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影籍 >

《大象》 躁动的青春

发布时间:2012-07-26 11:24 类别:心理影籍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会度过自己的青春期,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在关注蠢蠢欲动的情感试探,或者是独立主义的恍然苏醒,但很少有人从另一个角度去打量那些被困在人生十字路口四顾茫然的孩子。    ---心灵花园
  

 

《大象》躁动的青春
 

  剧情介绍:
  
  影片揭开了美国一所高中里的平凡一日。像往常一样,这个平淡的日子里被家庭作业、足球、流言等等所填满。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高中生活都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刺激的,友好的,痛苦的,孤独的,或艰难的。
  
  美国一所普通高中普通的一日,逃课未果的John(John Robinson),在父亲的逼迫下回到校园;喜欢摄影的Elias(Elias McConnell),在校园内外拍过一些人物和风景后,来到学校暗房冲洗照片;新交了女朋友的Jordan,正被与他有过关系的女孩纷纷议论着;被人冷落情绪异常低落的Michelle,来到学校图书馆帮助做工……
  
  校园高墙之外,时常受人欺负的“患难兄弟”Eric(Eric Deulen)和Alex(Alex Frost)正在家里午睡,他们对纳粹形象和暴力游戏非常迷恋,曾在互联网上订购了枪支。午睡过后,两人进行一番简单的策划,身穿美军野战装、手持冲锋枪走进校园,开始大开杀戒。
  
  心理学看点:校园暴力/叛逆期/心理障碍/反社会人格/死亡三部曲
  
  精彩影评:

  
  每个人都会度过自己的青春期,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在关注蠢蠢欲动的情感试探,或者是独立主义的恍然苏醒,但很少有人从另一个角度去打量那些被困在人生十字路口四顾茫然的孩子,他们渴望自由,希望被呵护和留意,但冷峻的现实却不是尚未成熟的心智所能消化的。于是,一些本不该发生的故事发生了,一些本该顺畅的命运改变了,一些让人叹息的电影诞生了。
  
  大象(Elephant)
  
  特别喜欢这部电影,不是因为它曾获得过金棕榈奖,也不是因为它取材于前几年美国频频发生的校园枪击惨案,而是电影本身所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是非常广泛而沉重的。它既适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观看,通过电影中各位角色所折射出的光芒来衡量自己是否与他们存在共性;又适合为人父母的成年人观看,在悲剧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反思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对子女最重要的。
  
  电影以多人视角的方式叙述了在美国一所中学里所发生的枪击案,故事并没有详细交代凶手作案的具体动机,而是用几名年轻学生在惨案发生前几小时的经历,将整个过程娓娓道来,画面平静而生活化,几乎使人以为不过是部青春片,直到一切失去控制的那一刻。
  
  试图逃学的约翰被父亲押回学校,但他不甚开朗的内心却无人能够体会;艾利亚热爱摄影,在生命中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还留下了自己的作品;米歇尔成绩优异,但糟糕的外形却让她备受排挤;乔丹与他的新女友凯丽计划着下午的约会,幸福光环完全盖过暴雨将至的不安;以尼科尔为首的几个女孩私下叽叽喳喳,谈论的都是典型的青春期女孩话题;老实的埃里克在班上总受到同学的欺负,郁郁寡欢的回到家中……
  
  以长镜头为主的画面剪接非常巧妙,每个角色的表演过程几乎没有什么台词。摄影机跟随他们的移动而转换场景,观众如同一个隐身者窥探着他们的生活,仿佛同样是置身于这校园中的一分子。其实每个角色之间都互有联系,这并不是指他们彼此认识,在每一段故事的不断推进中你会发现命运有时就是如此巧合。电影用近一小时的时间来描绘学校里宁静的生活,到处都是秋日缤纷的灿烂景致,到处洋溢着年轻人青春的气息,这些场景似乎一直在向我们展示生活是如此美好,完全感觉不到任何危险的预兆,所以当情节急转直下后,给观众造成的心灵冲击是无以伦比的。
  
  由于事先知道故事概要,所以看到中间我大概推测出谁是凶手,但我无法相信,因为完全没有理由想象在那张单纯面孔掩盖下的竟是一颗如此残暴的心,而他在行凶过程中所说的话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又最恐怖的一天!”究竟是什么扭曲了这些青春的灵魂?电影自始至终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可答案已分明给出了很多个选项,是被漠视而导致的逆反,是沉溺网络而滋生的暴力,是缺乏关爱而甘愿的沉沦……这无数个原因都可能是引发悲剧的动机,我想每个人在观看时或许都会有自己的选择,然后再审视自己身边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正如导演范·桑特所说:“对这样的恐怖事件我们不做什么特别的解释,我们只想写意地表达,给观众留下几分思考的空间。”的确是这样的,影片结尾的悬念在于躲在冷冻室中的乔丹和凯丽被凶手发现,他们究竟能否存活?但这已不是我们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因为需要思考的地方太多了。
  
  电影始终没有出现任何跟大象有关系的地方,关于这个独特的片名有两种解释:一是说青春期的大象是最为暴躁和无法控制的;二是参考了1989年BBC制作的关于北爱尔兰政治暴力的同名电影《象》,同样是讲述一部关于忽视的作品。人们常说:如果大象突然出现在卧室中,人们要么假装那不可能发生,要么认为那不是真的大象。
  
  相比起来,第二种解释更有说服力,拒绝承认、不愿相信、试图忽略……这些都是悲剧的前兆,如果能多一些关心与呵护,那将挽救很多迷途的灵魂。电影里凶手在行动前一直在弹奏贝多芬优美的《致爱丽丝》,根本看不出任何异常的举动,但青春就是这么茫然而无法预知的,它代表着冲动、欲望、表现……但究其根本还是脆弱的,因为它还没有经受过现实的锤炼。就像本片开头与结尾同为天空的画面,很纯净也很简单,就好比我们最初洁白如纸的人生。

 

    本文来源于心理氧吧,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