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职场心理 >

好声音终究是一场选秀游戏

发布时间:2012-09-05 13:31 类别:职场心理

  
  心理导读:“中国好声音”要逆天而行,只听声音,不看形象。当这档从荷兰买到的电视节目版权本土化之后,其与众不同的感觉立刻让收视率飙升上去。在一个别说声音、音乐甚至连形象都不重视的年代,这种“倒行逆施”显然是能赢得不少掌声的。     ---心灵花园
 
  
好声音终究是一场选秀游戏

好声音终究是一场选秀游戏
 
  凭借电影《黑板丛林》中的插曲《昼夜摇滚》而走红的歌星比尔-哈利,在当时是青年人的偶像,但随着他不断在公众面前曝光,他身上无法修正的乡巴佬气质让听众迅速把他抛弃——哪怕你是第一位摇滚歌星。随后,更帅的“猫王”登场,才将摇滚乐白人化,并成为美国大众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当视觉传播媒体出现后,真实形象代替了民间想象,不管什么,形象永远是第一位的,尤其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现场,刘欢曾经站起身,摘下帽子,对那个形象上很不自信的女选手说:“我刘欢都长成这个样子了,不一直在唱歌吗。”可问题是,刘欢成名于视觉传播尚不发达的年代,刘欢的嗓音在当初确实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刘欢出来了。要是放现在,刘欢参加选秀,说不定连“海选”的关都过不了。
  
  “中国好声音”要逆天而行,只听声音,不看形象。当这档从荷兰买到的电视节目版权本土化之后,其与众不同的感觉立刻让收视率飙升上去。在一个别说声音、音乐甚至连形象都不重视的年代,这种“倒行逆施”显然是能赢得不少掌声的。
  
  但我一直怀疑,一档电视节目能对音乐起到什么样的帮助,尤其是当它打着比“超女”、“好男儿”更音乐的招牌出现时,就非常可疑。
  
  现在电视选秀节目常常用演唱流行歌曲做考察选手的内容,因为流行歌曲有普及性高,选手掌握起来容易,成本低,唱歌容易引起共鸣等诸多优点。所以,在欧美等国家,一些以演唱比赛为主的选秀节目有很多,影响比较大的选秀节目也都被我们引进到国内并本土化。这些节目在欧美国家可以看成是唱片工业的补充,因为唱片业有一套成熟的遴选标准,使其符合工业化生产。从比例上来讲,选秀获胜选手并不是唱片业主要资源的来源,它更多是通过这种节目形式搂草打兔子,偶尔发现意外之喜,告诉人们天才是不会被埋没这个道理,给你讲一个励志成才的案例而已。
  
  如果没有选秀,可能保罗-波茨还在卖他的手机,苏珊-博伊尔还在苏格兰的某个小镇上陪伴着她那只猫。是选秀节目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让他们成为明星。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唱片业本身,即使是每届获胜选手都可以获得一份唱片合约的美国偶像节目,能跻身明星行列的也没有几个。电视节目制作人很清楚,这类明星选秀类节目终究是为了一个收视率,他们没有必要为唱片工业承担任何义务。欧美国家唱片业人才资源的来源十分丰富,因此才有各种各样的音乐形态,没有哪家唱片公司整天盯着电视选秀节目做发财梦的。
  
  我们没有唱片业,音乐人才来源的渠道也非常单一,甚至没有一个判断音乐人才的标准和概念,对音乐市场的判断也模糊。所以,当中国流行音乐因自身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导致它逐步走向衰败的时候,选秀出现了。一个电视娱乐节目瞬间变成拯救流行音乐的救命稻草。但事实证明是失败的,没有普及的音乐基础和完善的市场规则,再红的选手最终也只能成为废材。选秀带来的更大问题是对音乐本身一次次破坏,让人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卡拉OK就是音乐。
  
  “中国好声音”显然是用另一种新颖的方式再一次对音乐进行破坏。它貌似用一种很客观公正的方式去评判音乐,那就是不考虑选手的形象,只专注选手的演唱,根据演唱水准来决定他的水准。从一个电视节目制作角度来讲它确实无可厚非,荷兰人发明这个节目,显然是基于他们丰富的音乐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搞搞新意思,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嗓音出现。
  
  但是这个节目挪到中国,它最初想制造出来的效果实际上并没有出现,从这几期节目来看,并没有出现让人拍案叫绝的声音,多属于KTV麦霸水准的选手。这样,反而把四个评委的表演烘托出来,这可能是歌手里最会演戏的四个评委了。 “好声音”的最大特点是:说的比唱的好听。你看,在流行音乐日趋衰败电影日趋繁荣的今天,歌手的演唱越来越一般,而评委的表演越来越精彩。如果还以音乐的名义说三道四,那就显得有点荒诞了。
  
  四位评委中,刘欢和那英属于卡带时代成名的歌手,这个时代的歌手,必须靠真本事吃饭,因为没有包装没有电视放大,能出来的歌手,都站得住;杨坤和庾澄庆赶上一个条件更好的唱片时代,他们能被唱片公司选中,还是靠真本事。但是会有一个团队来辅助歌手,让他们逐步成功。而选秀时代貌似可以通过发达的传播凭借几次演唱就可以达到功成名就这个程度,那让这四个评委情何以堪呢?当然,事实也证明了,现在能出来的,未必都能戳得住。这道理谁都明白。
  
  正如欧美选秀一样,通过电视节目选出来的歌手形态往往都比较单一,但这对他们的音乐环境来说没有任何影响。而我们的音乐本来就没有什么创新,只有男歌手和女歌手两种风格。一种新颖的形式,包装的还是卡拉OK。
  
  另外,商家显然从这档节目中看到了商机,四个评委的号召力自然能给彩铃下载带来可观的收入,每个评委身上投入300万元,换回他们歌曲的彩铃,加上制作方支付给每个评委的100万元出场费,这足以保证评委的精彩表演了。而那些自然通过彩铃下载获得收益的歌手,每年能挣多少版权使用费呢?那些被称作音乐的东西最终被引到彩铃的方式去欣赏,再好的声音,最终也是个糟蹋。
  
  电视选秀终究是一场游戏,制作方有可观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观众看着傻乐,各取所需,也没什么。但是打着寻找好声音的名义唱卡拉OK,还不如让评委背对着选手,让选手模仿葛优、赵忠祥、单田芳、尚华、于鼎和邱岳峰呢,说不定获胜的选手很快就找到新工作了。 (文/王小峰)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