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自我催眠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2-07-23 16:17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柏林大学的舒尔茨博士只通过自我暗示,就诱导出催眠状态的成功,在催眠史上留下了名字。    ---心灵花园
  
  脑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前额叶不仅与意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有关,而且前额叶与调节内脏器官活动的下丘脑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纤维联系。这种结构上的联系可能是人类能主动利用意识和意象来调节和控制内脏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

 

自我催眠的发展历程
 

  
  潜意识对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免疫反应、物质代谢以及各种反射和反应均起着很大作用。许多研究证明,在催眠状态下暗示身体处于不同状态,代谢率就出现相应的变化,如催眠暗示正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代谢率可上升25%,应用自体发生训练法进行自我催眠,使心身放松后,代谢率比平时的安静状态降低15~20%。
  
  因此,在催眠状态下,根据强化的原则,自己不断地强化积极性情感、良好的感觉以及正确的观念等,使其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印记、贮存和浓缩,在脑中占据优势,就可以通过心理生理作用机制对心身状态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
  
  柏林大学的舒尔茨博士只通过自我暗示,就诱导出催眠状态的成功,在催眠史上留下了名字。
  
  这种方法被称为“自律训练法”,如今作为自我催眠健康法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舒尔茨博士设想,是否可以不借助他人的作用,只靠自己就进入催眠状态呢?带着这种想法,他从催眠体验者身上收集资料,完成了一个模式。
  
  这种模式由以下6个环节构成:手足变得沉重(四肢的沉重感)、手足变暖(四肢的温感)、心脏有规律地跳动(心率的稳定)、呼吸畅快(呼吸的无意识化)、腰部变暖(腹部的温感)和额头变凉(额头的冷感)。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自我催眠、而且也是对他人的催眠所必须重视的。与知识含含糊糊地给予催眠暗示而使体验者进入深度催眠状态的方法相比,为了接近效果更佳的催眠状态,直接暗示理想的催眠状态的做法,能够减少无的放矢,更有效率地推进催眠诱导。
  
  一般人在进行自我催眠过程中,若是生理上出现轻微的“不自主”反应,如颤抖、流泪等皆属正常,甚至可视为正面反应;或者,心理上若出现短暂的不适,如感到焦虑、内疚、情绪失控等亦然,都是身心整合或康复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不必多虑,可以持续的练习。尽管如此,如果真的觉得不舒服或有任何不安或疑虑,则不妨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最后谨记,自我催眠虽然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但是"治疗",则仍属于专门领域,必须由专业人员行使。请勿以本技巧作为任何治疗之用。慎之!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