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犯罪侧写师的工作,用犯罪心理学破解微表情密码,乃至下一步行动等做出预测,以便警方缩小范围,及时犯为的延续。历史上很多连环案就是借助犯罪侧写师的协助破案的。侧写师通过对作案手法、现场布置、犯罪特征等的分析,勾画案犯的犯罪心态,从而进一步对心理学其人种、性别、年龄、职业背景、外貌特征、性格特点。 ---www.tspsy.com
犯罪心理学:侧写师的作用
这段时间,微表情、肢体语言、犯罪心理又火了。各类心理学专家,分析完刘翔的比赛表情,紧接着有分析周克华的犯罪心理。其实,对于犯罪心理的分析,除了美剧《犯罪心理》之外,还有热播的美剧《lit to me》的经典台词,该剧为真人真事改编,剧中男主角原型行为学专家保罗.埃克曼博士是世界最知名的心理学专家,曾经是联邦调查局、中情局的顾问,是美国的侧写职业的领军人物。
如果你是一个侦探、犯罪、悬疑剧迷,或者你稍关注一下好莱坞大片或美剧,就会发现近几年一个职业正渐渐成为好莱坞大片及大热美国都在表现的明星宠儿,这个职业就是在世界上最闻名遐迩的执法工作之一——侧写师。
一、锁定你的目标人
世界上所有的谈判双方都是利益敌对方,这就注定双方之间存在为了自己利益而损害对方,甚至想办法侵占对方利益的情况。在这种较量中,没有、没有硝烟,全凭敏锐的观察、犀利的辩论和缜密的思维。说到底,是在谈判过程中,对对方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准确,找准软肋,一招致命。
我们做事都会带有目的性,会因为自己想做什么才会向着目标前进,谈判中,我们更需要懂得观察竞争对手的背景与实力,以及别人的目的想法,才能更好的找出对策。
想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最真实的一面,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甚至细节化到表情神态,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慌张或者心情,所以想让一个人显露真实是十分的事情,但是潜意识可以,因为潜意识是每个人最无法克制的事情。
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受教育程度、职业、性格、心理这些因素都会无形地渗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当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选择对象进行说服之前,最要紧的工作是了解目标对象的信息,即锁定目标人。
这项工作做得最出色的当然要数侧写师。侧写师的职责所在就是帮助警方缩小搜捕范围,及时制止犯罪行为的延续。他们往往对作案手法、现场布置等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人种、性别、年龄、职业背景、外貌特征等。而这些具体又重要的信息都是从一些细节部分下手,通过对细节的观察了解一个人。
迅速读懂一个人,这是作为FBI行为分析科的侧写师们最基本的工作。
【真实案例】
约翰·马尔福最近在处理一个案件。在弗吉尼亚州中心偏南的地方有一片占地面积较大的树林,很多去往州北边的人不想绕路的情况下,就会在此穿行。最近,这里连续发生了好几起枪击案件。死者大多数是年轻英俊的男性。
据勘察,这几起枪击案件都是在夜间发生,地点都在树林的深处。因为树林较大,所以守林人并没有听见过枪击的声音。凶手的手脚很干净,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一时案件陷入了僵局。这天,联邦调查局把侧写师罗恩·恩格拉斯派来了解这个处于僵局的案件,罗恩发现这几个受害者都是从背部中枪,也就是说凶手是在背后袭击了受害人。第二天,罗恩从守林人那里探寻到最近没有残疾人或者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人进出过这片树林。
回到警局后,罗恩宣布说杀人凶手是一个患有口吃的人,于是大家开始着手调查树林周边是否有语言障碍者的居住,最后在离树林最近处的加油站捕获了杀人凶手汤姆,让人吃惊的是这个汤姆真得如罗恩所说有着严重的口吃,而他之所以杀害那些年轻的小伙子,是因为他们曾经路过此处加油的时候,嘲笑过汤姆口吃这个隐疾。
【侧写分析】
罗恩是怎么判断杀人凶手是个有口吃的语言障碍者的呢?
1.罗恩发现所有的被害者都是在后背中枪,这是一个疑点。在杀人凶手持枪,被害者手无寸铁的情况下,他为什么非要选择背后偷袭而不是正面攻击呢?那么应该是杀人凶手的身上有着什么不同于别人的地方,他不想让别人看到他的不同之处,所以用从后方偷袭的方式杀死被害者。
2.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的智力有问题,从小被别人耻笑,所以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但是这不可能,杀人凶手把每一起案发现场的痕迹都处理的那么干净,这绝对不是一个智力有障碍的人可以做到的。
3.守林人告诉罗恩,最近没有残疾人或者是相貌让人深刻的人出入树林。也就是说杀人凶手的外表没有问题,是那种看一眼不会记住的。要不然守林人绝对会有印象。
4.如果杀人凶手外表没有明显的问题,那么就是看不见隐疾使他自卑。看不见的隐疾大多数是眼、鼻、嘴、耳这些地方的障碍。
(1)不会是眼睛的问题,如果一个杀人凶手是盲人,那他怎么可能一发击中受害者呢?
(2)不会是嗅觉和味觉的问题,这些地方的障碍往往不会让人产生自卑心理。
(3)如果是单纯的哑巴或者聋子,那么不开口说话,听不见别人的嘲笑,也不会有这么强烈的自卑心理,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
(4)如果是这个样子,那么就只有口吃了。这类人可以开口说话,并且别人会很容易的发现他语言上的缺点,对此进行嘲笑。
5.确定了杀人凶手是一个口吃患者之后,罗恩就把目标锁定在了树林附近。因为树林地处比较偏僻,怎么会有一个患有口吃的人在半夜停留在这里伺机杀人呢?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杀人凶手和被害者之间有过节,最有可能的就是被害者曾经嘲笑过杀人凶手的隐疾。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人的一些小的细节去分析推理出他们的地位和职业,这会让你更好更有效率地去编织你的人际网,也可以避免在社交的过程中出现的“班门弄斧”的尴尬场面。快速的分析,锁定你要去接触的对象,就需要注意细节。
二、日常的观察和取证
首先你要学会观察,观察是侧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对锁定目标人物信息的观察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手
中国有“看相”之说,也是要先手。当然这里的看手跟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看手的纹路来算命就大不同了。看手主要是看手指甲,通常指的是手指甲的长度还有指甲里面的残留物。比如指甲里面有白色粉末,再配合上这个人衣着的搭配和整体的气质等,就可以大胆的假设这个人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再比如说一个人的手指甲都很长,但是唯独右手的食指指甲非常的干净,那么就说明这个人可能有咬指甲的习惯。在澳洲的说法是咬指甲的人通常是从事接待工作的,而且他们的接待工作劳动密集度应该很强。
2.长相
重点看的是脸、腰、臀部和脚。康熙时候的施琅曾经在训练他的海军时说过这样的观点“北人善马,故臀大;南人善舟,故脚大”就是说北方人经常骑马,所以臀部很大,南方人经常站在甲板上,所以脚大。这都是因为长期从事一项工作的原因所导致的,注意这些小细节,也可以分析出别人的职业范围。
3.穿着
通常我们说看衣着,一是看衣服的面料,这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大概收入。这也好让你在接下来的判断里排除一些和他身份地位不符合的职业。另外,如果是在日常生活中碰见的,那么请注意他衣服的褶皱和是否哪个位置有磨损或者污渍。比如说他的衣摆和袖口有白色粉末,在加上刚才上面所说的指甲里面也存在着白色粉末,很有可能这个人就是个老式学校的教师。
4.言谈举止
这也就是指的这个人的说话方式、气质、表情和动作。这点是在看一个人的内在,这也是最能反应一个人职业与地位的。比如说一个女生有舞蹈家的气质,那么这个气质具体是指着什么,就要从她的走路姿态、动作来分析了。这点是要靠平时经验的积累才可以做到。
三、积累经验
要是想准确的看人,不光光是观察就够了。你要把你的观察用平时所积累的经验分析,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挺胸抬头的姑娘,面容姣好身材不错,身上有种说不出来的高雅气质,于是就把她暂时认定是艺术领域的。然后我们又看见她走路有些外八字,就可以从此判断她是一个舞者;如果看见她指甲修理的很干净,并且手指上有手茧,那么她就是个音乐工作者,会弹奏乐器。
观察和积累没有前后的关系,两者必须一起用才能够达到效果。不能光凭其中的一点就去判断一个人所从事的行业和他所处的环境,这是片面不理智的。
我们要经常观察,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学着从生活中的一个小的细节,推出一个完整的结果。
四、透过潜意识掌握真实信息
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曾经用海上冰山来形容人们的潜意识,将它口语化解释就是说,浮在海平面看得见的一角是意识,而隐藏在海平面以下,看不见的更广大的冰山主题便是潜意识。意识是人们较明显的认知世界的大脑思维活动。潜意识是不明显,不表露在外面的大脑认知、思想等活动。
无论是意识和潜意识,都是人类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是无法被掩盖的,和涂抹掉的,它具有超强的记忆储蓄功能,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储蓄仓,储藏着人生所有的认知和思想感情。如果一件事情你做过,那么你的潜意识也会牢牢将它吸纳在储蓄仓里,帮助你记忆和认知事情,你磨灭不掉,也替换不了。因此,当侧写师想说服的对方试图掩盖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时,对方能够尽量控制自己一系列的表情神态,表现的十分从容,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潜意识,潜意识下的动作和思想就可能会出卖你。
【侧写再现】
香港高级督察陈sir,正在超级市场与太太购物,突然接到警讯:“某某超级市场遇到纵火嫌犯,怀疑身穿蓝色T恤,牛仔裤,正在逃往大厦C口”。
陈sir接到警讯后,立刻冲向离自己最近的C口寻找目标,当他的发现一名身穿牛仔裤和蓝色T恤的男人低着头正匆忙走向C口时,立即用手中的呼叫器提示工作人员拦截超级市场C口通道,召集警卫来C口帮忙,并迅速的尾随其后,想试探其究竟。
只知道衣着与嫌疑人相似,行为举止比较胆怯,陈sir想如何才能确切逮捕准目标然而不打草惊蛇呢?陈sir突然想到利用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用潜意识本能的反应去判断防火事件与其是否有直接的联系。
于是,“就是你!别动!”陈sir大声朝着嫌疑犯的方向喊去。
男人头都不回的撒腿就跑。陈sir等人一拥而上将他拿下。
在审讯室,陈sir与嫌疑犯面对面坐在2000勒克斯刺眼灯光,似乎这高强的灯光可以照穿人心一样,陈sir严肃的问:“为什么在超级市场放火?”嫌疑人十分惊讶,并却十分镇定的说自己没有放火。但坐在审讯台上他,却一直处于心不在焉,眼神飘流恍恍惚惚的样子。
2分钟后,一名警员走进来传递给陈警官一个张纸条,“半个小时前,在超级市场4层发现一名女死者,初步诊断是被人用双手掐住颈动脉,供血不足导致死亡”。陈sir抬起头看着眼前的青年人,青年人始终心不在焉的双手十指交叉,眼神却始终在自己的两只手上,陈sir突然明白了一切事情的原由。陈sir立刻站起身来,迅猛的扯出青年人的一只手,攥住他的手腕,轻声说:“你想让我拆穿你的这双手的罪行么?”年青人拼命挣扎,试图摆脱那铁一般的掌心,并失去理智的不断重复着:“我不是有意的,我不知道我的力气太大了…我真不是有意的…她不听话…我没想到力气这么大….我真的不是….”。
【侧写分析】
1.其实可以用这么短的时间把握嫌疑人的心理很简单,事情发生的十分很巧合,陈sir在抓捕纵火的嫌疑犯时,正巧碰到刚刚行凶的蓝衣青年,陈sir虽然误以为蓝衣青年是纵火事件的嫌疑犯,但是他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他利用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和潜意识的本能反应,得出此人是否存在问题,那句“就是你!别动!”,有力的控制住了犯罪人的心理障碍,嫌疑人会潜意识的认为这句话就是在叫喊他,才会立刻逃跑,这也是他的一种本能行为。
2.青年人因为自己的不理智导致了自己女友的死亡,十分害怕,它自身的潜意识已经将他的犯罪行为吸纳在了记忆储蓄仓里,因此他的神经高度紧张,当听到有人叫喊时,潜意识会帮他挖掘记忆,提醒他犯了罪。又因为自己用双手掐死了自己的女朋友,因此在审讯过程工作中,青年人虽然假装镇定,但总是潜意识的盯着自己的双手,害怕露出破绽。
3.之后陈sir得知超级场中有一名女遇害人时,根据蓝衣青年人在审讯时的本能反应或者说他的潜意识举动,陈sir当机立断的判断,眼前的嫌疑犯可能与纵火事件无关,与谋杀事件有直接联系。于是也是利用犯罪心理,发掘嫌疑人的潜意识,使他显露破绽。
五、“为什么”源于“做什么”
侧写师经过专业训练,通过罪犯的作案手法及相关背景等来勾画出案犯的作案心态,甚至揣测他们作案后的心理动态。
作案往往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会有明显或隐蔽的作案动机,要了解案犯为什么会作案是破案的主要关键,尤其是他们的家庭背景、职业背景、以及人生经历等对犯案有着紧密的联系,
反过来说,案犯的作案手法与之经历有着很大的联系,侧写师在作案手法上可以推测出案犯病态的犯罪心理以及行为规则,从而缩小搜查范围,更早的侦破案件。
【侧写再现】
佛罗里达州B区接到市民报案,在市中心某公园深处有人被杀。报案者是一对小情侣,在树林拍拖时经过下水道时发现死者。
据现场初步勘查,死者为四十岁左右的女性,下水道旁的草地并无挣扎过的痕迹,但发现几滴血迹。根据验尸报告,死者在三天前已经死亡,死亡前头部受过重物背后多次袭击而引致昏迷,脑部大量出血未及时抢救而死亡。
此案件由探长马尼尔负责,回到警局,马尼尔召集人手开会分析案情。之后将与死者之前有关系及接触过的人带会警局问话。调查没什么进展,只知道死者为附近居民,平时待人热情,并无和人结怨,所接触的人也并没有什么疑点。
在调查期间,凶徒再次作案,同一地点,同为女性,年龄同为35岁-45岁之间,受害人同样是公园附近的居民,并且和上一位死者是同一公寓的邻居,凶徒用同样的作案手法作案。
马尼尔探长推测,此案为同一凶徒所为,照例喊了与死者接触过的人问话,还是没有发现疑点。
案件陷入僵局,警方推测凶徒不可能在短时间再次犯案。可是没想到,仅仅隔了三天,又有一名附近大厦的居民受害,作案手法完全一样。马尼尔认为:三起案件肯定是熟人所为,死者都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重物击中脑部导致休克死忙。马尼尔再次召集与死者生前接触过的人盘问,发现在三起案件中,一名送外卖的小伙子非常可疑,他不仅与三名死者接触过,而且在盘问期间异常冷静。
马尼尔开始注意这名叫加达的小伙子,认为他还会再次犯案,一个星期过去了,凶徒还没动静。马尼尔在调查中发现,加达父母双亡,在加达7岁时父母大吵一架之后,父亲失踪了,最后母亲也失踪了。加达没有固定的工作,性格内向,待人倒很谦逊,很少与人接触,一下班就回到店后面的破屋子,通过商店老板口述,加达这些天都没在破屋子住,晚上灯都是灭的。
马尼尔认为疑犯作案还未结束,只要耐心等待,他还会再次出来犯案。果然,在最后一次部署中,马尼尔抓到了疑犯,那个疑犯正是加达。
据加达交待:他认为他所杀的都是水性杨花的女人,三起案件都是他做的,他恨那些不检点的女人。原来加达小时候,由于母亲的不检点而和父亲吵了一架,还大大出手,母亲错手杀了父亲,并私自处理了尸体。平时父亲很疼爱他,失去父亲对他来说是很大的打击。母亲之后改嫁,加达经常受到继父的暴力对待,他怀恨在心,但是他更恨母亲,他觉得他们都得死。最后,杀了他们。这次所杀的三个死者经常和他聊天,家里都有丈夫,他病态的认为她们在勾引他,所以,决定杀了他们。
(文/犯罪心理 心理氧吧 www.tsp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