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逃离”这种词,毫无疑问就暗藏了上述这种机锋。其实作者全文论证的,明明叫做“别信心理咨询”更为准确。从“别信”到“逃离”,差别何在?--夫逃离者,往往有洪水猛兽,敌强我弱,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更是强权暴政之象征,天然就会诱发读者心中抗暴锄强的正义感--想想《逃离德黑兰》,就知道这个词是应该用在什么情境中的了。然后瞧瞧心理咨询这根幼苗,从哪里能配得上这种强凶霸道的暗指?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真正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
最近,不止一个人给我发来链接,推荐我看网上新出的一组批判心理咨询的科普文章:《逃离心理咨询》(http://newdarwin.com/536?bsh_bid=285233168),并询问我的意见。从题目当中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越看下去,这种不对劲就越发强烈。最后我终于确认,已经不能做简单的反驳了。爱玩文字的作者都熟悉一种技法:每个词背后都藏有潜在的意象,精心在遣词造句中排布这些暗棋,便可达到不动声色操纵受众情感之目的。举例来说:“她不需要他的帮助”,这话仅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情感中立;而假如换个词“她不需要他的施舍”,并不会改变事实本身,却带出强烈的反讽意味,想必就会在你心中隐约造就一点情感偏向。
“逃离”这种词,毫无疑问就暗藏了上述这种机锋。其实作者全文论证的,明明叫做“别信心理咨询”更为准确。从“别信”到“逃离”,差别何在?——夫逃离者,往往有洪水猛兽,敌强我弱,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更是强权暴政之象征,天然就会诱发读者心中抗暴锄强的正义感——想想《逃离德黑兰》,就知道这个词是应该用在什么情境中的了。然后瞧瞧心理咨询这根幼苗,从哪里能配得上这种强凶霸道的暗指?
不,且不要说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的心理咨询,目前在社会经济中的根基和大众心目中的认可度都多么孱弱了(这就跟今天呼吁“逃离电动汽车”一样无逻辑)。单说心理咨询作为一门行业,无论其流派,本身都一定是建立在“来访者主动求诊”的前提上,具有十足的顺从性。自身没有求治意愿的来访者(被父母拽来的孩子),无论符合多少“诊断”,咨询师都是既没权限,也没有能力去“主动出击”的。《精神卫生法》甚至规定,只要没有危害社会和他人,医生都无权强行收治那些没有自知力的精神障碍患者。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愿挨一个才打的节奏,跟美甲、咖啡馆,算命没有区别。像这种不带任何强制力的行业,你要批判,你要劝阻跃跃欲试的潜在顾客,那是你的自由。但你何尝用得着“逃离”——回头看看吧,没有人在身后追着给你咨询。
很显然,这种词并不是作者的无心误用,否则,也不会在后文中的的几乎每个分论点,都会反复指向相似的主题:“专制”、“消灭个性”、“臣服”、“让渡自由”、“威权”、“奴役”、“政府扶持”、“维稳”……在一篇批判心理咨询的文章里重复这些词,再客观的读者也很难不形成某些动机层面的推断。虽然作者也许不会声称自己意在暗示动机论,或者用道德判断取代事实判断,但是客观上恐怕已经确实诱发了这种阅读体验:“哇塞,真是不读不知道……原来心理咨询不光不靠谱,背后的水还非常深……这就是思想控制哇!这就是政府的奴役工程哇!……作者说得对,快逃快逃!”这种笔法,相当毒辣,常见于用来黑人,但很少见到用来黑物。本文是罕见的范本,值得所有枪手认真揣摩。以后无论抹黑一个产品、一件事,甚至是一本书一部电影,都大可借用此法,表面就事论事,潜台词则不断影射强权压顶政治迫害,以利用读者的敌忾之心。一旦占据道德高点,后续的批判就会无往而不利。反驳的人还不等开口,已经就划归成了立场反动的庸众或帮凶。
说起来,我一度也很沉迷于这种夹带私货暗度陈仓的语言技巧(在我曾经还打辩论的时候),但是后来也就慢慢放弃了。我认为像这种小聪明,所谓的毒舌或者犀利,除了应用于某些特殊目的(比如,就是特意要煽动情绪,搞臭你没商量),基本都是弊大于利的。真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它为那些真正探讨问题,辨明事理的讨论,增添了太多麻烦,设置了太多不必要的障碍。落在懂行的人眼里,更是不值一哂的。
明眼人大概已经觉察了,在上文中,我其实使用了同样的伎俩,将原文作者暗暗置于道德批判的位置。如果你不幸中计了,那么我提醒你这全是我的圈套。请注意黑体那些词,我就是用它们夹带私货的。现在可以清醒过来了——原文作者没有我暗示的那么不堪!当然同样,心理咨询也没有她暗示的那么不堪。
-------------------以下才是事理层面的讨论-------------------
作为一名对心理咨询行业有独立观察和思考的从业者,我并不打算全盘反驳这篇文章的观点。但是作为一名认知行为取向的咨询师,我打算从学理层面上,回应作者对这一流派的批判,并借此机会探讨一种值得注意的,甚至可以称为,代表了相当主流的一种批判态度的,对心理咨询的曲解。引用作者原话: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访者主诉因为家境贫寒而在择偶问题上备受打击。他的问题被咨询师毫无困难地界定为认知偏差的一种:“绝对化”。翻译成通俗说法就是:“你认为出身决定一切,因为家里没钱,买不起房,所以你是没人爱的,这是一种认知歪曲。”然后,咨询师毫无困难地把“这个想法因过于绝对化而不合理”的理念传达给他。他当然可以毫无困难地认同自己的偏激,因为他比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否定这一结论。他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追问来探讨这种信念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和逐步加强的。最后问题来了,只有他在生活中通过寻找支持和反对的证据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才能逐步修正自己的信念。这涉及到一个概率问题,即他的观念在现实层面更可能被证实还是证伪。——一周后他告诉咨询师,他觉得这个想法被无情的现实加强了。咨询师慌了神,短暂镇定后拿出最后一招,即百试百灵的心灵鸡汤:“我从你身上看到令人欣喜的潜力,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你拥有最宝贵的资源——孤独,学会享受这一资源,它会开出花来。”——我相信任何流派的咨询师都熟练掌握了这一基于人本主义的基本技巧,并可以说的比这段精彩百倍。最后来访者感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浑身充满正能量,热泪盈眶的离开,已经忘记了他最初的,也是至今尚未解决的烦恼。
抛开那些夹枪带棒的讽刺不论,作者对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解是这样的:咨询师企图让来访者用现实否定自己的“绝对化观念”,但现实很可能是无情的,会有一定“概率”反而加强来访者的想法。一旦如此,咨询师只好用“心灵鸡汤”和“正能量”搪塞,用“人本主义的理解和尊重”让来访者“忘记烦恼”。
换句话说,一旦遭遇了无情的现实,心理咨询就无计可施,只好胡灌一通迷汤而已。
这条主线的批判(即,不敢正视残酷的外在现实),可以说贯穿了本文的始终,成为作者反复冷嘲热讽的心理咨询的最大BUG。不过,聪明人其实不只作者一个。几乎在我每次做认知治疗的培训时,只要我讲到“对信念进行验证”这一思路,就会有聪明的学生举手:“难道他们的信念,就一定是错误的吗?!”
言下之意:“哈哈,抓住你的痛脚了!如果他们的信念是正确的,你怎么做下去?”
而我会据实回答:“呃……其实绝大多数时候,他们的信念都是正确的……”
不用费心给我找例子了,什么“万一他就是没钱呢”,“全校最后一名找你做咨询,你能怎么开导他”,“如果你的来访者就是很丑,所有人都觉得他很丑,你会让他找证据说自己不丑吗”……
让我举个更纯粹的例子吧:一个不敢坐电梯的焦虑症患者——注意,是病人——有这样的信念:
“只要坐电梯,就有一定的概率出事故,甚至会死”。
你看,这是个病理性的信念——但是就连这个信念,也,是,正,确,的。
我想这个例子比买房什么的更直接。也不用扯上社会啊,体制啊这类政治立场了,单就生活本身而言,生死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威胁,真实性不容抹煞。每个人都可能出意外,极小,但是,不等于零。
原作者(也包括很多人,甚至少数咨询师)大概会以为,遇到这样无法更改的现实,咨询师也只好替来访者一边捂上眼睛,一边灌输正能量:“没事,别怕!这种事一般不会发生!相信你自己!”鼓励来访者忽视现实的残酷,保持盲目的乐观。这时他们便可以嘲笑:你看,咨询就是掩耳盗铃嘛!——但他们想错了。
恰好相反,受过正统训练的咨询师比任何人都能理解,而且能痛快地承认:现实就是现实。
“是的,您的信念完全正确,是有那百万分之一的风险,所以,不坐电梯确实是更安全的选择。”
这种回答有时会让来访者错愕。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所有人都在反驳自己的信念,试图说服自己现实并不危险(恰好是原文作者理解的心理咨询的任务),以至于他们以为:这真的是自己在钻牛角尖。
他们本来已经做好准备,让心理咨询师好好“修正”一下自己的信念,没想到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肯定,这和他们来咨询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可是……我这样的话,生活也会有很多麻烦……”
“没错,那些坐电梯的人确实会很方便,但是您要看到现实,他们也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来访者多半会更加迷惑了:“我来这里,只是为了找个办法克服我的电梯恐惧症……”
咨询师则继续陈述事实:“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让您上了电梯,您就必须承担百万分之一的风险。”
“不存在绝对安全的办法么?”(来访者试图逃避现实)
“正如您之前所说的,风险始终存在。”(咨询师帮助其正视现实)
来访者绝望了:“可是那样的话,为什么其他人都能坐电梯,而且他们一点也不害怕?”
“那是因为他们可以很平静地承担那百万分之一的风险。”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来访者若有所思,“……我也可以学会像他们那样么?”
那么,接下来才是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一展所长的地方,让来访者发展并学习新的应对技巧,暴露,习惯化,本文将不再赘述。我强调的重点在于,咨询师绝不会否认,或者诱导来访者去逃避现实。恰好相反,只有在双方都忍痛承认现实之后,才可能形成治疗联盟的基础。——这是心理咨询区别于心灵鸡汤的关键点。
这时候又会有聪明人想到:“假如来访者不按照这个套路走呢?假如来访者说,既然怎样都不能免除风险,那我还是这辈子不要坐电梯了,麻烦就麻烦吧?”——这种时候,咨询师大可以接受来访者的选择,因为这也是应对现实的一种策略,虽然是一种非主流的策略。他权衡了,思考了,做出了决定,这就很好。
这其实也是心理咨询“顺从性”的一种体现:当方便与安全不可兼得,来访者既可以选择方便,也可以选择安全。他做主,而咨询师负责协助。——但是别想着两者都要,因为那才是最大的不现实。
我希望上面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心理咨询面对现实的态度。
当然,这仍然可以被原文作者解读为“臣服”的一种,也许她对此的建议是(在社会和体制问题的语境下)“打破旧的电梯,创造一部更加安全的电梯”。是的,对于改革家那可以是一个尝试。如果他也有心理咨询师,咨询师也想必会支持他的这种选择。承认现实永远是大前提,承认之后,则无论是接纳或革新,都可以成为生活前进的方向。作为一种购买的服务,心理咨询的功效,不过是帮助自己看清并坚定方向而已。
说到底,谁都清楚现实不是鲜花繁茂的净土,而只可能是荆棘丛生的迷途。每个人都在鲜血淋漓地摸索自己的道路。有人选择拔除荆刺,有人犹豫着不敢迈步,也有人只管忍痛前行,就算心理咨询在其中也有一席之地,也不过只是人们手中的拐杖,提供一点支持和动力,却不会是蒙眼的布,迷魂的汤,骗人们相信前方都是坦途。但是总有一些人,站在一边施施然地冷眼旁观,冷嘲热讽:“被骗啦!你们都被拐杖骗啦!你们已经浑身是血,拐杖还骗你们往前走,你们不痛么?不苦么?其实那拐杖根本就没用……扔掉吧!逃离吧!”
这样的人,自以为是喊出真话的勇士,其实倒不如说,只是幽怨那拐杖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无法把前路变成柔软芳香的花丛。这,反而是真正的逃避现实。如此说来,“逃离”二字,倒真是内心的写照了。
(作者:李松蔚 来源:心理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