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世上真的有鬼吗?本文从心理学实验和理论出发,来解释 鬼/灵魂 的成因。如果从理性上接受了,在下次遇到鬼时,或许就不那么害怕了。 ——www.tspsy.com
心理百科:这个世上真的有鬼吗?
一、这世上存在灵魂吗
可先别着急表决心,你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者,不相信灵魂、来世等“封建余孽”。你是否曾被《午夜凶铃》里的山村贞子吓得花容失色?你是否曾向他人心有余悸地讲述自己鬼打墙、鬼压床的经历?你是否曾给先人烧上一些纸币元宝,甚至别墅香车VISA卡?或是在寺庙里“虔诚”地烧香叩头,为自己或家人祈福?
二、古埃及人的《亡灵书》
如果你的答案并不是坚定的一连串的否,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够科学。世界上的确存在灵魂,它们就游荡在我们内心,活跃在各地文化中,从古至今,阴魂不散。从盂兰节到万圣节,从古埃及人的冥界漫游指南《亡灵书》,到中国人《聊斋志异》、《牡丹亭》里的人鬼情缘,对灵魂的信念深深根植在我们的内心中。
虽然按照现代科学的标准,灵魂之说只是无稽之谈,但为何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地相信它的存在?
三、身体和心灵的分离
尽管是一名无神论者,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心理学家杰西·贝林(Jesse Bering)一直对灵魂、来世这些超自然现象格外感兴趣。他和同事曾经给4到12岁的小孩做了这么一个实验。首先,实验人员给小孩子们演一出木偶戏:一只迷路的小老鼠,又饿又困,被一条鳄鱼发现,残忍地吃掉了。
然后,他们问小孩如下几个问题。一些是关于这只已经死掉的老鼠的生理状况:它还会需要进食吗?它的大脑还在工作吗?一些是关于老鼠的认知功能:它还会感到饥饿吗?它还能听到鸟儿歌唱吗?一些则属于情感和思维范畴:它还会爱它的妈妈吗?它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吗?
思考死亡时,这些孩子们似乎把身体和心灵两者分开了。尽管很多最小的孩子已经意识到老鼠死后不需要吃喝,但却觉得它仍然会感受到饥渴。大一些的孩子即使知道这只老鼠的大脑已经停止工作,但它仍然会爱它的妈妈。更有趣的是,年纪越小的孩子,就越愿意相信,即使死亡已经降临,老鼠的各项心理活动仍然在继续。
在杰西·贝林看来,这些把生理和心理分开的身心二元论(mind-body dualism),似乎是一种直觉性的本能,是我们大脑默认的认知系统。意识到人死后就不再具有心理功能,反而是文化习得的结果。灵魂来自我们认知的局限。没有活人真正经历过死亡,孩子们并不能真正理解死亡。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丰富,他们才会逐渐认识到,人死后,各项心理功能也一并停止。
“我们有两套分离的认知系统,一个处理物质物体,一个处理社会客体。”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鲍尔·布鲁姆(Paul Bloom)认为,这种二元论为我们的超自然信仰提供了基础。我们可以想象没有心灵的物体,例如桌椅,杯子等寻常万物,也可以想象心灵独立于身体之外存在,这就是灵魂。即使肉体已经死亡,灵魂仍可以继续存在,我们便有了来世的观念。
四、“鬼敲门”的力量
杰西·贝林也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在他和同事于200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一群大学生参加一项空间智力测验。最高分者将会得到50美元的奖励。不过,测量空间智力并不是心理学家的实验目的。实验人员故意让电脑程序产生漏洞,有时会意外蹦出正确答案,让参与者有作弊的机会。指导语要求学生们一旦遇到这种情形,就马上按下空格键跳过答案,诚实作答。
参与者还被告知,这项空间智力测验是为了纪念一个已经逝世的研究生鲍尔(Paul)。但对于其中一部分被试,实验人员在旁边,随意却严肃地告诉他们,有人看到过鲍尔的鬼魂在附近晃荡。然后,学生们将会在一个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进行测验。
结果发现,被告知闹鬼的参与者,在接下来的测验中,作弊行为更少。心理学家认为,对鬼魂、神灵的信仰,可能是人类进化而来的本能。就像“举头三尺有神灵”“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些俗语说的一样,这种来自神灵的监视,尽管只是虚妄,却能无形中规范人的道德,增加人的亲社会行为,提高个体的名誉,从而帮助人们在集体中存活下来。(关于信仰促进人的亲社会行为的探讨,另见《 宗教会让你更幸福吗? 》)
五、目的论的信徒
此外,我们常常认为世间万物是设计好的,有目的的,有联系的,过度地将心理状况赋予客观物体,即使它们并无生命。1944年,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和玛丽安·西梅尔(Mary-Ann Simmel)发表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实验,论证了人类这种“目的论”(teleology)的思维习惯,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将观看一段动画短片。短片中,几个黑色的几何图形(两个三角形,一大一小,一个圆形)将围绕着一个有开口的矩形运动。
观看完短片后,被试将描述下他们看到的内容。在34名被试中,只有一名被试用纯粹的几何语言描述了这一短片:“大三角形进入了长方形,它出去了……一个小三角形和一个圆形出现了……”而大多数被试赋予了这些几何图形以人格和行为目的,并讲述出了完整的故事,比如“一名男人计划见一个女孩……两个男人开始争斗……女孩开始担心,从房子一角跑到另一角……”。
12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会运用目的论来推导它周围的世界。在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杰尔杰伊·奇布劳(Gergely Csibra)等人的试验中,婴儿将观看电脑屏幕上的动画。首先,一个大球和小球都朝屏幕上方运动(图上)。它们遇到了一个障碍横版,小球通过其中的横版上的小孔钻了过去,大球只能绕了一个弯路到横版的另一端。这一情形被反复播放,直到婴儿不再觉得新奇,不去注视这一画面。
接下来,研究者分别向婴儿展现两个情形。第一种情形下(图中),尽管横版已经被去除,可是这个大球仍然绕了一个弯路去和小球汇合。第二种情形下(图下),横版被去除,大球直接和小球汇合,不再绕弯路。实验人员发现,一周岁婴儿对第一种的情况的注视时间更长,说明这一情形更加出乎它们的意料。此时的婴儿已认为大球有追赶小球的目的,理应选择最短的路径。
我们常常会从一些随机的自然现象中寻找因果关系,看成是上天的某种启迪。比如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飞机出事的噩梦,第二天就临时决定改换航班。认为事情存在因果联系的另外一个例子是人类的“公平世界假象”。我们常觉得每个人得到的结果必然和他之前的行为存在联系,即使他可能只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我们总觉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是从没想过,这也许只是随机的结果。
这种将事情知觉为有联系,有目的的思维倾向,无疑是我们形成灵魂、神灵等信念的有力动力。如果我们相信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有目的和意图,如果我们认为万物之间皆有联系,那么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背后,就会推倒出有一些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力量在主导、设计这一切。这样,一位“上帝”就诞生了。
六、给苇草的慰藉
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阿拉·洛伦萨扬(Ara Norenzayan)和伊恩·汉森(Ian G. Hansen)发现,联想到死亡,会让我们更加相信超自然现象。在他们的实验中,一部分被试将设想自己死亡时的感受。而对照组则只是写下一些团队活动中的感受。
在经过一项分心测试之后,这些人将阅读一篇据称来自《南华早报》上的一篇文章。文章写到,俄国军方在冷战时期曾秘密使用西伯利亚巫师以协助情报搜集。这些巫师能够与逝去的巫师通灵,在千里之外看到一个人(如俄方人质)的位置。
接下来,参与者被要求回答是否相信这个故事中的种种超自然现象,如通灵、灵魂等等。结果,对于那些已有宗教的人来说,死亡的确会让他们更加相信超自然现象,不过,这一联想对本来就是无神论者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效果。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这句来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名言,反映了人类的终极恐惧——我们无时无刻都生活在死亡的焦虑中,不能预知,又不可避免。
心理学家认为,来世、灵魂这些信念,就是人类内心的一套隐藏防护机制,帮助我们应对来自死亡的焦虑。如果这个世界真有灵魂,如果人死后仍然能以鬼的形式存在,这种设定对于我们这些渺小、脆弱、碌碌无为又茕茕独立的人类来说,将是多么大的慰藉!
读到这里,你应该对各种鬼片免疫了。不知道下次你再观看《午夜凶铃》等恐怖片时,心头会不会涌现一些温暖呢?
参考文献:
1.Bering, J. M. (2006). The folk psychology of soul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9: 453-498.
2.Bering, J. M., McLeod, K. A. & Shackelford, T. K. (2005). Reasoning about dead agents reveals possible adaptive trends. Human Nature, 16:360-381.
3.Paul Bloom. (2007). Religion is natural. Developmental Science. 10(1): 147–151.
4.Bering J. M., and Bjorklund D. E. (2004). The natural emergence of reasoning about the afterlife as a developmental regula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2): 217-233.
5.Heider F., & Simmel S. (194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pparent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7: 243–259.
6.Csibra G., Bíró S., Koós O., & Gergely G. (2003). One-year-old infants use tele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of actions productively. Cognitive Science, 27, 111-133.
7.Norenzayan, A., and I. G. Hansen. (2006). Belief in supernatural agents in the face of death.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2): 174-187.
(来源:果壳 心理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