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道德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发布时间:2014-08-25 15:52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如果我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那么我们就可能自相矛盾。假设道德是相对于个人的,那么我们甚至无法真正地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观,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否道德都只能根据那个人自己的道德观来进行判断,这样你就没办法以自己的道德观来评价其他人的行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的道德观来评价其他人的行为,这就与道德相对主义矛盾了。    ---www.psy0898.com
  
心理学堂:道德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心理学堂:道德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道德是一个社会得以运行的必要条件,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对不同的人和事做出道德评价,可是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道德本身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当我们说一个人是不道德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是仅仅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还是对事实做出一个客观的判断?为何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有不同的道德评价?道德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呢?强权即正义吗?是否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呢?道德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呢?让我们探究一下道德到底是什么吧!
  
  一、存在一种叫做“道德”的东西吗?
  
  当我们打算说明道德的本质时首先会面对一个绊脚石:道德怀疑主义。道德怀疑主义怀疑否认世界上有什么“道德”,他们认为我们一般人说的道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从这个世界上根本找不到一个叫做“道德”的东西,比如说当我们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偷在偷一个人的钱包时,我们并没有看到一个叫做“不道德”的东西,我们仅仅看到一个人从另外一个人的口袋里拿走一个钱包而已,也就是说仅仅通过观察事实我们是无法找到“道德”的,所以他们认为道德不是事实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不存在什么“道德事实”,而如果不存在什么“道德事实”,那么所有的道德判断都是无所谓真假了。那当我们说“偷东西是不道德的”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意思呢?他们可能会认为这只是在表达我们的一种感情或者命令罢了,因此当我们说“偷东西是不道德的”的时候其实只是在说“对于偷东西的行为我表示很愤怒”或者“我希望/要求你以后不要再偷东西”或者“你竟然敢偷东西,看我怎么收拾你!”,也就是说不存在所谓的道德判断,所谓的道德判断只是在表达自己的一种态度或感情而已。
  
  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合理之处的,比如说道德确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好像是个很“虚”的东西,而且当我们通常做出道德判断或评价时往往也带着很强烈的感情,有时甚至恨不得将那些不道德的人千刀万剐。可是道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代表它不存在吗?有很多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我们并不会否认它们的存在,比如说:数、思想、疼痛,甚至原子、牛顿第二定律也是如此。所以道德可能就类似这些事物一样,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另外,虽然我们通常在做出道德评价时往往会带有一些感情,但是我们会觉得自己不仅仅只是表达了某些感情和态度(有时候甚至并没有透露什么感情和态度),而是实实在在地说出了一些内容,而这些内容可以被探讨和分析的,我们会提出我们认为某人某事不道德的理由,对于这些理由是否成立还可以进行争论,对于强词夺理的人我们还可以批评他“不讲理”。所以我们的道德判断不仅仅是表达了一些感情而已,事实上它还有着其他更多的内涵,而正是这些内涵是我们最关心的,接下来我们就讨论这些内涵到底是什么。
  
  二、“道德”的字典定义
  
  探讨道德是什么其实也就是探讨“道德”的定义。通常,如果我们不知道“XX”是什么,我们就会去查字典,字典往往会给“XX”做出一个解释、给出一个定义,然后我们就知道“XX”是什么了。那么我们为何不去求助于字典呢?让我们来看看字典对于“道德”的定义是什么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道德即“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可是我们还不知道道德是一种什么样的规范以及“规范”又是一种什么东西。因为我们知道法律、宗教戒律等也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且它们也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对社会生活产生约束作用,而这个字典定义并没有很清楚地区分开道德与法律、宗教戒律等规范。另外,这个定义似乎也没有很清楚地区分开道德观念与道德。很显然,不同的社会文化或者不同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可是道德观念就等于道德吗?道德观念可能有很多种,道德也有很多种吗?换种问法:道德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呢?下面我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三、道德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的群体和个人往往持有不同的人生观与道德观,但是道德观的多元化是否就说明道德标准本身也是相对的呢?笔者的答案是“否”,原因如下:
  
  1.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有不同,不代表这一事物本身就是相对的和不确定的。比如说不同的学者对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的看法不同,但这不代表转基因产品就是既安全的又是不安全的,也不代表转基因产品对于那些认可它的学者就是安全的,而对那些不认可它的学者而言就是不安全的。相反,我们认为转基因产品到底是否安全这个问题是有一个客观的答案的,它本身是否安全跟我们认为它是否安全是没关系的。类似的,不同的人可能对于某种行为(比如说同性恋行为)的道德性质有着不同的看法,可是这不代表同性恋行为就是既道德又不道德的,也不代表同性恋行为只是对那些认为同性恋是道德的人而言才是道德的,而对那些认为同性恋不道德的人而言就成为不道德的了。相反,反对同性恋的人所反对的正是那些在道德上认可同性恋的人,他并不会因为你认可同性恋就对你的同性恋行为不加以谴责了。
  
  2.我们的道德判断都是普遍的判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通常,当我们说某种行为(比如同性恋)是不道德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说这种行为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或者只是对于某些人而言才是不道德的,而是说任何人-----不管他是总统还是平民,是富人还是穷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还是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做出这种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我们在道德上反对某种行为的时候并不会先去调查一下做出这个行为的人是总统还是平民、在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儒家信徒还是基督教信徒,也不会先去问一下那个做出该行为的人他是否认为该行为是不道德的,我们认为这些情况都跟该行为是否道德是无关的。
  
  3.如果我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那么我们就可能自相矛盾。假设道德是相对于个人的,那么我们甚至无法真正地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观,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否道德都只能根据那个人自己的道德观来进行判断,这样你就没办法以自己的道德观来评价其他人的行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的道德观来评价其他人的行为,这就与道德相对主义矛盾了。
  
  4.如果道德是相对于历史与文化而言的,那么道德反思和道德进步就是不可能的了。今天我们通常都会认为在古代社会强制女性包小脚是不道德的,鲁迅先生还曾批评封建社会是“吃人”的不义社会。可是我们也知道每个社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道德的行为在当时可能被大多数人都看作是道德的,而假设道德本身就是相对于时代而言的,那么我们有什么根据来批评以前的人呢?我们之所以批评古人就是相信古人在某些行为是错的,而且并非这些行为在现在才变为错的,而是在当时就是错的。否则我们为何要改革社会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改变社会呢?当新的道德观点(比如马克思主义)刚刚出现的时候它总是只被少数人所接受的,但是它却说大多数人错了,也就是说它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同意说道德就只是大多数人的观点而已。正是因为我们相信存在一个跨越时空的道德的存在,所以我们才会对古代的、其他国家的人的行为做出道德判断。而就我们一般人而言,我们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道德的时候,并不会先去调查一下在中国或者在全世界认为这种行为是道德的人数是多少、有没有达到大多数,然后才根据这种调查结果给出我们自己的判断结论。相反,我们是首先通过理性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根据自己的结论去评价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对的还是错的。
  
  所以,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道德观,但道德本身只有一个。正如我们在科学问题上可能也会发生争议一样,在道德问题上发生争议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争议不代表道德就是相对的,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发现道德相对主义是一种充满矛盾的观点。所以“普世价值”是否存在就很明白了,它当然是存在的,只是不可以简单直接地将自己的道德观当作普世价值,因为任何人的道德观念都可能有部分是错误的。
  
  四、道德规范是一种什么样的规范?
  
  在讨论道德规范与法律等其他规范有何不同之前我们先大概澄清一下“规范”本身是个什么东西。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规范或规则:法律、宗教戒律、下象棋的规则、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等等。规范,顾名思义,即一种规约人的原则,也就是说规范必然是具有规范力的——否则我们就不会遵守这种规范,而且规范是有内容的——它给出一些具体的有关行为的规定,而既然有内容那就有一个内容的制定者。比如说法律的规范力通常来自人们对惩罚的忌惮、而宗教戒律的规范力来自信徒对该宗教的虔诚信仰、象棋规则的规范力可能来自下棋者想要从下棋中获得乐趣、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的规范力可能来自对安全的保护;法律规范内容的制定者就是立法者、宗教戒律的制定者是神或者宗教创始人、象棋规则的制定者就是发明象棋的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的制定者可能是某些行业专家。
  
  那么道德规范呢?首先,道德规范的规范力来自何处?上面的字典定义提到“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可是仅仅说舆论对人产生约束作用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知道它是怎么对人产生约束作用的。通常我们都不希望周围的人------即所谓舆论-----认为自己是个不道德的人,因而我们做事时就会尽量避免违反道德规范。可是这跟我们不希望周围的人认为自己是个违法者因而做事时尽量避免违法有何不同?我们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不道德的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怕别人因此不信任自己,于是自己就难以获得朋友及其他好处了;一种是仅仅自己的内心感到羞愧。如果是前一种原因的话那么它其实就与道德无关,而与害怕别人认为自己的违法者比较类似;而只有后一种才是真正的道德的规范力。为什么呢?因为判断一个行为是否道德主要是看行为者的动机,如果这种动机是为了获利那么它就不能说是一种来自道德的动机。举例而言:很多商家都会标榜自己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可是这种诚信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呢?如果它之所以诚信经商只是为了获得顾客的信任从而能赚更多的钱,那么他的这种动机就不是来自道德的动机(当然这不代表他就是不道德的,而是说他的行为没有道德价值);而如果他之所以诚信经商只是因为欺骗是不道德的,而他无论如何不能做不道德的事,那么他的行为动机就是来自道德的,他的行为才真正具有道德价值。所以,道德在根本上是无法被舆论和法律所约束的,因为一个人可能因为害怕法律的惩罚或失去利益而不做不道德的事情,但是这不代表他就成为一个道德的人了,一个道德的人是哪怕没有法律和舆论的处罚也不会做不道德的事情。法律和舆论只是约束人做出的行动,却无法约束人做事的动机,所以道德只能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规范,它是没办法被强制的。不过对于自我约束力的根本源头是人的理性本身还是某种人天生的感情(比如:同情心、恻隐之心、移情能力)不同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不过他们大多都赞同用“良心”来概括这种约束力的源头。用一般老百姓的话说,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的人呢?只是为了不昧自己的良心而已。
  
  那么道德规范的内容和制定者呢?显然,这个制定者也是自己,每个人都是只根据自己认可的道德原则做事,而不会随便将其他人提出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的道德原则。当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其他人提出的道德原则很有道理,因而会将其接受为自己的道德原则,但是是否接受其实还是取决于自己。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是否接受某种道德原则是经过思考与推理的,而不是由着自己的喜好来的,面对一些有争议的事件(比如同性恋行为)我们会与不同的人进行争论,说出自认为这种行为道德或不道德的理由,也就是说在道德问题上是有理可以讲的,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其实就是根据我们的理性得出来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在日常话语中“不讲理”成为一个贬义词。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可能有很多条,比如:不能说谎、不能偷东西、不能杀人等等,而哲学家更愿意会把它们都概括为一条。在规范伦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两种道德学说分别是以康德伦理学为代表的义务论和以效益主义(也译作功利主义)为代表的后果主义。在康德看来,道德规范从最根本上都可以还原为一条原则,即“仅按照你同时也愿意它成为普遍化原则的准则行动”,意思就是说除非你愿意所有人在面临与你类似的情况下都做你现在要做的事,否则就不要这样做。举例而言:假设你不想所有人都在上公交车时插队,那么你就不要插队。我们日常生活中谴责某些人的行为时也往往会质问:“如果所有人都像你这样做会怎么样?”,而孔子也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看得出康德的确说出了我们对道德的一种理解。而效益主义认为道德原则最根本的表述就是“你的行为应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种观点也很容易被理解,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为社会做贡献”或者“为人民谋幸福”,我们通常会认为道德存在的一个目的就是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幸福。不过不论是康德还是效益主义都认为道德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人,要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定义道德规范如下:一种自我约束的、经由理性判断做出的、平等地关心所有人利益的、可普遍化的行为规范。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社会中关于很多人和事我们的观点可能都是不同的、有争议的。而有争议就说明有些人的观点是对的有些人的是错的,但是到底是谁错了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搞清楚的,通常我们都会相信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可是我们也应怀着谦逊的态度,时刻记住自己也可能是错误的那一方。所以千万不可怀着“我就代表着宇宙的真理”的态度与人相处,而应该在有争议的问题上细致地反思自己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也要去了解一下为何有很多人的看法与你不同?他们的判断是基于什么理由?如果你发现自己很难回答这些问题,那么你最应该去请教的人正是你的对手——那些反对你的观点的人,要知道从那些与自己观点完全一致的人那里你是永远学不到什么新东西的。
  
  (文/weijia chai  来源:海口心理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