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阻抗的产生是为了保守秘密,而秘密是自体的核心,可以被理解,可以被建构,可以被接近,但永不能被言说。秘密就像没有五官的混沌,如若凿开七窍,必死无疑,这象征着自我认同的失败。一个人没有了秘密,如同飘散在空气中,人人可触,但人人无法凝视。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秘密中的秘密
科胡特说,自我阻抗做为巩固自体的手段,不让自己被父母的洞识所穿透。 像大众心理学所说的, 给他一个自己的空间, 让他有自己的秘密。 因为正是这空间和其中容纳的秘密构成他的认同、他的核心自体。
一、临床中的秘密
上述科胡特的观点是我所看到的对阻抗的功能描述最精到的言论,反应了如下临床事实:
1、阻抗的产生是为了保守秘密,而秘密是自体的核心,可以被理解,可以被建构,可以被接近,但永不能被言说。秘密就像没有五官的混沌,如若凿开七窍,必死无疑,这象征着自我认同的失败。一个人没有了秘密,如同飘散在空气中,人人可触,但人人无法凝视。
2、秘密是什么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保守秘密的这个动作、过程或状态。在这个叫阻抗的过程中,内聚性的自体感得以形成——当然,症状也得以形成。从这个角度看,秘密即症状。而一些“秘密”的症状,恰恰反应了来访者们失去自体感的恐慌。
3、对秘密的保守程度,可以评估自我功能。自我功能健全的人会妥善保留自己的秘密,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咨询分析中。有这样一些案例,来访者在咨询师处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几年,然后才告诉咨询师一个“秘密”,这样的来访者,人格结构通常是神经症水平,他们拥有比较稳定的自我认同感,因此,比较能够承受分析师通过分析阻抗而产生的靠近秘密的焦虑感,这焦虑往往来源于秘密被看到的那一霎那自体崩解的感受。有另一些来访者,在咨询的头几次甚至是第一次,就迫不及待的告诉咨询师一个秘密,这实在是他们无法hold住自体崩解的感觉,借用了咨询师的自我功能,在咨询师身上投射了和自己相似的部分,秘密因此得以承接,自体感得到暂时的稳定。这表明,来访者的自我界限感极其薄弱,他需要用这种原始的投射性认同过程获得自体感的稳定。那么,咨询师可以考虑做的是,将咨询本身,转化成一个新秘密,并让来访者内化,从而重新赋予秘密一个新的意义。
4、当然,提及症状,就不能不说梦。释梦的过程简直就是解密的过程,梦是通向潜意识的皇家大道,也是人类呈现自我秘密最美的方式,美在醉里挑灯看剑,美在暗香浮动黄昏。
5、秘密如此重要,以至于合乎逻辑的对待阻抗的态度就是去理解,而非分析,这不能不说是科胡特的伟大贡献,同时也隐约透露出精神分析的秘密,并不是分析师的解释,而是来访者的自我分析和解释。
二、日常生活中的秘密
秘密既然是自体的核心,那么,一个人有多靠近另一个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看这个人知道多少对方的秘密,知道的越多,意味着关系越亲近,闺蜜、发小等等通常都是知根知底的,但没有正常人会将秘密告知另一个不熟悉的人,咨询师除外。
咨询师享有秘密的权利,但这权利是以一些“麻烦”为代价,当然,这里的麻烦并非指的是专业上的问题,而是大众社会的认知态度——在所有成熟的社会中,咨询师角色是历来被取笑,嘲讽的对象,比如说那个著名的英文单词“Shrink”就用来专门嘲笑咨询师的。因为我凭什么把秘密告诉你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关键是还要几百小时的和你持续不断的分享秘密,还要给你钱。人们从内心里并不愿意将秘密以这样一种“权利”的方式和其他人分享,但又被迫这样做,于是,人们将这样一种无奈和不满投射给无辜的咨询师们。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咨询师在生活中将这种窥探秘密的态度无意中带到了生活中,关键的是,还总说对——这相当于对个人自体空间的侵犯,那就相当惹人厌了。这种情况常见于一些自恋人格态的咨询师。其实就算你说错了,人们也会单元投射性认同的认为你说对了,并将这种不满施加于咨询师身上。所以,从这点来说,聪明和成熟的咨询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间,确实要分清楚界限,这个界限不只是下班后不接工作电话这么简单,而是自然的表现出生活的姿态。古人云,“看破不说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些都是洞悉人性秘密后的经验之谈。当然,90后也有曰:人艰不拆。
但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有着天然的对另一个人秘密的好奇,于是,秘密以变形的形式出现了,这就是八卦。中文“八卦”的含义,本就是理解万事万物奥秘的一种方式,用它来指代人际中的秘密,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八卦”在人际距离间起到了很好的调节和补充的作用,人际群体间,因为八卦的出现,让生活多了些情趣,更让大家在安全的距离上能够感受到突破人际界限的快感。这样,八卦反而对当事人成了一种新的秘密,瞧,人际间的关系,会通过如此微妙的方式保持质与量的平衡。如果一个人没有八卦,那恐怕就太无趣了。当然,这种快感通常被明星、政客们利用,他们会无中生有的造一些假秘密,用来操纵大众。
三、社会文化中的秘密
健康社会里人人有自己的秘密,这些秘密以乐趣、爱好、志向等等形式通过健全的社会机制和他人结成纽带,这些秘密有大有小,因此秘密的质量从纵向决定了社会的层级秩序,秘密的种类从横向决定了社会的丰富度。这些重叠了的各层级秘密构成了社会各种集团,社会因此多元而有秩序,而最多数人的秘密上升为图腾,成为凝聚族群的力量和象征。
最高级的秘密形成了文化,故有“文化密码”之说,秘密的高度决定了文化的高度。主流文化是否有足够的高度和广度,也对个体的秘密有很深的影响。个体在寻找自我认同时,需要参考主流文化的坐标,和主流文化保持一定程度的张力,良好的主流文化,将会提升个体秘密的档次,因为对手,也要匹配的。如果主流文化是一个道德性的超我,那么,与此相对应,当认同一致时,个体会将个人的秘密整合进超我中,并能承担超我对个体秘密产生的压迫和焦虑感,如果认同困难,个体将会选择等而下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秘密。
比如,当主流文化认为女大学生傍大款是非道德的,言外之意,性具有秘密的属性,那么,当年轻女性认同困难时,她或许会用傍大款这样的秘密去表达“自我的存在”,年轻男性会用嫖妓这样的秘密去表达,如果主流文化以所谓“宽容”的面具取消了性的秘密属性,道德超我的力量受损,那么,年轻男女便无法用性的方式去表达自我存在感,可能就以其他更等而下之的症状表达,比如偷窃癖,比如吸毒,或去混黑社会,以此维持与主流文化保持足够的张力。从这点来看,主流文化的天然属性,是保守性的。“开放性和没有秩序的多元”的文化,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增大了个体确保自我存在感的难度,因而,我们可以发现,DSM的厚度日渐增长。
更为严重的不健康的社会则根本不允许人有秘密,比如那个“灵魂深处闹革命”的时代。只有控制者有秘密,你想有秘密,那就必须上缴你的秘密,这就是“投名状”,这样,控制者逐渐成为唯一一个有秘密的实体,其心理学含义是:只有我,有资格有自我,有灵魂。社会大众被剥夺了秘密的权利,也就是被剥夺了自我,这才是社会原子化最真实的一面。
但秘密是如此的渴望被知晓,人们心底里的自我是如此的渴望被彰显,于是,在那样的社会中,秘密以另一种变形的方式出现了,那就是谣言。如果说“八卦”是正常社会中人际间调节气氛的象征,那么谣言,则是非正常社会下,人格秘密的勇敢抗争,即便在高压下,大众也需要一个哪怕是“假”的秘密,向控制者宣示自己的存在。
这种独吞秘密的原型是将灵魂托付给上帝(魔鬼),重要的并不是交了什么秘密,而是要去托付的这个意识。已经有很多人发现极权社会和某些宗教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千丝万缕的关系了。
如果说秘密是症状,那么根本上,自我,岂非也是症状?
(文/何良 来源:海口心理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