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恋爱心理:家庭模式可以拷贝吗?

发布时间:2013-09-27 22:36 类别:心理学堂

  
  近日流行着一种择偶的新观点:找对象看父母!一位自称阅女无数的网友发布了一份《爱情厚黑学》,父母的婚姻状况如何,子女的也必将重复老辈的道路,听起来就像是婚姻遗传,这种情况真的存在吗?      ---www.tspsy.com

 

婚姻遗传不必然,家庭模式可以不拷贝

恋爱心理:家庭模式可以拷贝吗?

  
  事件导读:最近几年,大龄剩男剩女已经成为一、二线城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随着青年人的择偶观逐渐变化,各种各样的择偶条件五花八门,有些条件甚至越来越奇怪。近日就流行着一种择偶的新新观点:找对象看父母!一位自称阅女无数的网友写下了一份《爱情厚黑学》,并发布在网上,引起了众多人的阅读和浏览,该书观点标新立异,以帮助年轻男女避免上当吃亏为主。
  
  其中最为人惊奇的观点就是,在找对象时,如果一时半会不能了解对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她老娘,老娘是什么样,孩子基本也差不太多,无论从长相、学识、行为,父母的婚姻状况如何,子女的也必将重复老辈的道路,单亲家庭的父母,子女也容易离婚,有家暴的家庭,孩子也容易出现家暴。听起来就像是婚姻遗传,那么这种情况真的存在吗?
  
  心理学家解析:婚姻遗传不必然,家庭模式可以不拷贝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事实,通过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情感专家等大量走访、社会调查后得出的数据是,婚姻失败的夫妻,他们的子女婚姻同样失败的概率要比婚姻幸福家庭的子女高出一倍多。这说明了父母婚姻状况确实对子女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依然存在大量婚姻失败家庭走出来的子女照样婚姻幸福。
  
  婚姻遗传并不是起到主导的作用,相反,遭受到家暴的子女,往往都具有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特征,在自己的婚姻道路上,往往更加倾向承担与自责。看来找对象这事,还真不能认什么理。单纯的讨论婚姻模式是否会遗传是一种近乎荒谬的做法。
  
  子女是否容易重复父母的行为模式,要看父母和家庭对这个人的影响持续多久,或者说这个人有多长时间塑造自己独立的人格体系。
  
  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物质基础而独立讨论的问题,因为脱离父母需要满足经济独立和生活独立两大条件。一个人一旦可以实现经济独立和生活独立,便有机会完成从环境的适应者到环境的创造者的角色转变。当你建立起一套独立的思维体系,有能力质疑和验证一切世俗中约定成俗的事物,就可以逐渐摆脱幼时来自父母和家庭的影响,按照自己真实的意愿行为和思考。
  
  从客体关系上来说,早年的和父母的关系促成了你内心中和外在客体的固有的关系方式。比方说父母是压迫的,你内在儿童就是顺从或者是带有攻击性的。而父母的那种压迫和强制也内化成你内在父母的关系方式。
  
  心理专家认为,亲子关系和恋爱关系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
  
  对对方的依恋,要求自己在对方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对方那里争取尽可能多的注意力,要求对方与自己共情(即我不说出口,你也知道我要什么);
  
  用情感化、非理性的方式来惩罚对方(如哭闹、不理睬等)……
  
  所以,子女幼年时的亲子关系,很容易在子女成年后寻找配偶时体现出来(就是“移情”),而亲子关系又与夫妻关系息息相关——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循环拷贝。
  
  父母双方或许会影响到子女的性格、人生观和喜好,但是对于婚姻,更重要的还是靠夫妻双方,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婚姻遗传就能解释清楚,未来还是需要自己去把握。

 

    (文/佚名 唐山心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