会在她心中留存很长时间,乃至一生,这是态度的长时性。态度的特征中有一个“个体差异性”,与情绪的共通性不同,情绪的共通性是说,当人们悲伤时,其表现非常地相似,最基本的表情是嘴角下搭,但人们在表达感激之情时却各不相同。也许,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谢谢”,而我说的不同是指表情与动作等状态。
态度还有一个特征是“以公众为中心性”,也就是说,态度的产生是基于公众的基础之上,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规范。就比如说场景中的母亲,她无法控制她的焦急与激动,因为焦急与激动是一种情绪,源自于本能,而感激则是一种态度,源自于社会规范。这就是为什么说情绪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态度是“以公众为中心”。并且这也是为什么母亲会忘了感激的原因,本能的东西更优先于社会规范。母亲也可以选择不去感激警察,但她可能不会这样做,不难想像出她如果不去感激警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但她至少有不去感激的选择。她之所以去感激警察,根本的原因是出自社会压力。也就是说,她的感激的动机是建立在公众的压力基础之上的,如果忽略了社会的这种压力,她就可以做到不去感激。关于这个话题后面还会专门探讨。
根据以上的分析方法,也可以知道,蔑视也是一种态度而非情绪。很简单,蔑视不是本能自发的,而是思考得到的。我们也来假设一个常见的场景:一个胖大强壮的男人在欺负一个小女孩,你看到了之后可能会用蔑视的眼光看那个男人。但如果是那个男人也看到了你,在你蔑视他之前你畏惧于他,那你就可能不会蔑视他。但你也可能见义勇为地挺身而出。所以,蔑视与否因时因人而异。蔑视更多的是一种个体行为,对于同样的状况,有十个人就可能有十种不同的表现。这并不是人类所共通的。
(五)情绪产生的根源
上面谈到了情绪与态度的差别,但我认为,研究情绪产生的根源也许比研究情绪与其他精神状态的区分更有意义些。因为,尽管情绪与态度有所区别,但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情绪可以表示为一种态度,态度中也会伴随着一定的情绪。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在其著作《情绪的解析》中,对于不同情绪在脸上的表情的研究非常有意义,也许,他的书定位为《表情的解析》可能会更好些,他对表情的研究有卓越的表现,但书中又花了大量的篇副讨论情绪与其它精神状态的分别,这些分别模棱两可,最终也没说个明白。所以,我对情绪产生的根源更感兴趣一些。
前面提到,情绪与态度的区别之一是,情绪是“以个体为中心性”,而态度是“以公众为中心性”。也许这样说还是有点难以理解,于是我想到了社会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观点,即“人生来是自私的”。同时也想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定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体。”这两种观点都没错。在中国还有一种争论,即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提一下中国的《易经》。中国《易经》中的太极图非常有意思,一阴一阳合而为一,一个简单的图形概括了万事万物共同的特征。所有事物都有阴阳两面,阴阳相交而生万物。所以,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伟大。阴阳太极图的产生比较保守的讲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5000年前的先人就知道凡事皆有正反两面,当然也包括人。而后世的人却还在讨论“性本善”或“性本恶”,还在讨论人是不是生来自私的。其实很简单,人生来就是善恶一体的。就如人的手掌一样,有手心,有手背,现在却要讨论“有手心为手”还是“有手背为手”岂不可笑?但又如何理解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体”呢?那就必须明白,人是有其两重性的,其一是作为动物的人,其二是作为社会的人。
人最初与动物并无二别,之后,人渐渐地学会了群居生活,于是产生了社会,有了合作,从而与动物区分了开来。在社会形成之后,社会成了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而人也是交织于各种关系之中。所以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体”。事实上,当一个人完全脱离社会,他也就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所以,一个小孩子被狼叨到山中养大,我们叫他作“狼孩”,很难把他与我们等同看待,尽管他是人生的,也是人,然而,他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意义,即与社会的关系。所以,人具有社会性的特质。然而,尽管已经经过了几十万年的进化,尽管社会关系成了人的本质特征,但人仍然没有脱去动物的本性。人还是动物的人。有太多的地方人与动物都没有本质的区别。至少在情绪的表达上动物与人就极为相似,甚至人与动物可以凭着情绪与动物进行沟通。人们有时会形容一个人“兽性大发”,这个词并不是空穴来风,是人本身就具有“兽性”,只是一般情况下都被社会性所覆盖,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显露出来而已。社会性的特点是以社会公众为关注点,兽性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关注点,所以,也可以把兽性说成个体性。说“人生来是自私的”并没错,这是站在个体的角度来审视人,或者是站在人作为动物性的角度来审视人,这样的话,人自然是自私的。因为人作为动物而言时,其社会性的特征就相对减弱,而兽性的特征就相对增强。这就如你关注手心的时候你看到的就是手心,而当你关注手背的时候,你看到的就是手背。强调任何一面都不对,而只有两面整体来看所看到的才是相对真实的。
这里还有一个提法,即显意识与潜意识。所谓的显意识即是能够被人感知的那部分意识,所谓潜意识就是存在于大脑但一般情况下不被人所感知的那部分意识。如果上面所言能够明白,这个问题也就好理解了。显意识来自于社会经验,潜意识来自于人类遗传。显意识带有人类社会性的特征,潜意识带有人类兽性或叫作个体性的特征。
到这里,情绪的根源也就找到了,情绪即是作为兽性的本能的反应,而态度则是作为社会性的反应。所以,情绪是不需要学习的,生来就会的。而态度是通过学习得到的。情绪是先天的,态度是后天的。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在人处于情绪中时,往往失去理智,似乎失去了意识,这只是因为人当时是处在潜意识当中。就像人不能同时看到手心与手背一样,当人处于潜意识状态下,就失去了显意识。就像人可以通过翻转手掌来既看到手掌又看到手心一样,人也可以从潜意识回到显意识状态中,这也就是人又恢复了理智的原因。
(六)情绪的意义
以上我们对情绪已经有了较多的认识,还有一个问题,情绪有什么意义?也或者说,情绪对人有什么影响?
正象我前面提到过的,我认为,所有的情绪都是基于人的本能的自我保护而产生的。比如说感动,前面已经讨论了很多,感动是对那些可能使自己更为强壮的力量的强化,通过这种强化而使自己更为强壮,更易于生存。而悲伤可以唤起他人的怜悯与同情,从而获得安慰与帮助。痛苦则是擦除那些不利于自己的因素,从而也达到强化自己的目的。我可以简单地列个表:
情绪情绪的意义
感动对那些可能使自己更为强壮的力量的强化
悲伤唤起他人的怜悯与同情,从而获得安慰与帮助
痛苦擦除那些不利于自己的因素,从而也达到强化自己的目的
愤怒对愤怒的对象发动攻击,保护自己的利益
恐惧自卫,自我保护
厌恶拒绝,避开那些不利自己的因素
惊讶通过静止来减少被伤害的可能
愉悦接纳那些令自我感到愉悦的因素
…………
上面所列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明,我并未对此做深入的研究。而所列举的情绪,也并非是人类情绪的全部,只是几个典型的情绪。上面所例举的惊讶,它使人们片刻的静止,而这一点似乎与保护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其实,我们可能经常有这样的经验:我们突然出现在小动物面前时,比如一只兔子,它可能先是一愣,然后跑开了。动物是这样,人也是如此——别忘了,人的情绪是其“兽性”的外在表现。如果再仔细地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惊讶时静止不动的意义了。好像我们有这样一句话,“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就什么都不要做”,或许,这一点和老子所讲的“无为”也多少有点相似。面对突发的事情,因为太突然了,你根本就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这时你又能做些什么呢?而当你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你就可以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发出回应,如果是有害的,也许会逃跑,没有害的,摇摇头置之不理,如果你发现所发生的事情只是某人的恶作剧,而那人并没有恶意时,你也许会苦笑一下。所以,惊讶时的静止不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可以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七)情绪的连动性
前面提到过情绪伴有一定的表情与举动的特点,这里还有一个特点,也即情绪的连动性。情绪的连动性也就是说,当人产生一种情绪后,如果仍然有产生这种情绪的诱因,那么这种情绪就会扩大,似乎是呈倍数增加,一个人此时会把积压在体内的相关的情绪同时释放出来。
比如说,在公交车上,一个人不小心踩了你一下脚,有可能你马上就会产生一种不快的情绪,你可能会看向那个人,或者说盯着那个人会更准确些,你的眉毛下沉,上下眼睑收紧,牙齿咬着,你浑身的肌肉收紧,特别是你的手,就象一把拉满弓的箭,随时可能与那个人接触。如果此时那个人对你置之不理——不是没注意到你,而是注意到你的不快,但置之不理——这时你的情绪就又上升了一倍,你可能会说:“你这人怎么会这样?!”如果那人对你仍是满不在乎,你的情绪可能会再增加一倍,而此时你已经在找借口发出你的手箭了。一顿拳脚之后,不管胜负如何,你可能都会有点后悔,因为,这时你才发现,这件事的起因太小了,仅仅是一句话的问题,你自己都多少有点不明白,自己今天怎么会这样?也许,每个人都会碰到类似的事情,事件可能有不同,但都会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使事情变得很糟的情况,并且,往往事后也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这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前面已经说过,情绪是人的潜意识的外在表现,是不可知的,不可控的。所以,当你莫名其妙情绪大发的时候,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些情绪是从哪里来的。而事实上,这些情绪早储存于你体内,这是另一面的那个你的反映。而当一种情绪产生的时候,能唤醒储存于体内的类似的情绪,或者说是情绪元素,因为,情绪只有破发出来才叫情绪,没有爆发出来就不叫情绪,所以我们就把这些储存于体内没有爆发来的、但迟早会爆发出来的情绪叫作情绪因子。这就是情绪的连动性。如果作一个比喻的话,可能更容易说明这个问题。一个人就像是一台电脑,一个人踩了你的脚,就像是启动了搜索引擎,你在上面输入了“愤怒”的字条,于是,与愤怒相关的信息就都出现在了下面。这些都不是你预料中的信息,但它们存在于电脑中,只是因为你点击了一个主题,于是调出了相关的内容。人的情绪就是这样。
就上面这个例子来讲,一个人踩了你的脚,然后对你置之不理,于是你有了情绪。但应该说,这件事产生的情绪也仅限于此,即便是他之后仍对你置之不理,又能如何呢?但你却产生了几倍于此的情绪,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你起床拉灯时碰倒了杯子,刷牙时发现牙膏用完且忘买了,做早餐时煤气也刚好用完,你出门刚把门锁上,却发现钥匙忘到了屋里面,而上车之后,那个人怎么那么与你有缘踩了你的脚!所以,你最后对这个人爆发出来的,是所有的这些不快。或许还有更多积压在内心深处,你认为你已经忘了的不快。
这就是情绪的连动性。
(八)如何消除不利的情绪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举的一个例子,当然,对于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反应可能都不尽相同。最常见的还有一种情况,一个人踩到你的脚后,马上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而你一句“没关系”这事也就划上了句号。或许你们会继续攀谈下去,然后保持联系,最后成了一生的好朋友也未为可知。
也还有一种情况,那人踩了你的脚,你看了看他,而他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你回以蔑视的一笑,这事也划上了句号。出现这两种情况,只能说明你比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前面不是说情绪不可控吗?一点没错,当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一般不知道自己有情绪,如果一个人说他有情绪的时候,实际上这时的情绪已经变成态度或者心境了。要知道,情绪一般发生的时间都很短,通常是几十秒钟的时间。在情绪产生的这段时间,人是活在内在的那个我,或潜意识中的那个我,如果你对兽性这个词不是很反感的话,我也可以说是兽性的那个我。在这个时候,你是在用另一个标准来看待这个世界,而非是用社会性的这个标准来看待世界。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就如手心手背一样,我们说用手拿东西,不用强调,我们就知道是用手心面抓东西,而不是用手背面抓东西。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谈到我们的认识时,都是指显意识的认识,而非是潜意识的认识。
一般人处在情绪状态下都是没有意识的(再强调一下,这里的意识指的是显意识的意识,或者说是带有社会性的意识),我说的是一般人,也许有一些人不管是在处在潜意识中或是显意识中都能对自己明明白白,那是圣人,或是得道的高僧。所以说,情绪不可知,不可控。而上面又说,有的人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又是为什么呢?所谓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实际上只是缩短了从潜意识状态回到显意识状态的时间而已。就像是电脑一样,可以从一个程序进入到另一个程序,一般人需要通过点击关闭按钮才可以做到,而有些人通过快捷键可以更快速地在不同程序间进行切换。
人们快速地从潜意识的情绪中回到显意识的态度来自于社会经验。前面对情绪已经做了比较多的了解,再来谈谈态度。态度产生于社会经验。情绪与态度产生的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意义相同,和情绪一样,态度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需要。如果说情绪更多的是对自身或者说自然生存的保护,而态度则是对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保护。
比较前面提到那位母亲对警察表示感激,还有公交车上踩到别人脚的那个人歉意的道歉,这都是态度,这都来自于社会经验,之所以之样做,是了维护相对于自己来说的一种社会关系。别忘了马克思说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体。从某意义上说,人就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是人,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就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维持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更有利于自己生存。所以,一个有社会经验的人是善于掌控自己情绪也是有良好态度的人。这些人善于让自己经常处于显意识中,而缩短潜识停留的时间。
依《易经》的观点,万事万物皆是阴阳相交而生,每一个事物都同时具有阴阳两面。情绪也不例外,我们也可以把情绪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或者有利的情绪或不利的情绪。对情绪的划分不是太难的事情,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有利的情绪会使我们更易于生存,虽然不利的情绪也很必要,但有时却会与社会规则相冲突,也许不利的情绪可以使我们活下来,但却未必会让我们活得更好。所以,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如何消除不利的情绪,比如不恰当的愤怒,不恰当的恐惧,不恰当的厌恶等。注意,在这些词语前面我都加了“不恰当”,因为,这些情绪有时却又是有必要的有利的。
我们可以尝试下面几种方法来消除不利情绪:
1、认识情绪
如果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对情绪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我们就知道,情绪是潜意识的外在表现,它更多的是源于人类最初的、原始的、遗传的对外在的一种反应。它是个体性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有些情绪在以前,在很久很久以前也许有益,但现在却不同,我们已经进化了,我们已经社会化,社会关系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所以,人类最初的这种本能的反应,有一些时候可能不合时宜,这就是不利情绪了。比如愤怒,就像上面例子中提到的,如果有人踩了你的脚,如果你不能站在社会性的一面,而是处于个体性的一面,那你就有可能会愤怒,这不是你想不想要,这是人类的本能。所以,当你认识了情绪,知道情绪是怎么一回事,你就会时常地提醒自己要站在社会性的一面看问题,至少是训练自己在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快速地转换。要知道,在社会性的一面,还有一些方法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比如,当别人踩到你的脚时,你也许可以幽默地说:“哎呀,你好,第一次见面先握握脚啊。”大家一笑就没事了。这可能比你发怒要来得好。这正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2、认识态度
实际上,这与上面提到的认识情绪是一个问题,就是要认识人的两面性,或者说是两种属性。如果分开来讲的话,所谓的认识态度根本来讲是认识社会的道德规范。这个道德规范就像是一条条的路,走在这样的路上就很好,但是,偏离了这些路,非在没有路的地方走,那吃苦的只能是自己。道德规范就是人类社会化的生活中积淀下来的各种关系交织的网,去尊重它,遵守它,就正有利于我们的生存与生活。就比如说前面例子中母亲的感激,这是对警察帮助找到孩子的一种积极的回应,如果不感激,别人就会认为这个人不懂道理,不懂事,不可理喻,有病,不可交往,那这位母亲就会处于孤立的状态,失去了一些社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她甚至不是真正的人了。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感激,他们不用去思考,似乎是下意识的行动,因为从小我们就学会了,当别人帮助了我们的时候要说“谢谢”。所以,认识了这点,就有助于我们对社会性的重视,这种重视就有利于我们时常处在社会性的一面,而不会受到情绪太大的干扰。所以,一个容易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他的人缘就很好,他的交往就很广泛,他在社会上就有一定的地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成功者。
3.学会换位思考
以上两点,都是基于自己而言,学会换位思考则是基于他人而言。在自己处在不利的情绪的时候,换个角度,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这和认识态度有点相似,也就是把焦点放在维持社会关系上,这样也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处于社会性的一面,而不会让自己长时间停留在情绪之中。要知道,凡事都有多种可能,而非一种可能。比如上面提到的公交车上踩到人脚的那个人,也许有什么事让他陷入了思考,他完全沉浸于自己的问题中了,因而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也或者他根本就没意识到踩到人脚了,当你愤怒地看他时,他还感觉纳闷呢。还有很多的也许,所以,如果我们能这样的考虑问题,我们也能缩短在情绪状态中停留的时间。
(九)关于佛教的“无分别心”。
上面提到的方法,只是抛砖引玉,我相信,只要认真对待情绪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处理情绪的方法。
前面也提到过,有一种人,他们似乎没有情绪,至少来讲,他们擅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种人就是我们所谓的圣人,或者修行甚深的高僧。我没有与圣人接触,也还没见到高僧,但我见过一位禅修的居士,你只要见到他就会有一种安全感,他是那样平和,只要你见到他你的心就会平静下来。他说,悲欢离合对他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概念了,一切都没有什么区别,自然,他也没有情绪。我相信他所说的。我接触过佛学,在此之后,我对一切都有了一个新的看法,我还没做到没有一点情绪,没有喜怒哀乐,但是,没了大悲大喜,我随时都可以感知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也会及时地调整。所以,我相信,佛学确实可以让人从情绪中走出来,而不受情绪的支配。
那修行者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也很简单,就一个字,空。但也许正是因为太简单了,简单得让人却难以把握。不要说世人,就是修行者,能认识空并做到空的有几人呢?何谓空呢?说白了又很简单,佛学无非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万事万物。如果说我们对一只手的观察习惯于看到手心,再看到手背的话,那依佛学的观点看一只手,则是把手先分解成指甲,汗毛,皮肤,血管,肉,骨,而这些指甲,汗毛,皮肤,血管,肉,骨又可以分解为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再分,则化为无,化为一种气,一种波动,于是,指甲,汗毛,皮肤,血管,肉,骨就没了差别,以如此的方法观照万事万物,结果都是一样,都是一种气,一种波动,形同空,于是,万事万物就都没了差别。这是横向分析法,从进化的角度看,人死了后,化为土,土化为木,木化为尘,这尘与其他的尘相结合,于是又生成了鱼,成了鸟,成了兽,成了人,几十亿年,物质就这样不断地变化,循环。如此来看,人与植物与动物与昆虫又有何区别?这就是空了。明白了空,于是就生“无分别心”,万事万物无有分别,那又何来的贪嗔痴?又何来恼怒怨恨烦?既然我身为空,万物为空,情绪又从何起?无非幻像而已。既为幻像,又何必执着,既无执着,又何谈情绪?
佛家的空,只是换了个角度看问题,所谓的空,只是一个工具,如同一面镜子,借助它可以观照自己,真正懂得自己之后,这镜子就可要可不要,可有可无。佛家谈空,并非是飘然世外,如果只是求静求空,则又执着了,真正的修行是“知空不落空”,就如同唱戏,并不会因为知道了戏的内容就不唱了,相反的,是去好好唱,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里谈经论道,无非胡说八道,修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悟者自悟,迷者自迷。但有一点,若能以“无分别心”审视一切,则看人看己皆明明白白,如情绪而言,如在眼前,随心自由取用,也就谈不上什么消极与积极之分,有利与无利之别了。
说明:上面的文字是前年写的,当时看书,关注点放在情绪的诱因上,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为什么会有情绪,我又如何掌控情绪。但是,这本书并没有完全解答我的疑问,所以,当时评价时给了三颗星。为了写“人为什么会笑(真正用的是‘笑的内在心理动因’)”,又重看了此书。艾克曼的确是未找到情绪的内在动因,他的侧重点还是放在了表情上面。然而,无论如何,我发现,真正能深入研究情绪的不多,而对于表情的研究,艾克曼显然是站在领先的地位的。
另外,无论如何读这本书都会有收获的,至少这次我写东西的时候引用了不少他的研究,所以,我决定再多加一颗星。
如果书名与表情有关,那是5星无疑了,但名为《情绪的解析》,怎么想暂时都只能给四星。(文/Ynho英豪 )
四、图书目录
致谢
前言
第1章跨越文化的情绪
第2章我们何时变得情绪化
第3章改变情绪诱因
第4章情绪化的行为
第5章悲伤和痛苦
第6章愤怒
第7章惊讶和恐惧
第8章厌恶与蔑视
第9章愉悦
结论生活在情绪中
附录解读表情小测试
(文/心灵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