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恋爱心理 >

恋爱心理:男人为什么会恐婚?

发布时间:2013-08-19 17:48 类别:恋爱心理

  
  心理导读:一直以来,男性在婚姻的议题上,似乎成了透明人,舆论媒体关注的焦点都在女性身上,如今已全然不是这样。大龄单身男青年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操心的不仅是父母,企业也越来越关注了,相亲活动甚至成了公司人力资源的工作之一。过去,在教育条件、经济收入上,女人都不敌男人。结婚,压根不是男人需要太担心的问题。而现在的男性,面对婚姻时,似乎“恐惧”多过“期待”。   ——www.tspsy.com
  
恋爱心理:男人为什么会恐婚?

恋爱心理:男人为什么会恐婚?
 
  一直以来,男性在婚姻的议题上,似乎成了透明人,舆论媒体关注的焦点都在女性身上,如今已全然不是这样。大龄单身男青年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操心的不仅是父母,企业也越来越关注了,相亲活动甚至成了公司人力资源的工作之一。
  
  过去,在教育条件、经济收入上,女人都不敌男人。结婚,压根不是男人需要太担心的问题。而现在的男性,面对婚姻时,似乎“恐惧”多过“期待”。
  
  家庭经济支柱 VS 心灵伴侣
  
  男人的恐惧不是没道理。在男人的认知里,成为家庭经济支柱是他们对婚姻的承诺,但在现代社会,男人要有能力进入婚姻,担负起一家之主的角色,却必须比过去花费更多时间。
  
  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孙中兴便表示,根据非正式统计,男性希望最晚在40岁之前完成婚姻大事,这个数字定义有其道理。“总得有房子、车子,才有条件谈结婚,如果我有能力,对方就不需要辛苦工作,这样才觉得有成就感,”32岁的台湾诺华药厂业务专员洪士恒,似乎说出了多数男人的心声与压力。
  
  但令男人有点挫折的是,这种自我期许,在实践难度上,似乎也越来越高。面对未来高度的不确定性,工作与收入可以维持多久?既有的竞争力可以持续到何时?加上,女人在职位、收入上的步步进逼,男人维系自信比过去更需要费把劲。不稳定、不确定,让男人有了更高的危机感,因此希望累积更多的经济能力,才愿意走入婚姻。
  
  但就在此刻,女性随着收入越来越高,对男人的期望从“经济性”转向“心灵层次”。台湾华特迪士尼公司零售及市场推广经理王心怡,就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好朋友,可以天南地北地聊天;是贴心的男朋友,让她可以撒娇;是尽责的丈夫,能够开导她、带领她体验新事物;是好父亲,为小孩付出爱心。至于另一半的经济条件,“只要稳定就可以了,”王心怡说。但男人准备好扮演这些“完美”角色了吗?
  
  单刀直入 VS 前期蕴酿
  
  当男人在工作上充斥着不确定的竞争、收入上又不见得领先女性更多时,处理两性关系的能力,更是考验着越来越多男人能否及早跳脱王老五生活的一大变数。
  
  中国的男性从小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的情感教育,很多价值观都还维持在过去。孙中兴比喻,在美国,高中的毕业典礼活动是举办正式的舞会,男生得邀请自己喜欢的女生参加,很早便开始学习两性关系的相处与互动。但反观中国,高中毕业典礼却在办晚会,像是小孩子在玩游戏。
  
  情感教育付之阙如,男性对于两性关系的想法便显得太过简单,“在他们的认知里,男女之间,要不是爱人,就是路人,不然就是仇人,”孙中兴说。因此,当碰到喜欢的女性,什么也没想,直接跳过朋友阶段,单刀直入表明要对方成为自己的女友,因此冒犯了女性而不自知。
  
  孙中兴举出一则真实案例,刚认识没多久的一对男女在MSN上聊天,男生问说:“最近在做什么?”“当表妹的家教,”女生回答。“太好了,以后你就可以教我们的小孩读书。”女生看了立刻下线,两人再也没连络。女性喜欢按部就班,从朋友开始做起,先观察再做决定,若太快要求进入爱情关系,只会让她们避之唯恐不及。
  
  维持独立性 VS 专注二人世界
  
  男人既不懂得如何有技巧地处理感情关系,更不想为另一个人改变自己,他们希望维持原有的独立自主,但女人却希望拥有不被打扰的二人世界。
  
  58年和朋友合伙创办维思网络科技的吴欣,毫不讳言在受洗成为基督徒之前,习惯自由的他,“爱自己甚过一切,不希望为了迁就对方而改变自己。”为了自己不被干扰,男人当然希望另一半也一样地独立。“知道自己要什么,有自己的生活圈,不需要为她操心太多事,”这是31岁、智慧自动公司研究科学家赖玠平对另一半设定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女人却不这么想,既然是男女朋友,就该时时刻刻在一起。“她们理所当然地以为男友要时常陪在身边,或是帮她处理所有的大小事,像是找车子、接送、打扫房间等,”赖玠平谈到自己和前女友相处的经验时说。
  
  但是,总得有人要先让步,否则便成了无解的难题。“如果你主动释出好意,对方也会回馈给你,就像送礼一样,”王心怡说。其实不用太麻烦,只要拨个时间,彼此沟通好什么时候让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什么时候陪女生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然而,沟通是需要练习的,男女之间本就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各有各的沟通习惯和说话方式,稍一不小心,便弄巧成拙,成了扼杀一段关系的始作俑者。在语言天赋上,男人原本就居于弱势,再加上网络普及,习惯面对电脑,更不擅于言词。卢瑞琪指出,随着网络发达,尽管人与人之间彼此的距离拉近,但是实体交往与沟通的技巧却是大幅倒退。面对电脑时,我们可以口若悬河、天南地北地说个不停,但等到真正见了面,却像是个哑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而工作场所缺乏与异性互动的机会,更让问题雪上加霜。有位竹科工程师在参加活动时,告诉卢瑞琪:“今天我说话的量,是我过去一个月的总和。”女性也面临同样的困扰。一位女性会员曾向卢瑞琪抱怨,她一天只会碰到6位男性,一是部门主管,但是已经结婚;另一个男同事有了女朋友;至于第3个男同事,个性有点惹人厌,所以没兴趣。其他遇到的3名男性则是大楼管理员、家里楼下的7-ELEVEN的店员,还有她爸爸。
  
  到底男女之间的沟通模式,有哪些重要的差异?
  
  ■ 男生看未来,女生想的是过去
  
  交往6年的男女正协议分手,最后女生对着男生说:“你知道我用的哪一个牌子的口红?”“你平常有在擦口红吗?”男生不解地问。这是真实发生在吴欣身上的对话场景,完全符合《亲爱的,怎么说你才懂?》的原文书名“Why Men Never Remember And Women Never Forget?
  
  男生永远是向前看,在男性的大脑里,过去是一片空白。但是女性记得过去的点点滴滴,某年某月某日、在某个地点、发生了某件事。《时报周刊》社长张国立形容得非常贴切,“女人的数学平均而言不太好,可是她们清楚记得的数字可不少,而且非常明白这些数字对她的意义。”
  
  此外,女人天生就敏感细腻,喜欢注意细节,男人却是神经大条,缺乏察言观色的能力,女友换新发型、穿新衣、变胖变瘦、心情好坏,男人都不会察觉到。“女生希望自己被注意到,”作家吴若权表示,如果今天女友左右两边戴了不同的耳环,她会很希望你对她说:“你两边的耳环不一样。”
  
  ■ 男人爱说理,女人要的是安慰
  
  多数的男人都曾和女友有过类似的对话内容。女人:“工作好累……”男人:“你为什么这么累?是因为工作量太大,还是时间管理没做好?”女人:“你是在责备我吗?”
  
  男人是理性思考的动物,在职场上的训练就是要成为一个问题解决者,面对任何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开始分析、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早已成了惯性。但是女人要的是安慰与理解,她一点也不想听男生的长篇大论,只要男生的同理心,并和她站在同一阵线。
  
  另一方面,女人比较容易把事情闷在心里,不像男人习惯公开争论,唯一的发泄方法就是回家向另一半诉苦。作家刘黎儿便说,“女生需要吐苦水,把心里垃圾丢掉,男生要做的就是附和,然后表示同情。”下次当你女朋友说她身体不舒服,千万不要说带她去看医生,当女朋友抱怨老板的不是,也不要像是专家一样开始滔滔不绝地分析,只管先听就好。
  
  ■ 男人说过即忘,女人却认真看待
  
  男人常常漫不经心,忘记自己说了什么,女人却是认真看待,因此总觉得男人不守信用、说话不算话。
  
  洪士恒的一位男性朋友便曾受过这样的教训。有一次电话上他随口对女友说:“如果星期六下午有空,就一起吃饭吧。”当天女友早早化好妆、换好衣服,左等右等却等不到他的电话。“你为什么不来接我?”女朋友生气地打电话质问他。“我现在和客户讨论事情啊。”“你不是说星期六要一起吃饭?”他压根儿忘了自己说过这句话,当时只不过是随口说说,女友却很认真地把它当作一回事。
  
  “女人会把和男人的沟通列为最重要的事情来处理,每个动作都含有自己对男人的感情,”刘黎儿一针见血地指出。男性的一举一动,女性都看在眼里,男性说的一字一句,女性全部记得清清楚楚。如果你无法百分之百保证,最好不要说出来;如果不幸说了,就要百分之百要做到。
  
  ■ 男人喜欢直接,女人喜欢拐弯抹角
  
  男人喜欢抓语病,在字面上和女人争辩不休。事实上,女人说了什么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字面背后的意义。
  
  张廷玮印象很深刻,以前曾有一次和女友发生争执,女友抱怨:“你每次态度都这么不好。”“我哪有每次,只有这次啊。”后来他才明白,重点不在“每次”,而是“态度冷淡”。“当女性抱怨时,别管她说了什么,而要去想背后的目的,”《优势男生存法则》的作者大卫?戴达说。当女性说:“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看电视?她并不是不喜欢你看电视,而是希望你可以找时间点多陪她。
  
  男女之间的互动其实相当微妙,需要亲身去体会。刘黎儿提供了中肯的建议:多和女性朋友聊天,了解女性的想法和行为习惯,或是请教已婚的男性朋友,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如何与女性相处。不论是在婚姻或是爱情关系中,理解与欣赏彼此的差异,找出并经营其中的共同点,这段关系才有收成的可能。
  
  (文/吴凯琳 心灵花园)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