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影籍 >

《欲念》: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

发布时间:2013-09-23 11:06 类别:心理影籍

  
  心理导读:到底是什么奴役着我们?不是生活、财富和权力,而是我们对生活、财富和权力的欲念!欲望是人类发展、生存、活动的一切动力,人世间的一切活动,无论是商业、政治、战争还是艺术、教育等,都是人类受欲望驱使的结果。对欲望不理解,人们就不能从桎梏和恐怖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是把握欲望的高手,你将拥有驾驭一切的威力,并将无往而不胜,成为不凡的人。   ——www.tspsy.com
  
《欲念》: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
 
  书名:《欲念: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
  
  作者:利昂
  
  定价:32.00元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一、内容简介:
  
  为什么女人下定决心减肥,却又难以抑制美食的诱惑?为什么有的男人发誓对妻子永远忠诚,却又转身大搞婚外恋?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为什么我们总是管不住自己?我们的欲望到底从哪里来?究竟是什么控制着我们的欲望?
  
  弗洛伊德说过:“人类是充满欲望并受欲望驱使的动物。”我们的行为总是受一种或多种欲望的驱使,而这些欲望又总是潜藏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之中。本书探讨的这些欲望在本质上并无好坏之分,而这些欲望之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得到或好或坏的利用。
  
  如果你从未感到满足,不知该怎么办?如果你拥有所要的一切之后,仍感到不满足?那么,请不要将你的目光移开,这本书正是为你而写,它可以帮助你发掘出深藏内心的“致病”根源,它可以帮助你预见自己什么时候意志最薄弱,它可以帮助你轻松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欲望和诱惑,从而彻底驯服我们人类未完全进化的原始本能。
  
  二、心理学看点:欲望,情结,精神分析,心理治疗
  
  三、推荐理由:
  
  一本深刻解读人性本质的心理学读本,一本教你如何从容驾驭自己人生的行动指南,一本教你如何把人看到骨子里的识人秘笈。
  
  到底是什么奴役着我们?不是生活、财富和权力,而是我们对生活、财富和权力的欲念!
  
  欲望是人类发展、生存、活动的一切动力,人世间的一切活动,无论是商业、政治、战争还是艺术、教育等,都是人类受欲望驱使的结果。对欲望不理解,人们就不能从桎梏和恐怖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是把握欲望的高手,你将拥有驾驭一切的威力,并将无往而不胜,成为不凡的人。
  
  四、精彩书评:
  
  这本书所探讨的这些欲望在本质上并无好坏之分,由于我们时而受着高尚动机的驱使,时而又受基本动机的驱使,所以,这些欲望之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将我们最好以及最坏的一面展现出来,而这些欲望之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得到或好或坏的利用:我们并不是关乎生存,但有关我们如何选择生活。 ——夏柒柒
  
  人为什么会产生反常行为?人的行为动机究竟是什么?人的种种言行是受什么东西决定的?为什么在今天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愈发觉得自己的精神世界正在一点点地陷入漆黑一片的无底洞里,当你试图使劲地睁大自己的眼睛,当你师徒从黑暗的精神活动中寻找蛛丝马迹时,才会发现原来我们常常说一套做一套。我们总是批评别人不该这么做,不该那么做,而自己却总是做着不该做的事。 ——稳稳的幸福啊呀
  
  人的欲念可以说是很大很大的,无止境的大,欲念大了,欲望随之而然的扩大,为什么现在社会,会使人变得如此的不堪?变得如此的贪图利欲?贪图那些个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呢!正是因为这个花花世界使人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变得更加的利欲熏心。——彩虹糖
  
  繁华的城市,来往的人群里,为什么有些人管不住自己,因为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太多的利益与金钱的诱惑,让我们无法分辨真与假,无法分辨好与坏,导致人们逐渐迷失在这个世界中,无法找寻自己。那现在就让我们努力克服吧,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小樱 (书评来源:豆瓣网)
  
  五、精彩书摘:“做了再想”行得通吗
  
  先来看下面这则古老的故事。
  
  在13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位名叫方济.阿西西的人,23岁以前的他,过着无忧无虑、肆意挥霍的生活。但是几年后,他参加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但最终战事失利,方济因此沦为阶下囚。在狱中,他幡然醒悟,越来越抵触家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
  
  23岁那年,方济决定主动放弃世俗的财物,宣誓自己将终生过着贫困的生活,并为那些受压迫的人服务。从宗教层面来说,如果一个人甘愿放弃安全舒适的生活,那么他肯定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但是心理学却把这种放弃的决定称为“冲动”。
  
  方济·阿西西前后所做的决定诠释了一个潜在冒险主义者的真正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方济把自己的过去一笔勾销了——不负责任、不担心失去财产。不过,方济也为此面临更基本的责任,比如如何不让自己饿死或是冻死。但是方济挺过来了,他牢牢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不再成为冲动的奴隶,这意味着他从“功能不良型冲动”向“功能型冲动”转变,而他的成功也无不是因为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大方向上。
  
  后来,为了寻求真理和正道,方济又在教会极其艰难的环境中锐意改革,最终他成为了普通大众最需要的指路人,也成为历史上最振奋人心的伟人之一。
  
  一个肆意放纵的年轻人摇身变成残酷无情的斗士,到最后,又蜕变成一个悲天悯人的圣人,这个转变的确令人不可思议。事实上,这位13世纪的意大利僧侣充分诠释了“做了再想”这条“金科玉律”。现如今,如果我们再仔细研究,800年前指导方济的行为规范同样可以在今天冒险家做决策时发挥作用。
  
  几年前,在澳大利亚,美国最权威的EQ测评和训练机构的研发总监尼克塔斯勒与一群才华横溢的潜在冒险主义者共事,有机会在全球《财富》500强公司中研究“做了再想”是否能用来追求世俗的成功?
  
  在此之前,跟大多数人一样,尼克也认为这些人在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部门里早已轻车熟路。但事实上,尼克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在这群从事金融业的潜在冒险主义者身上明显表现出“做了再想”的性格倾向。在一次分组会议中,这些人做完冲动因素测试后,在进入自我分析环节时,说“抱歉”比说“请”更容易。
  
  从表面上看,这仿佛就是一群特立独行的冲动分子——叛逆、粗心大意,生活中也处处表现得很糟糕。试问一下,如果你的同事中有人做事从不征求你的意见,更愿意事后向你道歉,你还愿意与这样的人相处吗?
  
  后来,经过多次讨论,这些人指出这种“做了再想”的行为准则尤其适用于模糊不清的情境中。因为在答案不明确或是迫于时间压力的情境下,传统的思维方式显然不符合这群潜在冒险主义者的策略方向,于是,他们会先作决定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万一情况不妙,他们就会争取时间弥补过错。显然,这并不违反规则,正是这种以行动为导向的原则使他们打开成功之门,若是因恐惧而迟疑只会让成功之门紧闭。
  
  实际上,只有当你记得说“抱歉”时,别人才会原谅你。道歉可以让你与周围的人保持稳定的友好关系。更重要的是,道歉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反思。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你必须坦陈自己的决策并接受他人的审视,如此一来,你才能更好地保持正确的方向。
  
  让我们再次回到与才华横溢的潜在冒险主义者的交往,其中不少人宁愿说“抱歉”,也不愿说“请”。不管他们多么胸有成竹,也充分意识到结果有可能会失败,但承认这一点并不妨碍他们率先采取行动。他们深深明白,无论事前准备得多么充分,失败也在所难免。他们也非常清楚一旦做出决策,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如果这些潜在冒险主义者决定要把握住机会,他必须相信明天总会到来。
  
  如此看来,潜在冒险主义者似乎就是天生的实验家,他们总是那么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而这恰恰是所有实验必备的催化剂。也许,踏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不断反思自己的决策却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如果这种方法行得通,就继续使用;如果这种方法行不通,那么就调整方向吧。
  
  一个成功的潜在冒险主义者会坦承他们果断的决策有对有错,不过,最重要的是,当他们做完决策,会花大量的时间反省是否需要改变方向。如果潜在冒险主义者省略事后反省这一重要步骤,那就说明他们缺乏或是没有实验精神,要么思想处于漫无目的的游离状态,要么离精神错乱不远了。
  
  六、书籍目录:
  
  Part 1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缺了什么——永不满足的贪欲
  
  Part 2 是谁动了你的决策——冲动真的是魔鬼吗
  
  Part 3 有种快乐的代价叫拖延——万恶的拖延症
  
  Part 4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欲罢不能——致命的快感
  
  Part 5 涂鸦、言论、恶霸行为的目的——渴望重视的心理
  
  Part 6 要跟陌生人说话吗?——渴望联结的心理
  
  Part 7 人人都有恋家情结——家是难解的纽带
  
  Part 8 为什么你的幸福总是转瞬即逝——大脑的弥天大谎
  
  Part 9 为什么权力总是充满吸引力——人性与生存的较量
  
  Part 10 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善恶的抉择
  
  (文/心灵咖啡 来源/心理氧吧)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