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家庭暴力的危害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3-11-21 10:29 类别:经典案例

  
  心理导读:近年来在心理咨询中,家庭暴力个案呈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早已不局限在男性对女性的施暴上。总结下来,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常常情感基础比较薄弱,双方在踏入婚姻前并没有充分了解两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行为模式匹配度,而且,大多存在所谓的“下嫁”或者“高攀”的心态。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家庭暴力的危害有多大?

案例分析:家庭暴力的危害有多大?

  一、案例描述
  
  案例倾诉男主角:华(化名),45岁,大学教授
  
  第一次见到华是在一个早春的上午,他衣着单薄,头发凌乱,紧蹙的双眉透着焦虑,一双原本应该炯炯有神的眼睛不时露出紧张、防御、混乱的神情。
  
  外表令人艳羡的婚姻,实则波澜暗涌
  
  在外人眼里,我大概算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成功人士:自己是一个国内知名大学重点系的教授,同时负责几个科研项目,在业界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妻子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财务总监,年轻漂亮、优秀能干,我们还育有一个7岁的可爱女儿,看起来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三口之家。可事实上,我却知道,自己的生活完全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我结过两次婚。第一次婚姻十分短暂,只维持了两年。离婚后不久我就认识了现在的太太,当即被她的聪明能干吸引了。很快结婚、生子。别人都羡慕我有艳福,这段婚姻从表面看也已经平稳度过了8个年头。可是,背地里,我过的是什么日子呀!家里争吵不断,她还动不动就打我!
  
  说到这里,华禁不住哽咽了。一个外表看起来不错的家庭,夫妻双方又都受过高等教育,婚姻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我安慰他,慢慢说。
  
  “下嫁”的心让日子过得不安宁
  
  我出生在中国北部一个非常偏远的山村,家里有兄弟姐妹7个。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所幸,我还算聪明,成绩一直出类拔萃,家人也就全力供养我这根读书苗子。
  
  天分加勤奋,经过近20年寒窗苦读,我终于完成了从一个农村少年到大学教授的蜕变过程。这几十年里,我清楚地知道家人对我的付出。父母省吃俭用地供我念书,为了节省开支,兄弟姐妹也早早辍学、打工赚钱。所以,当我工作以后,你说,我能不照顾家里吗?可是,我的第一任妻子却不能理解这点,甚至骨子里看不起我的这些穷亲戚。为了减少矛盾,我一直瞒着她给家里寄钱。结果,有一次东窗事发,被前妻翻到了我的汇款单,与我大吵。那时我们都年轻气盛,加上也没有孩子,结果就离婚了。
  
  我现在的太太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中,与我相识的时候已过了适婚年龄。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我觉得她聪明能干,她觉得我有学识,为人本分,加上各自年龄也不小了,就组成了家庭。我这个人一直呆在学校里,不善与人交际,太太就把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揽了过去,而我则专心做学问、搞科研。这样的分工也算各展所长,于是,我们度过了两年平静的家庭生活,还添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如果老婆再打我,我就躲到外地去
  
  我们之间第一次争吵发生在结婚两年后,事情起因是买房子。我们看中了一套房子,可是价格太高,仅凭当时的积蓄连首付都不够。为了买房,太太开口向娘家借了10万。我们约定,尽快偿还借她娘家的钱。可不巧的是,不久老家来信,说父母想翻新老屋,急需要钱。我知道,太太虽然不像前妻那样对我家的亲戚那么反感,但心里也是疏远的,何况是家里正缺钱的当口,问她要钱恐怕很难。于是,我就瞒着她把自己刚领到的一笔5万元的科研经费先寄回了老家。没想到半年后太太发现了这件事,当即勃然大怒,与我大吵起来。
  
  那时,我的科研项目正进入瓶颈期,每天回家面临太太的逼问与争吵,让我烦不胜烦。于是,我想冷处理一下吧,把铺盖搬到了次卧。没想到这一住就是5年。从此她就不再管我的衣食住行了,只会向我提要求。我这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有些糊涂的。有一次太太要出差,让我送女儿去参加入学考试,前一天晚上我看书看到很晚,第二天就睡过了头,结果错过了女儿的入学考试,直接导致女儿失去了入读学校的资格。太太知道后大怒,回到家劈头盖脸地痛骂我,还动手打我。
  
  从那次后,她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了,每次争吵都会动手。今天,她又动手了……如今,我每天像活在地狱里,担惊受怕,根本无心工作。系里领导已多次旁敲侧击地提醒我,希望我能尽快恢复工作状态,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看到华的衣服被撕破,皮肤上有多处指甲划痕。他反复念叨着:“如果她再打我,我就辞职,然后离开上海,躲到一个她永远找不到的地方。”当我试着问及有没有考虑过离婚时,他哀叹道:“我是一个离过婚的人,再离一次,我的人生也实在太失败了。再说我也不愿女儿因为离婚而受到伤害。 ”
  
  二、案例分析:
  
  华有明显的焦虑、恐惧,已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社会和生活功能,既无心开展正常的工作与必要的社交,也无力恢复原有的家庭功能。听起来,华好像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他的婚姻之所以会走到目前这个状态,夫妻两人都要负相应的责任。
  
  婚姻是一支双人舞,而能够让这支双人舞翩翩起舞的基础是互相的情感信任、和谐的夫妻生活。可是反观华的婚姻,夫妻双方的情感输出和生活状态一直都不平等。
  
  首先看华这里。他对妻子的情感付出相当吝啬,无论妻子为家庭操劳了多少,他始终只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享用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两人的婚姻已经不是正常状态了,而更像是母子状态:妻子像母亲一样照顾着丈夫,而丈夫则像一个被母亲宠着的孩子,认为母亲给予再多的爱都是应该的。可惜妻子毕竟不是母亲,她会有情感需求,而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她会感到委屈。原本,支撑妻子继续付出的理由就是夫妻间最后的一道心理防线——信任。 “这个男人是个木头,但至少还算老实”,这大概是所有苦苦支撑家庭的妻子们共同的心声吧。然而,这道防线随着华的隐瞒行为被彻底垮塌。更雪上加霜的是,华不仅不及时修补坍塌的信任,还自说自话地开始了事实上的分居生活,那么,这时妻子的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开始从本来慈母的角色转变成了后母的角色,动辄打骂。而华则进一步退化成为一个害怕而无助的孩童形象,因为习惯了孩子的角色,在遭遇家暴时只知道躲避不知道改变。
  
  再看华的太太。在婚前不是没看到华性格上的缺陷,但因为一颗恨嫁之心,让她故意忽视了这些。当时,“婚后他会变好的”等诸如此类的自我安慰对两人的相处起了相当的润滑作用,可惜,婚姻并不会自动带来性格的改变。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由于两人的成长背景完全不同,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南辕北辙,甚至太太曾不止一次地叹息过“自己是下嫁了”。在这种“下嫁”又“付出”的心态下,一旦对婚姻的基本诉求被践踏,那种“恨不得把钢牙咬碎”的愤怒足以毁灭整个家庭。
  
  三、专家支招
  
  心理咨询展开一段时间后,华的太太加入进来,形式也从原来纯粹的个人心理咨询转入夫妻心理咨询。在明确了双方对目前婚姻状态的态度——还愿意补救后,心理咨询师建议两人从建立基本的家庭契约开始。每人列出自己的底限(不得超过5条),在充分的讨论并达成共识后,将契约文本化,一式三份,夫妻和咨询师三方签字,各保留一份。通过重启最基本的家庭动力,恢复夫妻双方的原始信任,在部分修复信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修复“情感支持”和“夫妻生活”这两大婚姻的基石。
  
  近年来,家庭暴力个案呈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早已不局限在男性对女性的施暴上。随着女性经济、社会地位的显著上升,女性施暴者开始增多,其中,不少施暴者还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女性。总结下来,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常常情感基础比较薄弱,双方在踏入婚姻前并没有充分了解两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行为模式匹配度,而且,大多存在所谓的“下嫁”或者“高攀”的心态。
  

  (文/刘晏华  心灵花园 )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