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催眠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医学心理学治疗方法之一。在上个世纪发明麻醉方法以前,它被成功地运用于外科止痛。近来,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催眠反应方式的实验生理学基础已经建立起来。首先是研究了在临床应用领域里确定和区别适应证的问题。另外还将催眠技术从一种以刻板方式操作的权威性仪式发展成为一种包涵许多创新性干预策略的灵活的治疗形式。 ---www.tspsy.com
催眠治疗:催眠术与催眠现象
与大多数人的先入之见相反,处于催眠状态中的人并不能飞檐走壁,现代催眠治疗不过是一种使人更容易发现自己资源、潜能的方法。为达此目的,治疗师将催眠入静状态或出神状态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媒介加以利用。
催眠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主观体验到的意识改变状态。有时把诱导出现入静状态的方法也称为催眠。典型的催眠现象是,被催眠者根据暗示出现感觉、认知——情感及行为层面上不自主的变化体验。由此而产生的现象之所以值得注意,并不是因为其可见的变化,而在于其主观上的变化。比如,疼痛在催眠状态下会被感觉为微不足道,但脑电图、诱发电位上却只有很少的变化:伸开的双手会依暗示而重叠有一起,好象受试很合作,其实这些动作是无意识的。伴随的催眠现象常常是生动的想象——如暗示疼痛丧失时想象手上戴了手套,让一段肢体感觉缺失。催眠反应性(暗示性)有很大而且稳定的个体差异。
1.入静(出神)现象
催眠状态中可经暗示产生或自发出现的变化有:
1). 感觉现象:痛觉缺失,体感改变(异化感),阳性及阴性幻觉(如嘴唇干燥,麻木感)。
2).认知现象:记忆增强,遗忘,时间歪曲,初级(原始)思维,想象增加。
3).运动现象:运动不能(木僵),肢体上抬,不自主运动(躯干摇晃),催眠后暗示反应(闻拍掌声及清嗓咳嗽)。
4). 生理现象;血管收缩(冷感)和扩张(暖感),肌张力改变(松驰、木僵),免疫、内分泌改变(儿茶酚胺水平下降,白细胞数改变),脑电图、诱发电位改变。
2.催眠治疗一一入静现象的利用
出神现象可应用于多种目的。有时,进入催眠状态本身即是目的,有时则与其它治疗技术联合。
1).激活想象:视、听,触觉及其它躯体感觉性的想象可以诱发意念运动性、意念感觉性和意念情感性过程。这些过程对应于外界的真实刺激并可以在治疗情境中替代它们.
2).改变生理过程:肌张力、循环系统功能,外周循环及其它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甚至免疫和内分泌功能,可以由于神状态本身,由于相应的暗示或由于激活了对于相关器官的恰当想象,而发生改变(治疗过程的视觉化)。
3).感知觉及时间体验的改变:疼痛的性质和持续时间在主观上的体验发生改变,并被赋予不同的情感意义。
4).心理定式被中断:思维、感知觉和运动的习惯在出神状态中某个关键点上发生中断,或者其意义被改变(比如拿香烟盒的动作与烟瘾发作的记忆毫无关联)。
5).联想与分离:恐怖性或创伤性体验的细节可以被减弱(如某种声音的音量),缺如的体验可以被幻觉出来(如具有加强、保护自我功能的第三者的词语和思想)。
6).激活搜索过程:超越习惯了的感知、情感.思维框架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较易实现。
7).发掘资源:对于克服特定问题情境有用的学习体验,由于单方面的刺激可能被压抑、受限,但在催眠中可以重新涌现。
8).改释:一种体验对于当事人的主观意义发生改变(如对人的贬低被理解为注意,失败被理解为重新定向的标志)。
达到这些目的的方式有多种:
1)显性方式:通过合适的暗示,找出已经有过的应对情境,帮助受试在想象中尝试性地重新熟练那些从被激活的记忆中找到的应对经验。或者可以将治疗过程视觉化(如训练肿瘤病人激活淋巴细胞)。
2)隐性方式:先建立一种不自主的信号(手指活动,抬手),使患者在被问到相关的状态、时间或解决问题方案时可以作出由无意识操作的肯定性或否定性反应,而不需要其意识或言语的参与。如:通过双手无意识接近的动作,可以估计其内在(无意识)阻抗对一种变化的妨碍程度。
此外,还有一些治疗性的变化可以通过催眠中的非特异性放松反应来达到。例如,入静状态可以使人疏远应激并有效地进行应对;血中可的松水平下降可减轻该激素分泌所致的免疫抑制。
3.暗示性-催眠深度
进入催眠状态的能力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对此已有心理测量学方面的研究,有多种测量工具。1972年斯皮格(Spiegel)提出的眼球转动试验最为简便:请患者眼球向上看,然后慢慢闭合眼睑。如果这时只能看到球结膜,提示患者暗示性较高。另外还有很多精细的量表:哈佛量表(Shor,1963)。斯坦福量表(Weitzenhoffer,1962),Carlton量表(Barber,1964)。这些量表大同小异。Carlton量表较简短, 由催眠诱导时发出的7条暗示组成(见下)。
暗示性测验:2项阳性运动试验——臂上抬,双手吸引;2项阴性运动试验——身体不动,臂不弯曲(僵直);3项认知试验——视、听幻觉和对测验细节的遗忘。这些试验各有一个主观评分和一个客观评分。
根据这些量表,约10%的人不可以被催眠,20%可以很好地被催眠,另外的70%左右程度居中。这些测验的分值有高度稳定性,10年重测相关系数为0.6。实际上,那些实验引发的反应包含了两个因素,一个是真正的入静能力,另一个是与主试的合作性。人格上的素质性特征与暗示性的关系不是很明确,只是想象丰富性和幻想倾向与催眠入静能力相关(r=0.3,Telegeng,etal,1974)。
入静的深度传统上分为4个等级:浅催眠,嗜睡,木僵和梦游。但临床研究者们较一致的看法是,浅催眠至嗜睡已能满足治疗目的。实践中,通过观察运动(不动、抬臂)、感觉(痛觉丧失,与外界声音分离,即无惊吓反应)、事后的时间歪曲(大多数情况下,报告的时间比实际度过的时间缩短50%),及对治疗内容的遗忘,来确定入静的深度。
4.理论解释模型
与前述催眠反应的两个相关因素对应,提出了“社会心理学机制”和“认知机制”,以解释催眠现象的产生。斯帕诺斯(Spanos) (1986)巴伯尔(Barber)(1984)认为,通过塑造对治疗过程和治疗师的积极期望,或者通过社会压力,催眠现象不经诱导也可产生。这种现象涉及以下机制:
1)角色接纳:对催眠过程不同寻常的期望导致高度的投入和原有角色退化,犹如身临其境似地进入角色,视觉带丰富色彩。
2)合作:在催眠仪式具有的高期待压力下,催眠者与被催眠者达成默契——要互相配合。
3)退化:治疗师的语言风格和同时兼有父亲式权威和母亲式温柔的角色,促使病人采取儿童式的接受态度的形式。
至于认知性机制,则正是欧纳(Orne)(1977)、黑嘉德(Hilgard)(1986)或艾里克森(Erickson)等人(1981)所称的“催眠性特殊状态”,指的是一种信息加工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的特征是梦样的原始思维,想象占优势,感知觉及行为与意识分裂(不自主性)。前述的催眠现象是出现这种特殊态度的标志。
现代很多作者认为, 社会性与认知性机制其实是协同起作用的(Lynnetal,1991)。从认知方面可以描述改变了的意识状态,而从社会心理学方面可以理解使个体愿意放弃认知性常规模式的背景。情境所起的铺垫作用在诱导过程中随着入静状态的发生而消失。
5.催眠诱导
1)关系:象其它任何一种治疗关系一样,必须在患者与治疗师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这个过程可以在初步询问病史、作诊断时完成。自愿来找治疗师做催眠治疗的病人,一方面有较高的期待,另一方面却常有顾虑。因此在治疗开始时得澄清其期望与担忧:“你对催眠有些什么了解?你为什么相信催眠能对自己有帮助?”最常见的顾虑是:(1)不能被催眠;(2)不能从催眠中醒过来,或(3)失去对自己意志的控制。对第一种顾虑可以说,进入入静状态的能力各人不同,但通过练习可以得到提高。对第二种顾虑可解释说,从来没有发生过醒不过来的事例,但出于治疗目的倒是可以故意延长在催眠状态里的时间。(比如说,那种状态很舒服,或者症状消失了)对第三种想法可以安慰说,我们有办法让病人安全地进入催眠状态,在其中感觉良好,并且相信可以自己终止。有时,给病人讲些例子很有用。告诉他,催眠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出现(例如在从事有趣的工作,或是在听一场精彩的演讲时)。既然是自然状态,当然不会有害。介绍其它一些运用入静的经验(坐禅,自主训练或放松练习),也能提高信任,保障方法的实施。
催眠诱导可以在坐位或卧位进行。跑步等运动状态下也可能进行催眠。通常,卧位比坐位达到的深度深些。决定体位时要考虑此点。闭眼也不一定是必需的。闭眼会使某些人不安,但好处是可以减少分心。应该指示病人,他可以采取舒服的体位,必要时可以改变。如果病人姿势较僵硬,或抱着双臂、交叉双腿,提示其意愿较弱,还得改善关系。
2)注意集中:一但期望得到澄清,病人坐或躺着,治疗师便可开始让病人集中注意力。方式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可以请其凝视屋内某点;也可以让其凝视距眼20—40厘米的物体(铅笔)尖部(眼球固定)。还有讲故事的办法,可以同时诱导产生期望的注意力向内集中。故事内容应包含有促进入静作用的引导性暗示。例如讲述坐火车长途旅行,从上车找位讲到列车的摇晃和从窗外射进的阳光给旅客带来的舒服的困顿感。描写一幅画面,或是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如下台阶、上山散步,可以加深入静程度。
集中注意时要考虑最重要的感觉模式。凝视时主要涉及视觉;另外较重要的是躯体感觉和听觉。选择的主要感觉通道要与当时可听到、身体感觉得到的环境刺激或者讲述的故事内容相适应(体位,冷暖感觉,自己的呼吸声,等等)。
通过对促进性的感知觉的强化并且预先将一些不符合的感知觉(如突然的噪声或不合意的中断)进行改释的方式包括在内(失协调),治疗师很容易让病人进入入静状态。对此,促进性的语音模式有重要意义。
3)语音模式:节律性同步——通过与患者呼吸的同步来达到。治疗者根据病人的呼气动作调节言语节奏(同步),然后通过减缓说话节奏来配合呼吸节律减缓的一般趋势(引导)。
重复——频繁地重复词汇或整句话产生额外的暗示作用。这样,一些词的意义,如放松、安静或者深入,得到强调。
标记——促进入静的内容还可通过改变说话的方向,如改变相关词汇表达时的声音,而得到强调、突出。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只是受到阈下的记录,但却标记了所说的词并将其从其它内容构成的背景中凸现出来。非言语性的变化(如强调性的姿势)也可起到标记的作用。
困惑——为了使妨碍催眠的惯常思维模式失去效力,有时需要把理性思维稿乱。这可以通过信息轰炸(琐碎、互不关联的细节描述),通过难解答的矛盾问题(如公案、谜语)以及不合时宜的、幽默的或激惹性的评论来达到。
分离——因为要将病人从一种意识状态引向另一种,所以最好在开始时反复暗示。“两种状态可以并存”。可以强调,有意识的活动(如倾听)与无意识的活动(如呼吸减缓)并行不悖;但也可以强调人们往往想不起来注意的一些感知觉,如眼镜和耳环引起的感觉。
批准——催眠行为常显出个性特点。有的人用奇怪的方式表现体验的改变,还有的则表现为很自然的关节运动。对这些现象可以简单地用“嗯”、“好”、或“对”来进行强化,或者可以把它们当作已经出现的催眠表现的标记加以肯定、默许,使之更加变深。
6.治疗阶段
入静达到合适的深度后,接着就要进一步做催眠性治疗。实际上在诱导过程中就已经顺带着加工过欲达到的治疗目标,那是通过相应的引导性暗示或是利用讲述的故事内容来确定主题和轨道。
1)催眠后暗示:在结尾阶段常要给予催眠后暗示。这种暗示要把在治疗阶段已经由暗示而引起的变化与将来出现的诱发因素联系(例如,重新被激活起来的应付经验与将来的问题情境的特征相联系)。
2)遗忘:进一步,暗示病人对入静状态中加工过的内容发生遗忘可能是有意义的。在有的情况下,遗忘涉及那些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不易整理、应付,但却容易在所属的认知结构发生整合作用时被同化进去的创伤性处境,以及对这些处境所赋予的意义。促进遗忘的方式有困惑、转移注意(突然引起注意微小的环境刺激,如向窗户外瞥一眼)或转换话题(问家务事)。通过这些方法,思维会暂时中断并建立起另一个意识的层面。
3)重新定向:重新收回所有使入静状态不同于日常意识状态的暗示,如无动、闭眼、抬臂等,并将病人的注意力重新导向现实情境,结束内向的心理活动。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让病人从10倒数至l来完成。最后让病人睁开眼,活动肢体。治疗师必须在这时与其交谈,并让其休息一阵,确保己完全解除催眠。在病人开车前尤其要注意此点。
7.运用范围,禁忌症,副反应
催眠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医学心理学治疗方法之一。在上个世纪发明麻醉方法以前,它被成功地运用于外科止痛。近来,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催眠反应方式的实验生理学基础已经建立起来。首先是研究了在临床应用领域里确定和区别适应证的问题。另外还将催眠技术从一种以刻板方式操作的权威性仪式发展成为一种包涵许多创新性干预策略的灵活的治疗形式。
许多教科书的作者,如科洛格(Kroger)(1977),克拉斯内科霍(CrasilneckHall)(1985),思密斯(Weste-rSmith)(1984),丹纳斯坦(Borrows Dennerstein)(1980),鲁尔(Ruhr),里恩(Lynn),科什(Kirsch)(1994),瑞文斯托弗(Revenstorf)(1993),柯萨克(Kossak)(1989)等,用充分的实验室和临床资料显示,催眠几乎可用于所有心身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及许多躯体疾病。例如:
1)躯体问题:免疫相关问题(疣、鱼鳞病、皮炎、肿瘤);血管运动性疾病(止血,雷诺氏病,创伤);急性疼痛(助产,术后疼痛,牙科治疗);神经科疾病(遗忘,中风后康复);性功能障碍。
2)心身疾病:慢性疼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克隆氏病、消化性溃疡、哮喘、花粉热、原发性高血压。
3)神经症性障碍:恐怖症、强迫症、反应性抑郁、创伤后应激综合症、睡眠障碍、分离性障碍。
4)行为障碍:咬指甲、遗尿症、吸烟、肥胖、学习困难及竞技体育压力反应。
禁忌症:早期精神病人的脱离现实会受到催眠的促进,出现更严重的失代偿;急性期精神病人不能与治疗师建立适当的关系;偏执性人格障碍的病人会对治疗师的暗示产生妄想性理解;许多人主张,不能对癔症性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催眠,因为有可能会被其用作情感爆发的“表演舞台”而对良性变化无益。在滥用的情况下催眠状态本身会成为一些病人软弱无力处境的隐喻性写照,因而会进一步加深原有问题而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副反应:据赫维特(MacHorvet)(1986)等报道,约有2—5%接受治疗者出现代偿、头痛、激越、抑郁等副反应。一般可以进行预备性会谈,以检验受试的个体反应方式,来避免出现副反应。并且,不主张对陌生的参加者做集体催眠。
8.疗效
已有大量关于催眠治疗疗效的个案研究及对照研究。这些研究均显示,催眠治疗方法有实证运用指征。
在复习过的总共涉及5800名受试的77篇研究报告中,催眠治疗被证实对下列问题有效:疣,急性疼痛(分娩),慢性疼痛,偏头痛,癌症病人延长存活期,化疗副反应(恶心呕吐),失眠,焦虑性障碍,吸烟,等等。对高血压也有效但效果稍差。对这些文献进行宏观分析发现,催眠治疗对于上面所列的疼痛,吸烟和焦虑可以达到70%的有效率。相比之下,不做催眠治疗的对照组仅有30%好转率。
9.古典催眠与现代催眠
本文主要介绍与古典催眠治疗不同的现代催眠技术。以夏柯和伯恩海姆为代表的治疗师使用的语言形式,反映出他们与被治疗者之间的权威与被动服从的关系模式。治疗师传达指示甚至命令,并且做出看上去令人无法回避的预告。这种方法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接的年代里十分流行,可以看成是当时不平等社会关系的缩影。现在,使用这种方法大概会激起阻抗。现代催眠治疗师努力与患者建立合作性的关系,并且强调,进入催眠状态是人人都具有的能力,而且在这种状态中仍然可以保持自我决定的感觉。治疗师会用相应的暗示来促进这一点。
10.催眠分析
弗洛伊德反对将催眠作为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认为它比精神分析略逊一筹;催眠治疗使用的暗示(清醒暗示、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被称作“掩盖性方法”,不如精神分析的“揭示性方法”。后来,只有自我暗示技术还被作为一种自我训练的方法一直受到广泛的应用(Schultz,1932)。尽管如此,在以深层心理学为基础的治疗和精神分析治疗中,催眠以不受注意的方式被应用着,有时甚至有其优势(Brown,Fromm,1986)。
自由联想:入静状态中,联想的丰富性与生动性优于清醒状态。这种生动性较为接近原始思维现象,更容易引出象征性的表达。这是语言性联想做不到的。
梦的解释:在入静状态中,可以催眠性地诱导做梦,并对梦的内容加以引导。还可以在最后重现不同的层面。
阻抗:催眠治疗时出现阻抗的典型信号是:不进入入静状态,只达到很浅的入静程度,突然从入静中清醒。由于入静状态时更接近无意识内容,阻抗和防御更少。但这也要求更加小心,防止不可整合的无意识内容淹没了自我。对此可采用暗示遗忘的方法。这种遗忘也可以自发产生。
移情:在催眠分析中,治疗师通过催眠而采取了一种比精神分析更主动的态度,由此而提供了其它的移情机会。要注意的是,即使催眠治疗处理的是无意识内容,也要将它们在离开入静状态的情况下与清醒的意识整合起来。
11.催眠与行为治疗及其它治疗方式
催眠治疗与认知治疗很接近(Peter,1991;Revenstorf,199l,1994),用隐喻和想象的方法补充了后者的理性分析。它利用暗示性直接处方,所以也是行为治疗。同时,它也通过间接处方和策略性原则来激起和维持行为变化。因为与其它治疗的这些联系,它并不能归于一种单独的治疗流派(见艾里克森的工作),其工作方式与行为治疗(如脱敏)、家庭治疗(如循环提问)、晤谈治疗(如焦点治疗)、格式塔治疗(如扼要重述)及其它利用入静现象的技术有关联。它强调人际间的信息加工过程,所以对认知治疗是一种有意义的补充。
鉴于催眠在疼痛、皮肤病学、过敏和神经病学等领域的应用,它在心理学与医学之间很自然地搭起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12.催眠、自主训练、放松及情感图象体验
催眠的诱导过程是增强由抵抗性神经支配向营养性神经支配转换的过程,本身就可当作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来使用,而不一定要有其它催眠内容的参与。自主训练的放松是经由暗示植物神经现象产生的,如肌张力降低和血管扩张,所以催眠本身可导致产生躯体状况的改变并导致镇静。
在内容方面,催眠治疗常常把视觉化和图象性比喻作为暗示工具。这一点很接近以深层心理学为基础诱导产生丰富视觉画面的情感图象体验。例如,让病人想象登山,是为了突出成就动机这个主题。想象的同时,患者不断地报告涌现出来的联想图象,治疗师对此加以解释、评论并进一步用暗示引导这些联想。一般而言,患者在催眠治疗中采取一种接受的态度;治疗师则努力用图象性等形式的暗示激发、引导内在搜索过程,而不必将它们显示在意示领域。
13.自我催眠
通过自我诱导(内在自我对话)进入入静状态,是很常见的做法,也很适合那些表现出具有平均水平的入静行为的病人。在自我催眠时要做的只是,将那些在治疗中已经经历过的认知过程加以启动、深化。程序与他人催眠相同。
14.儿童的催眠
儿童通常比成年人更容易进入各种意识状态,这是因为儿童能构建起与现实更接近、更逼真的幻想方面具有特别的灵活性和经验,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儿童建立关系。因此,建议只让有经验的儿童治疗家来从事这项工作(Mrochen,Holz,1993)。
结语
催眠治疗是由很多操作技术构成的一种传统疗法,这些技术可以灵活组合,在达到许多医学及心理治疗的目的方面十分实用。目前人们对这种传统疗法产生的兴趣,首先在于应用的方面,也即解决问题、促进康复,然后才是其对于病因研究及诊断的价值。催眠治疗还与其它心理治疗方法有很高的兼容性,可以与它们联合使用并增强它们的有效性。这也是在对催眠治疗进行改进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催眠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改变了的注意及意识状态,一般涉及内容性的心理过程。与此相关的过程性特征可以用于影响心身障碍,打断运动性定式,以及扩展认知一情感模式。催眠治疗的有效性已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大量实证性研究的证实。最有效的运用领域是疼痛控制、焦虑性障碍和戒断成瘾行为。
催眠治疗的一个本质性特征是其“资源取向”的做法,即治疗的重点放在病人的能力上,而且还将症状改释为一种创造性的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的尝试,尽管症状毫无疑问有其不利之处。这就是所谓“利用原则”。传统的诊断体现的是缺陷取向,常使病人的自尊心受到削弱。利用原则却是自始至终着力于加强病人的自尊,以增强其生活自助的能力。利用病人特点的做法还有利于建立积极的治疗师一患者关系。从这一点看,诊断的用途仅仅是作为开始进入一种关系的标记而已,更多地是一种“互动性诊断”。
总之,催眠治疗是一种灵活的治疗方法,其效用有实证性研究的支持,可以与其它治疗方法联合,运用于不同领域。
(文/佚名 心灵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