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人情绪低落时,时常会转向食物寻找安慰。想一下,你是不是也这样。哪些时候最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违背节食规则,会去挑选某些“舒适的食物”? ---www.tspsy.com
情绪管理:饮食和情绪的关系
*情绪控制饮食的方式
有一件事决定我们的生活乐趣,就是情绪。每天情绪都不同,每时每刻都会变化。我们可能感觉开心,精力充沛,乐观,积极参与有趣的活动,感受到爱;但我们也可能感到不开心,情绪低落,愠怒,焦虑,精疲力尽,甚至抑郁。这些感觉,我们都感受过,并且经历了它们对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但是,人总想兴致勃勃和幸福快乐,通过某些活动和日常行为,象饮食、运动、吸烟、喝酒、社交、玩游戏、看电视等,我们试着控制坏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人情绪低落时,时常会转向食物寻找安慰。想一下,你是不是也这样。哪些时候最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违背节食规则,会去挑选某些“舒适的食物”?
当然,开心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比如,社交场合,或者食逢知己。但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才最容易暴食,最容易做出错误选择。
当坏心绪不堪承受,需要一个庇护所,需要一个记忆中感觉舒适的事物,于是就会出现“情绪化饮食”。这种行为导致了恶性循环:寻找安抚情绪的方式,简单地用食物安抚,一时半会觉得好多了。但是,血糖的剧烈变化会引起情绪波动;因此,过一会,很容易变得疲惫和懊丧,于是这个循环重新开始。糟糕的是,试图用“情绪化进食”调整情绪,是身体超重的重要原因。从长远看,如果不打破这个循环,最后有可能罹患上新陈代谢疾病。
*食物控制情绪的方式
硬币的另一面就是不同的食物影响着情绪。在此研究的新方向中,科学的证据非常清晰。那么,是否意味着一块巧克力就能让人笑,或者一杯茶能给人输送元气?
现在,科学罗列了一长串食物、食材名单,至少其中一部分有事实依据表明:对记忆、认知能力、大脑健康、情绪、睡眠、耐力、时差反应和预防认知能力退化,它们具有积极作用。
实际表明这些食物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磷脂和一些植物成分。作为草药和补品,有些已经进入市场;另外一些是作为功能性食物。而且,如血清素、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等——这些影响我们思考、感受和行为的脑部化学物质(即神经传递素),已经被证明会受饮食影响。
能够影响神经传递素有糙米、芝麻、鱼、蛋、香蕉、菠菜,以及很多其它食物。很多科学研究表明:每天,通过定时少量进食,保持血清素稳定,这是对抗情绪波动的终极武器。通常,饮食适量,挑选合适的食材,可以确保情绪健康。
记得这些研究成果,那么烹饪新趋势就不会显得过于高深莫测。现在,世界各地的餐厅都会根据顾客想要的情绪,提供菜肴。如今,你可以点让人摆脱抑郁的菜品,或着让人恢复元气的提神饮料。而且,通过科学社团提出的新节食模式,让我们内外兼修,更加快乐。
如果想总结情绪和食物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通过食物控制情绪和跟随情绪进食,前者远较后者明智。
对饮食和情绪,你有哪些体验呢?
(文/Annuska 心理氧吧 www.tsp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