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7 10:02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精神健康的特点是:有爱与创造的能力;挣脱了同部族及土地的乱伦关系;人的身份感的基础为体验到自己是自己力量的主体和动因;能把握自身之内及之外的现实,即能够发展客观性和理性。
说到健全的社会一词,或许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联想到今年所发生的小悦悦事件。路人的冷漠被一批人拿来作为批判社会道德沦丧的武器。
“精神健康的特点是:有爱与创造的能力;挣脱了同部族及土地的乱伦关系;人的身份感的基础为体验到自己是自己力量的主体和动因;能把握自身之内及之外的现实,即能够发展客观性和理性。”
“精神健康具有这样一些特性:能够爱,能够创造,从家庭和自然的乱伦束缚中解脱了出来,将自己体验为自身力量的主体,他的身份感就建立在这种体验之上,他能够掌握内在和外在于自己的现实,也就是说,他的客观与理性得到了发展。生命的目的就是认真的度过人生,完全的脱离母体,充分觉醒。脱离孩子气的宏大空洞的幻想,坚信自己有真正的力量,尽管这种力量十分有限;能够接受这样一个矛盾的事实:人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但同时又不比一只苍蝇或一片草叶更重要,更热爱生命,但同时能无畏的接受死亡;能承受那些生活要求我们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的不确定性,但同时又坚信自己的思想、感情,只要这些思想、感情确实是我们自己的、能够独立相处,同时又能同心爱的人、普天下的兄弟、所有有生命的东西融为一体;听从良心的召唤,这种召唤令我们回到自身,但同时,在听不清良心的声音因而无法遵从之时,不沉溺于个人的仇恨之中。精神健全的人是凭借爱、理性、信仰生活的人,他们尊重生命,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
将理念抽象化是危险的。我们从小学习着思想品德,空洞的文字、教条化的语言将原本富有感情的,描述美好品质的词语,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消磨掉其原本所拥有的力量。当“大爱无疆”与“社会道德沦丧”的词语在我们的视野中反复出现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反应也随着出现的次数不断的弱化。我们看着“大爱”却感受不到“感动”,我们看到“道德沦丧”却不会反省自己,于是“大爱”继续“大爱”,“沦丧”继续“沦丧”。
于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弗洛姆所描绘的美好社会也继续展现着美好社会的一面。弗洛姆在同一性中抽象出的精神健康的一般特征过于广泛,就像把人类所能够拥有的所有美好品质都丢进去,而弗洛姆在书的最后所提出的通向健全社会之路的方式也模糊不清,以至于整本书的批判和改革带有一种暧昧不清的态度,可以触及却又遥不可及,看似美好的健全社会实际危险重重。
我们要如何才能达到一种健全的社会。但是我却坚定不移的认为,健全的社会中的人所拥有的品质,不是过于全面的趋同,而是一种尊重他人生命前提下的趋异,是一种愈发温和的姿态。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下一篇:疯狂的苹果教徒:拜物主义者 上一篇:儿童的攻击性与年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