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咬指甲是病吗?

发布时间:2016-05-23 14:40 类别:经典案例

  心理导读:咬指甲能够帮助我们平稳情绪。当我们厌烦的时候带来启发,当我们压力大或者沮丧的时候,能够让我们得到暂时的平静。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咬指甲是病吗?

案例分析:咬指甲是病吗?
 
  过度的咬指甲已经出人意外地成为了人类的一项广泛流行的活动。
 
  一千年以前就有这种行为:例如古希腊哲学家克里安西斯据说就沉迷于咬指甲。在近现代,没有数据显示我们承受着痛苦(从技术上来讲被称作咬甲癖),但是小规模的研究显示20%左右的成人经常咬指甲——这暗示了数百万的美国人都在这么做。
 
  帮助病人们解决咬指甲、揪头发还有其它以身体部位为焦点的重复紊乱行为问题的心理学家弗雷德.门德尔说:“每个人一定程度上都咬指甲,当提到人们这样做对自己有害时,就不会当成一种日常行为了。”这当然适用于一小部分人群——但是他说,这仍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即使过度的咬指甲很普及,到那时心理学家仅仅在最近的几十年开始研究。事实上,他们仍在努力理解有咬甲癖的人们花这么多时间应付如果我们大脑的理智部分想要停止工作,我们为什么还一直咬指甲呢这样的基础问题。
 
  当前的假说:咬指甲能够帮助我们平稳情绪。当我们厌烦的时候带来启发,当我们压力大或者沮丧的时候,能够让我们得到暂时的平静。
 
  1、早期关于为什么我们咬指甲的理论是不被承认的
 
  大多数早期咬指甲的解释被彻底无视。例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相信婴儿期过度护理会导致所谓的“口吃”——更倾向咀嚼指甲和其它物品。对于这个观点他没有证据,这一观点也没有追随者。
 
  之后,一些研究学家认为咬指甲、揪头发(被称作拔毛发癖)还有抠抓皮肤只会造成轻微的自我伤害——意图伤害某人通常是用刀割。在这一理论下,咬指甲是敌意的标志。
 
  然而,削弱这一观点的是大多数咬指甲的人并不特别喜欢这一习惯带给他们的伤害——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想要放弃的主要原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多数心理学家开始从更多严重的自我伤害中区分咬甲癖和聚焦身体重复紊乱症。
 
  2、弗洛伊德相信咬指甲是“口吃”的迹象。
 
  随着他们开始更好的理解这种行为,一个大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咬指甲是否属于急迫强制性紊乱(强迫症)。尽管最新的需求侧管理(一篇被认为是精神病学诊断权威的文章)将咬指甲放到了强迫症更宽的范畴中,其中许多研究身体集中重复障碍的人不赞同。
 
  门泽尔说:“沉迷这个词并不适用,每一种重复的行为并非是强迫的。”
 
  对一个人来说,强迫经常跟极端焦虑有关。另一方面,咬指甲经常伴随着压力——有这种行为的人是因为想这样做,而不是知道一段时间后对身体有害还去做。尽管有强迫症的人似乎更有咬指甲的几率,他们似乎有不同的紊乱。
 
  3、新理论:咬指甲帮助我们平衡情绪
 
  最近心理学家得出一个咬指甲更可行的理论:它能够提供暂时的逃离,分散注意力,或者是快乐、痛苦中的放松。
 
  门泽尔指出许多人当他们在刺激下(也就是心烦的时候)或者是刺激过大(压力多大或者过于兴奋)会有咬指甲的冲动。他说,“这种行为给他们鼓舞,当他们刺激过大,确实会帮助他们冷静下来。”就像尼古丁一样,这种观点就是咬指甲有两阶段的功效:既能在特定状况下鼓舞人,又能够让他人放松。
 
  还没有证明,但是对那些总是花时间咬指甲的人来说,这个解释听起来很正确——最近由莎拉.罗伯茨和其它研究者在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点证据。
 
  咬指甲能够提供暂时的逃离,分散注意力或者放松。
 
  在研究中,有咬甲癖、拔毛发癖或者其它身体为重点的重复行为的人都陷入设计好的引出沮丧(给他们一个很困难的任务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烦恼(被关在一间屋里完全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焦虑(观看一部众所周知的可怕的在战斗中存活的飞机坠毁事件的电影),或者放松(在舒服的椅子上观看一部沙滩影片)。
 
  显然,这些情况都有点虚假,到那时,当研究者们观察参与者的行为的时候——调查了他们事后有没有咬指甲——他们发现了很有趣的事情。
 
  罗伯茨说,“比起放松的状态,人们在紧张或者厌烦的状态下更容易有这种行为。”其它关于咬指甲和揪头发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似乎牵扯到某种情绪规律。”
 
  4、为什么我们会咬指甲而不做点别的呢?
 
  当然,这个理论立刻产生了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会咬指甲呢——揪头发或者抠抓皮肤——能够从一开始就提供开了或者分散精力吗?为什么许多人沉迷于这些习惯,而不是,比如说攥起拳头呢?
 
  一个可能的相关解释就是患有身体集中重复障碍的人往往是完美主义者。或许去电奇形怪状的指甲能够给痛苦带来一种完美的满足感——这种追求满足的过程最终失控了。
 
  5、许多其它动物过度清洁
 
  忍不住过度清洁思想比我们想象的要根深蒂固。许多其它的动物,毕竟也这么做。一些猫过度舔自己,导致毛发脱落,而有些马一遍遍地咬自己的侧腹。或许清洁的欲望一点也没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有伤害——这是一种可以追溯到我们的进化祖先其它哺乳动物的特质。
 
  最后,有一个更平凡的解释。或许我们咬指甲是因为它们就在那儿。心理学家相信你会从心理上(而不是化学上)沉迷于几乎任何事:一种通过加强获得回报的活动。
 
  对于一个在刺激之下想要短暂分散精力的头脑,手就在那儿。咬撕指甲确实能够有立马的回报(听起来很奇怪,但是对一个咬指甲的人来说,弄下来确实能立即产生满足感)。直接回重新长出来,所以总会有新的指甲可以咬。多要几次,你就会开始从这个习惯中得到快乐——所以不论何时你感到厌烦,有压力,或者沮丧,你的大脑不自觉地就会咬指甲。
 
  6、如何“正确”咬指甲?
 
  不同的心理学家会有不同的技巧,但是他们大多数会浓缩为一条常见的策略:辨别出导致你咬指甲的情况,改变它。门泽尔说,“我们努力去鉴别所有触发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去控制他们——要么是阻止,要么是找到替代品。”
 
  比如,如果你看电视的时候习惯性地咬指甲,你可以不论何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嚼口香糖或者用手玩点小物品。你也可以在沙发边设置一些标志或者提醒,强化自己不想咬指甲这种观念。找到同样让你想要咬东西的不同情绪和感情:如果沮丧触发你咬东西,那就努力用某种方式改变状况,给自己点别的事情做或者很难咬。
 
  你可以尝试一种透明指甲油,那个尝起来恐怖极了
 
  如果你还是停不下来,还有一种方式不论什么情况都能让咬指甲不可口:透明指甲油尝起来很恐怖。他们没有危害,但是一旦涂上这些,让嘴巴和指甲稍微一接触你就会觉得嘴里的味很恶心,直到你吃点别的东西。有些人将这些和其它策略结合起来获得了成功。
 
  不管你使用特定的技巧,需要记住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打破你的癖好或许不会立即见效,所以如果你失败又咬指甲并不意味着你不得不完全放弃。戒了相当长时间仍然有可能改掉这个习惯——直到有一天,这个离奇的咬指甲习惯就不会再出现在你的头脑中了。
 
  (文/佚名 | 来源/心灵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