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理:真理越辩越明?
发布时间:2013-10-11 17:11 类别:职场心理
心理导读:一个人如果在讨论之时试图用个体经验来说服对方,那么其讲话的目的在于:要求对方也设身处地地照着自己的感受也想一想,体会一下他们当时当刻的感受,此时,情绪已经勃然而出。—— www.tspsy.com
职场心理:真理越辩越明?
我们很多人都热衷于讨论,然而其讨论的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
究其原因,大多数人在讨论之时讲的都是个体经验,而不是道理。因为经验既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总结,即便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他多多少少也会有些异于他人的个人人生经历,这些将作为他讲道理时言辞凿凿的依据,即便他讲的很可能是歪道理。一个习惯于讲经验的人说话的格式往往是这样的:“我(或者我有个朋友)经历过一个经历是这样,所以这件事情的道理应该是这样。”
比如:“一个人要到30岁之后才能读哲学,在我30岁之前,我几乎一无所知,很多东西都是基于幻想。直到了30岁,有了一定人生经验,这时再读哲学,这样才真正地理解哲学思想之精髓。”
整句话的逻辑可以总结为:因为我这样,所以你也应该这样。
一个人如果在讨论之时试图用个体经验来说服对方,那么其讲话的目的在于:要求对方也设身处地地照着自己的感受也想一想,体会一下他们当时当刻的感受,此时,情感已经勃然而出。然而讨论的起因是双方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才产生的讨论,所以对方永远不可能理解你,如果讨论者带着这种目的来讨论,那么结果当然常是不欢而散。
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源在于,他们将讨论当作排遣寂寞的工具了。哪怕是一个不学无术之徒,也渴望在提出自己观点之时,感受有人在支持他、拥护他。而讨论的目的在于寻找真理,或者说,在寻找共同的正确答案,他们都源自于我们自身对于知识的渴求和思考的渴望,和是否理解对方感受无关。相反,在讨论之时我们应该尽量摒除情感地干扰,理性地思考与讨论问题。
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有个主题,比如我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你们那泛滥的情感——献给狗权主义者》,主题非常明确:“爱狗者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作为判断别人对错的标准,所以,爱狗既不能作为衡量别人是否有爱心的标准,也不能作为反对别人吃狗肉的理由”。
我知道很多人还想对吃狗肉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在此我恳请大家,无论是赞成吃狗肉的、还是反对的,都放下偏见,先不讨论这个话题。在此我们讨论的是,看看情感怎样在讨论的时候引导我们跑题的。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并不是想报复谁什么,而是在这种讨论中,有我们可以参考的大量的标本。
首先,如果你要反对这个观点,应该先从主题开始驳斥,这是我们讨论之时最基本的规则。
很多人一开始就喜欢避开主题而就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比如:“想请问作者,如果有人想吃你家的狗,是不是你也让人牵走呢?”
抓这些无关紧要的地方来辩驳,纯属无意义。因为不论你怎样辩驳,赢也好,输也罢,正方永远能拿“你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作为判断别人对错的标准”这个问题来问对方,主题没有辩倒,双方的争论永无休止。同时,无论反方怎样辨,正方应该紧紧抓住这个主题,防止对方偏题。
无论是讨论还是讲话,当我们在讲述一个问题之时应该特别注意,尽量对事而不对人,特别一些毫无来由涉及他人人身的东西,比如:“作者想问你爱过你的亲人吗?你是否真的爱过你的爱人?”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之时陷于争吵往往都来自于这些的问题,不知不觉间就会激怒对方,从而由讨论变成争吵。
我们在驳斥别人主题时,应先自省自己的逻辑是否正确。比如有些人说:“作者你的逻辑错了,我们反对吃狗不是因为本身喜爱狗,而是因为很多狗是偷盗来的,所谓没有你们吃狗就不会有这些偷盗,这是我们反对的原因。”我们首先来仔细看这句话,就会发现这有个逻辑问题。有人盗抢狗,盗抢的人肯定是错的,不论狗也好,其他东西也好,盗抢他人私有财产都是犯法的。但是爱吃狗的人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去承担盗抢者所犯下的罪过,惩罚的应该是盗抢者。否则也可以推导出:因为有人盗抢钱,所以你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持有钱了。
如果对方发现了自己的逻辑矛盾,应该虚心接受,承认自己的错误,所有的辩驳应到此为止,这是讨论最起码的规矩,如果再继续讨论下去,便很快就走题了,比如接下来有人将讨论“狗肉市场很难规范,所以政府现在没有规范”这种问题了,这与我们一开始讨论的主题有着千万里的距离。
当讨论之时,辩驳失败是常见的情况,即便是一个逻辑严谨的人,也经常因为一些很不起眼的逻辑漏洞而出错。失败了应首先承认,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然而,实际上是,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都厌恶承认自己的错误,对别人的错误倒是常津津乐道。很多人既讨厌承认错误,更厌恶向对方赔礼道歉。我只在小的时候看见过小孩道歉,并且是在大人用手推搡的情况下:“快向叔叔阿姨道歉!快!”,长大之后,我已经极少看过有人因为自己犯的错而承认错误,甚至向人道歉的情况。
如果对方主逻辑不存在错误,那么这场讨论应就此结束。剩下如果要挑错误,也都属于“提意见与建议”了。如果反方试图离开主题继续讨论,接下来讨论的东西将离题万里,其讨论的动机也很值得人怀疑:他并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而是为了让对方屈服来讨论的。
最常见的例子是:先自行下个命题,试图让对方来讨论自己的话题。比如:“目前狗肉市场很混乱是不争的事实,吃这些东西首先对自己健康不好。”
在什么帖子下回帖,就应跟着帖子主题展开辩论,否则,辩论人也就不会跑到这个帖子下来讨论了,这是讨论之基础。“目前狗肉市场很混乱是不争的事实,吃这些东西首先对自己健康不好”这样的语气看似谦恭,处处替人着想,实则傲慢之至,其隐藏的含义是:“只要将你辩倒,就算跑偏题我也在所不惜。”这种避开主题而讨论自己更为熟悉的做法已经带有很浓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正方应注意到对方的跑题,并停止跟着他辩驳下去。
更有的人完全置主题而不顾,直接下定义:“没有情感的男朋友要他干嘛?”、“LZ这水平还有脸普及常识?拒绝文明绝不是个人选择”,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反方,包括正方的很多人也不知不觉地跑题,跟着对方讨论“什么是野蛮”、“同性婚姻合法化”这种匪夷所思的主题,双方似乎都忘了原先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以上诸多情况,讨论到最后双方终究征服不了对方,因为他们不仅会跑偏题,而且即使在讨论“狗肉市场要怎样规范”这种话题之时,也会弃对方的讲话内容而不顾,选择自己熟悉的、对方不熟悉的知识范围来讨论,双方皆如此,其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
离开主题的另一种情况叫“你要理解我的感受”,比如:“我希望爱狗狗的人能够通过正面的宣传,通过合理的途径,让更多的人爱护狗狗,了解狗狗……”
如果我们此时用感觉来判断,反方似乎讲的合情合理,因为他讲的保护狗似乎是在驳斥“吃狗肉”的观点。但是你如果把我们这篇文的主题再拿出来看一遍:“爱狗者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作为判断别人对错的标准,所以爱狗既不能作为衡量别人是否有爱心的标准,也不能作为反对别人吃狗肉的理由。”再对比一下两者,你就会发现,其讨论的东西和我们原本讨论的主题完全是两回事。其潜在意思是:“你的逻辑我不想说,我只希望你设身处地地理解下我的感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在对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语气中软弱下来,随声附和他的观点,告诉他:“我理解你,也能体会到你的感受,不过,我也希望你能理解下我的意思……”此时大家意见达成一致,全世界高唱“理解万岁”。
这时,你选择了放弃思想,而陷入理解别人的平和情绪之中,你甚至还谴责自己说:“早知道争来争去毫无结果,还不如一开始就告诉对方‘我理解你’,这样就能避免一场争吵了。”所以当下次再讨论时,你也开始学“聪明”了,为了避免一场争吵,一开始便选择理解对方。这时你们讲究的不再是谁讲不讲道理,而是讲究的怎样更好地理解对方感受了。此时具有思想的人屈服于情感强烈的人,所有人皆是一致的赞同声,一种莫名的无聊情绪也随之而来。
这是为什么,当我们讨论之时,常常不是以不欢而散而结束,就是以妥协对方无聊而终结,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皆是因为用情过深。
关于一场正确而精彩的讨论,可参考德谟菲利斯与费拉勒修斯之间的宗教对话。
(文/万方中 心理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