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影籍 >

《寻梦环游记》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4-03-17 11:45 类别:心理影籍

  心理导读:一个鞋匠家庭出身的12岁墨西哥小男孩米格,自幼有一个音乐梦,但音乐却是被家庭所禁止的,他们认为自己被音乐诅咒了。在米格秘密追寻音乐梦时,因为触碰了一把吉他而踏上了亡灵土地。每年的亡灵节日,逝去的家人都会返回人间与亲人团聚,但从来还没有人去到过亡灵的世界。米格被多彩绚丽的亡灵世界所震撼,而更令他的惊喜的是,他重逢了失去的父亲和祖辈们,一家人要想办法将米格重新送回人间 。   ---www.tspsy.com
 
《寻梦环游记》中的哲学思考

《寻梦环游记》的哲学思考
 
  《寻梦环游记》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第19部动画长片,由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李·昂克里奇、阿德里安.莫利纳执导,安东尼·冈萨雷斯、本杰明·布拉特、盖尔·加西亚·贝纳尔、蕾妮·维克多等参与配音。
 
  《寻梦环游记》灵感来源于墨西哥传统节日“亡灵节”,亡在墨西哥人的眼中,死亡才是生命的最高意义,生与死互为补充才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因此,每年的亡灵节,墨西哥人会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纪念与逝去亲人共同欢度这一年一度的团聚时刻。
 
  《寻梦环游记》撼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将被遗忘作为不爱的宣告与爱相对立,融合死亡并非是终点这个古老信念,传达出真正的死亡作为对生的终结是被所爱的人遗忘的哲理,并以此戳中了成年人心灵深处那份对爱的依恋与极度的不安全感。实际上,死亡一直是哲学史上的经典话题。因此,本文拟从哲学的视角来分析这部影片对死亡这个哲学经典话题的再定义。
 
  该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亡灵世界与生灵世界之间的奇幻故事。影片中的主人公小男孩米格,因家人遵循家族世代相传的音乐就是诅咒的禁令,极力反对他追求自己所喜爱的音乐事业而郁闷不已,随后在抗争过程中他误打误撞地进入了亡灵世界,并由此展开了一场惊艳的冒险之旅。
 
  一、影片的主要线索
 
  上述故事主要由三条线索展开。一是埃克托与误入亡灵世界的米格,二是埃克托与家人,主要是妻子伊梅尔达和女儿可可②;三是埃克托与音乐事业上的合伙人德拉库斯。这三条线索由可可串联。可可对埃克托的记忆的变化推动着这三条线索的交织。从时间先后顺序上来讲,故事开始于埃克托为追求音乐事业离开了家人,也是因为埃克托对可可的思念决定放弃音乐事业回家之后导致德拉库斯毒害他,同样还是因为他对可可的思念,促成了在亡灵世界里他与米格的互助约定,最后就在可可因年迈记忆衰退快要遗忘埃克托的时候,米格得到祝福重返生灵世界,弹唱埃克托曾为可可创作的歌曲唤起了她对父亲的记忆,可可拿出了她偷偷收藏的父亲的照片,埃克托避免了终极死亡,最终见到了可可。米格的家人也不再反对他喜欢音乐了。
 
  二、真正的死亡是被所爱之人遗忘
 
  该片震撼人的地方在于将被遗忘作为不爱的替换词与爱相对立,结合“死亡并非是终点”这个古老信念,将死亡定义为是被所爱的人遗忘。死亡是哲学史上的经典话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接受死刑前曾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似乎透露了某种有关死亡的事没有普通人想得那么糟的暗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也隐喻了死亡与遗忘,他认为遗忘是灵魂的病态,回忆是灵魂重返健康的唯一途径。基督教相信死亡是人的灵魂重回上帝的怀抱,不是人的终结,而是重生。在柏拉图的《裴洞篇》讨论到灵魂不死时,参与者表现出对灵魂会被风吹散的担忧。人似乎非常恐惧灵魂的消散。因为于人而言,灵魂的消散意味着永恒死亡,这种死亡是不可逆转的。该片里呈现的终极死亡也正因具有这种不可逆性,因而在将遗忘与这种绝对不可逆的终极死亡以定义的方式关联起来时,才能引起普通人的极大震撼。
 
  (一)死亡的分层
 
  该片设定的故事背景是墨西哥的亡灵节。据该片描述,人的死亡是分层的,分为一次死亡和二次死亡。每一个生灵世界的人在死亡后都会进入亡灵世界,这是人的一次死亡,这意味着人的生命及社会关系的消亡。在一次死亡后,人变成了亡灵,身体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肉体不复存在,仅剩骨架,二是亡灵不为人肉眼可见,除此之外亡灵在亡灵世界的生活跟在生灵世界时没有不同。每年的亡灵节这天,亡灵可以回到生灵世界探亲。但当生灵世界里有亡灵记忆的人将亡灵遗忘后,亡灵就会变成金色的粉末从亡灵世界消散,这是“二次死亡”,至于遭遇二次死亡的亡灵将去哪里,未知。因此,亡灵们普遍将二次死亡看作终极死亡,这种死亡意味着人的存在的消亡,是最可怕的事情。
 
  影片中猪皮哥遭遇二次死亡的场景渲染出被遗忘给被遗忘者带来的巨大绝望,那种痛苦与绝望让被遗忘者成为世界的弃儿,无法申辩抗争,就像人必死的命运一样,只能无助地接受,命运仿佛如此热衷于收集人的痛苦与绝望。猪皮哥的终极死亡让埃克托觉得很伤悲,同时也增加了他对自己即将到来命运的悲凄感。因为他的身体状况提醒着他生灵世界的女儿已经在慢慢地忘记他,过不了多久,他就会面对终极死亡。埃克托想要见女儿一面,为此他必须与被遗忘赛跑。其实,在遇到米格之前,他已经为了重返生灵世界见女儿做了种种尝试,但都没有成功。
 
  (二)被遗忘导致终极死亡
 
  生灵世界里的人,对亡灵世界里的亡灵的记忆连通了这两个世界。一年一度的亡灵节将这两个世界在时空上重叠起来,那些引导祖先亡灵回家的花瓣,充当着生者与亡灵之间的媒介。在同一个时空下,可见的人与不可见的亡灵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收获爱的喜悦。在爱面前,终极死亡对亡灵无可奈何。爱最内在的体现是记忆,即,在心里保存着关于所爱之人的一切。如此,亡者就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并不会因死亡而与人隔绝。爱是人存在的力量,即便在一次死亡后,亡灵在亡灵世界的存在仍需要所爱之人的爱,爱超越时空,接引生死。岁月所能蚕食的只有必朽的肉体,而肉体的消散从来不是死亡。
 
  终极死亡的原因在于亡灵被生灵世界里的爱人所遗忘。这种遗忘既主动又被动,主动存在是人的多变性的体现,被动存在是岁月对深情的冲淡。遗忘本身可能并没有那么严重的意义,但当遗忘作为不爱的替换词时,就直击人心中那份不安全感了。遗忘在这里宣告炽热情感的消散,是不爱的另一种表达。没有爱的亡灵是终极死亡屠刀下的蝼蚁被命运席卷。遗忘作为不爱,将亡灵世界与生灵世界的联系切断了,这之后等待亡灵的是终极死亡。反之,爱,如不被遗忘则是解开终极死亡诅咒的魔法。
 
  (三)遗忘是不爱
 
  那么,究竟是惧怕死亡还是惧怕没有活过?是害怕被遗忘还是害怕自己的感情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是惧怕终极死亡还是惧怕一错就再难弥补?
 
  由终极死亡是被所爱之人遗忘的界定,遗忘作为不爱的代称,是爱的消散。人惧怕的不是死亡,而是遗忘。柏拉图认为人应该害怕的是还没有开始活过就已经长眠地下了。当被所爱之人遗忘,作为普通人中的一员,也就像没有活过一样。同样,亡灵害怕的不是终极死亡,而是被遗忘。因为这种被遗忘意味着不爱,这种不爱意味着自己的感情付出没有收到能抗衡时间侵蚀的回应,被所爱的人遗忘了,这对于一个渴求被爱的热切灵魂来说是最残酷的惩罚。这种惩罚让人怀疑自己是否活过。卢梭认为人的痛苦就来自于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周围人身上,期待从这种情感中获得回应,而人的多变性决定了这种情感具有不稳定性,人妄图在不稳定的情感中获得一种稳定乃至永恒的承诺,这是荒谬的。诚然,人居于此世界是孤独的,心与心之间的交融是困难的,但也并非不可能的。卢梭忽视了普通人的生活是在社会中展开的,情感的流溢是自然的,付出一份感情渴望回应也并非难以理解。埃克托害怕的不是终极死亡的不可逆,而是他深爱着女儿,无法接受女儿对自己的爱的遗忘。因此,他跟米格约定,米格回到生灵世界后就去找他的女儿,请求她不要忘记埃克托,这样埃克托就有机会跟她重逢了。
 
  三、点评
 
  总体看来,该片有四个亮点。其一,如此色彩斑斓且美妙的亡灵世界以及富有生气、正义善良、性格饱满的亡灵们。一方面突破了人们对往生者聚集地的污秽、阴暗、恐怖、凄惨的想象。没有魑魅魍魉,吸人精气、占人躯体,也没有面无血色的吸血鬼对人血的邪恶欲望。亡灵世界里生机盎然,色彩明艳,秩序井然。俨然是世外桃源、天堂般的存在。另一方面,突破了人们关于往生者丧失心智、冰冷、残忍、邪恶的臆想。其二,无论何时何地,邪不胜正,正义可能会迟来,但不会失约。德拉库斯在生灵世界对埃克托所犯下的罪,即使当事人毫不知情,世人也全然不知,德拉库斯还是受到了正义的惩罚,被一口意外坠落的钟压死了。在亡灵世界,德拉库斯仍然没有悔过自己的行为,当埃克托得知自己的死亡的真相后,他派人将埃克托关起来,在场见证的米格也被他关起来了。后来埃克托的恶行被公之于众,他再次受到惩罚,死在了意外下落的钟下。其三,对死亡的分层。将死亡逐层分为一次死亡与二次死亡或终极死亡。同时赋死亡以悲情和希望,也为人的情感与人的存在状态之间的关联做了衔接。
 
  最后,值得重点点评的是该片的延展性。这种延展性表现为两点,一是受众范围的成人化,二是现实的悲情与美好希冀的兼顾。人为什么害怕死亡?是因为怕自己被遗忘。这种被遗忘是抽象意义上的。表明人害怕的并非是肉体在这个世界上的消亡。人深知时间磨损记忆,所以人真正恐惧的是在自己死后,时间会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侵蚀殆尽,换言之也就是遗忘。尤其是被自己所爱的人遗忘,这无疑是对亡者的二次抹杀。这正是该片让无数成年人哭着看完的缘故。回顾人类历史,不难发现无与伦比的天才、极致的疯子、杰出的政客以及万恶的罪人很少会被遗忘。而无数的普通人,历史不会将他们铭记,他们身后只会活在朋友与家人的记忆里。如果有一天,关于他们的记忆彻底消散了,那他们如何寄托自己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该片的基调是悲情的,是通过喚起普通人心中那份赤条条的孤独无助感和对被爱的狂热渴求之间的矛盾而获得共鸣的。而这种情感是未成年人暂时可能无法体会的。这表明皮克斯动画定位的受众范围已不仅仅是未成年人了。
 
  年少时总想着功成名就,梦想大于一切,总觉得抛弃一切去追逐梦想简直酷极了,不愿意跟家人朋友做良好沟通,直到在外面摸爬滚打久了,才开始思乡,后悔曾经的任性,埃克托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而米格差一点就重蹈覆辙。也就是说,这部影片的题材其实是老生常谈的人在家人、事业、朋友之间的抉择,仍能赚足成人的眼泪就在于表现中没有掩饰残酷的现实但也没有放弃美好的希冀。的确,每一个普通人都会死亡,但只要没有被所爱的人遗忘,那就不算是万劫不复,因为在记忆这个与现实重叠的时空里,往生者一直都在,他们从来不是没活过的人。每一个成人观众都在这部片子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不得不说设想情感超越时空成为永恒是成人的天真,同时打上保质期的感情记忆虽然残酷,但却是事实。该片终极死亡的设定不仅重新定义了死亡,还接受了情感终会有遗忘的时候这一事实。人何惧被遗忘?其实人无需纠结于如何不被遗忘,相反的,人可以试着平静地接受终将被遗忘的这一现实。理性来看,要求所爱之人牢牢抓住关于自己的记忆不放仿佛太过严苛。接受自然遗忘,也许是对人类之间美好情感最合适的谢幕。这样一来,终极死亡不过是天道循环,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悲情交加。
 
  (节选自《遗忘与死亡》 | 来源/参考网)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依然爱丽丝》爱是疗愈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