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许多人经常感觉人际关系紧张,总幻想自己被亲人抛弃,被朋友背叛,于是选择逃避。这种心理上的孤独感会在事实上造成自己的孤立。其实,这些人是患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边缘型人格障碍简述
一、边缘型人格障碍与人际界限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格障碍的病根是在三岁以前,即6到18或36个月的时候埋下的。经典理论把这个时期叫做“肛门期”,自我心理学(埃里克森)称之为“自主对羞怯和疑虑”,客体关系理论称之为“分离-个体化”。在这个时期之前,婴儿与母亲处于“共生状态”,并把母亲“分裂”为好母亲和坏母亲。在这个时期之后,孩子与母亲分离而成为独立的个体,好母亲和坏母亲合而为一。整个“分离-个体化”阶段的任务就是与母亲分离,把母亲整合。这个时期如果遭遇挫折,分离和整合的任务就无法完成,其结果是:人际界线不清,黑白分明(理想化和妖魔化)。 各种人格障碍都具有人际界线不清和黑白分明的特点。其中,最典型的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1、人际界线不清
边缘型人格障碍似乎是依赖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混合,他们分不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过分热情,过分卷入,常常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干涉别人的私事,越俎代庖,经常好心办坏事,让身边的人觉得难堪,弄得人家哭笑不得;同时又会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要求别人对他负责,随意指使别人。他们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他们有情有义、敢爱敢恨、侠肝义胆、真诚直爽,其实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爱恨交加、纠缠不清。
2、黑白分明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另一特点是黑白分明。他们把人分为好的和坏的,好的非常好(理想化),坏的非常坏(妖魔化),对好人和坏人爱憎分明。如果发现“好人”身上有缺点,他们的态度会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立即反目为仇,“大义灭亲”。如果发现“坏人”身上有优点,也会非常大度地转变态度,完全不计前嫌。所以,常常大恨大爱,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难以持久。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治疗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有大约1%~2%的人患有这种心理障碍。通常,根据统计学数据,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中女性居多;但由于男性暴力破坏性较强,BPD男性患者多被误诊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比如焦虑时寻衅、打架斗殴导致被拘留这种逃避抛弃和自毁行为,常常未被认为是BPD的表现。
BPD患者的普遍特点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也不稳定,并伴随其他破坏性行为。他们总是感觉不安,难以解释现实,以至于影响正常的家庭和工作生活。他们一方面会过于看高和理想化一些人,而另一方面又会贬低和完全无视别人。患者往往设置很高的期望值,而一旦无法实现,就会过度失望。这种极端估价和贬低的行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标志性特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通常选择逃避现实的解决方式。
BPD在强化“世界无法信赖”这一观念的同时,总以背叛依赖对象来测试对方的容忍度。比如,有些男性轻度BPD患者,在追求不可能成为伴侣的女性失败后,会以自我否定、自残来“惩罚过错”。一旦女方答应交往,他们又怀疑对方的诚意,立即抛弃对方。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偶尔的分离或者孤独,BPD患者也会表现出难以抑制的自我否定:“我失去了知觉,我什么也不是。”哪怕只是晚饭时父母的沉默也会使其不知所措。感受自己存在的通常方式是痛——用玻璃碎片、剪刀、烟头自残。面对血迹斑斑的伤口和被弄脏的衣服,他们又会感到自卑和悔恨。
BPD患者缺乏一贯的认同感,主要表现在对自我形象、性别取向、职业选择、价值偏好等的不确定。不愉快的生活经验告诉BPD患者,按照自己意愿尝试的事情都可能是错误的、被责备的、被处罚的,这使他们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而同时他们绝大多数又是“完美主义者”,诸如电脑出现病毒这样与自身毫无关系的事情,也会让他们被焦虑、恐慌和自责吞没。
与“完美”相匹配的是,BPD患者不会“宽恕”自己。一位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漂亮女子,无论她在怎样的赞美声中生长,当面对一个她认为更美的女子时,从前的赞美灰飞烟灭,她会觉得自己非常丑陋。
1、造成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原因
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年人往往在童年时代经历过创伤,其中包括身体,精神或者性虐待。缺乏父母关爱也容易导致这种心理疾病。这些人往往存在不安全的感觉,而且对于喜爱的人会缠住不放。他们往往情绪控制不当,很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虑,并且易怒。某些研究表明,这种疾病与情绪波动和脉冲控制有关;而有些研究则认为,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发生故障的原因。
“无论是我考试得第一名,还是跟同学打架头破血流,都不能让她抬一下眼皮。”某BPD患者在与治疗师的对话中回忆了童年生活:“父母早年离异,在我印象中,母亲是个极度冷漠的人。小的时候无论怎样与母亲沟通,都不能赢得母亲超过一周的陪伴。我自出生起就带着奶粉寄宿在不同的亲戚家,入学后便游走于各个学校。”
母亲无法提供足够的认可、陪伴等基本的抚慰,而儿童的心理没有适应外界的能力,所以BPD患者不知道如何对自我进行认同、抚慰和调节情绪,他们必须在外界环境中不断寻找可以依赖的客体。BPD患者的童年创伤除了情感虐待,还有躯体虐待、性虐待。这些负面经历使患者脆弱,频繁地将周围的人和事分离开来,面对矛盾难以调节情绪,“完美无缺”与“糟糕透顶”的两极世界由此形成。
2、从客体关系理论来认识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客体关系系谱学上处在复合期的位置上,这些问题的成因常与内在先天过剩的攻击、爱意冲动的相对缺损或缺少父母方面持续、认可及调和的照顾有关。
如果BPD患者的攻击冲动过剩或爱意冲动缺损,复合期的孩子就必须用更多的投射机制来保护内在脆弱的好客体以免其被敌意压垮。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无法整合好和坏的自体和客体影像、无法建立内在稳定的、足够好的客体影像,必须不断地在外在环境中找寻温暖和关切的供应来源。
孩子们会内化他们所感受到的,但那不是外在客体必然真正的特质。即使他们的父母事实上是很好的,他们仍然可能会先把自己过剩的攻击投射到外在客体上而后再把这敌意的客体内射回来。之后,他们必须分裂掉且投射出这些新近被再内射的敌意客体。根据这个理论,拥有过剩攻击冲动的孩子便进入一种投射敌意的恶性循环里,结果是导向那分裂且投射出更多敌意的需要。
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起因于母亲的抚慰能力的缺损。无法提供足够同理、抚慰和认可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内化这些能力。因此,他们也就没有学到如何去倾听自己、抚慰自己以及如何去调合复杂的正负情绪。有些母亲为了自己先前未被满足的依赖需求而必须粘着孩子。这些母亲对共生、依赖的行为提供肯定、支持和感情。但她们却会对分离感到威胁而在面对孩子任何分离—个体化的努力时,变得攻击、批评、敌意、愤怒、收回供应与肯定。这样便加强了婴儿的全好和全坏分裂客体关系。这使得孩子在他行为成熟时感受到被遗弃,因而持续找寻着好的共生客体。
3、国内“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人际关系、自我形像和感情不稳定,具有显著的冲动性;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具有下列5条或以上表现:
(1)疯狂的努力以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遗弃;
(2)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特点是从极端理想化到极端贬低他人之间摇摆;
(3)身份障碍:对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的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变化;
(4)至少在二个领域方面出现冲动性,有潜在的自我毁灭可能性,例如,浪费、性、药物滥用、鲁莽的驾驶、狂吞滥饮;
(5)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自伤行为;
(6)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而情绪不移定如心境恶劣强烈发作,易激惹,焦虑持续数小时,但很少会超过几天;
(7)长期的空虚感;
(8)不合适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的发怒,如常发脾气、发怒、斗殴等;
(9)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第1和第4条不包括第5条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4、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1) 图式疗法
通过关注患者对概念、事物和事件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和对外界信息的加工过程,帮助患者改变封闭、自我挫败的生活模式或心理图式。治疗的重点是处理与治疗医生的关系、日常生活及童年心理受创的经历。
(2) 辩证行为疗法
技能训练是帮助患者抑制不适宜的边缘行为或思维方式的重要方法。技能训练包括单个技能训练和团体技能训练,有4个部分:正念训练(形成正确的观念)、情绪调控训练、有效人际关系训练和忍受痛苦训练。
(3) 移情焦点疗法(TFP)
通过移情情景让患者形成正常的身份认同。典型的患者-治疗师移情配对如下:破坏性的小孩-惩罚性的施虐父母;被控制、被激怒的小孩-控制性的父母;没人要的小孩-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失控、愤怒的小孩-无能的父母;依赖、满足的小孩-溺爱、赞赏的父母。
(4) 家庭疗法
以家庭为对象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协调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通过交流、扮演角色、建立联盟,达到认同;运用家庭成员的个性、行为模式相互影响的效应,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夫妻治疗(也叫婚姻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种特殊模式。
(5) “边缘型人格”的父母责任
有些家长始终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如此怪异:一些时候孩子唯唯诺诺,非常听话,而有些时候火气极大,连父母正确的意见也听不进去甚至公开顶撞;情绪上来的时候风风火火,非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情绪低落的时候则十分懒散,连作业也不肯完成。
孩子这种忽冷忽热的毛病就是“边缘型人格”的表现。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障碍呢?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边缘型人格”的孩子大都有一对或一个“边缘型人格倾向”的父母: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上忽冷忽热,自己高兴的时候,孩子怎么淘气都听之任之,要什么给买什么,不爱做作业或没做完作业时,家长便帮孩子编理由唬老师;而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一点小小的失误也会招来棍棒,即使正当的要求也会遭到训斥和责骂。总之,对孩子有时要求得过严,有时又要求得过宽,是宽是严,完全随家长的心情而定,没一个准谱儿。
忽冷忽热的家庭教育不仅会造成孩子的“边缘型人格”,而且会使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受阻,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及说谎的习惯。孩子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变得脾气古怪,情绪飘忽不定,行为犹豫不决,将来在适应社会方面将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此,家长若想矫治孩子的“边缘型人格”,必须彻底改掉自身教育要求上忽冷忽热的毛病。
首先,家长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当心绪不定时,应暗示自己“谨防怒中情,慢发喜中言”,否则,把激动的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即使不惹祸上身,也会给把自己视为榜样的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情绪不良时,要尽量减少与孩子的接触,少过问孩子的事情。例如,在单位与同事生气,就容易回家后在孩子身上找碴儿,在孩子身上发泄不满。这里还要特意提醒那些喜欢“杯中物”的家长,饮酒时及过后要尽量不与孩子见面,一方面会损害家长的形象和尊严,另一方面也不宜仗着酒劲“教育”孩子,多数情况下都会由此造成对孩子的苛刻要求和过度放任。
最后,要注意当孩子患病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心太软”。此时,凭着朴素的感情放宽对孩子的要求,不仅使原来的教育功亏一篑,而且容易使孩子感到有隙可钻,将来自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文/佚名 来源:心理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