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恋爱心理 >

两性心理:爱情究竟有多神秘?

发布时间:2012-12-05 12:51 类别:恋爱心理

  
  心理导读:文学家总是热情洋溢地歌颂爱情,比如莎士比亚的《罗蜜欧与朱丽叶》,比如曹雪琴的《红楼梦》;而科学家则比较冷眼旁观,他们将爱情视为人类的一种行为,然后对这种行为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最后将研究结果发表在诸如《科学》、《自然》之类的科学杂志上。    ——www.tspsy.com
  
两性心理:爱情究竟有多神秘?

两性心理:爱情究竟有多神秘?

  “我一直以来都坚信数字,不管是方程还是逻辑都引导我们去思考。但是在如此追求了一生后,我问自己:‘逻辑到底是什么?谁决定原由?’我的探索让我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最后到了妄想症,就这样来回走了一趟。在事业上我有了重大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这种神秘的爱情方程中,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来。今晚我能站在这儿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谢谢你!”最爱《美丽心灵》中纳什获诺贝尔奖时的这句颁奖词。即便聪明如纳什的科学家,也用一生在探索爱情问题。
  
  一、爱情是化学物质?!
  
  如果说爱情不过是一种化学物质,岂非大大幽了自以为情深似海的人类一默?
  
  土耳其科学家佐嘉曾发表过关于“情为何物?”的研究结果。他说,“爱情”是人体脑部的激素化学分子经过一连串运动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只要脑部功能正常,就会有化学分子的变化,分泌出爱情激素,产生所谓“七情六欲”,因此,无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会对“爱情”有所感觉。对方的头发颜色、说话声音、身体气味、相貌外形,大脑其实是和你同步进行感觉的,它在分析收集到的资料,并与你出生以来就储存在脑中的其他记忆比较,若期望相当,此时你大脑视丘下部,即间脑底部就开始分泌出一种化合物——苯乙胺,分泌的苯乙胺愈多,发生的效力也就愈激烈,产生的“爱意”当然也愈浓了,最后——此时的你已堕入情网了。
  
  有时候爱情可以是一系列综合因素的合力使然,但这其中不涉及苯乙胺的作用,而更多是受制于人类文化的压抑机制。
  
  二、丘比特之箭
  
  西方人说到爱情,总会提到“丘比特之箭”,这是一支怎样的“箭”呢?
  
  意大利科学家针对热恋情侣血液中一种名为“纽初芬”(neutrophins)的荷尔蒙含量进行了研究。在他们身上,这种化学因子的含量较尚处于感情初期的人要高。在热恋女子的身上,睪丸素含量会上升;而在热恋的男子身上,则有降低的趋势。然而,在相恋一到两年的情侣身上,这种“爱情分子”却消失无踪了。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相恋数年的情侣身上,这种“爱情分子”被另一种所谓的“拥抱荷尔蒙(催产素)”所代替,这种荷尔蒙的功用在于协助女性分娩及哺乳。另一位在帕维亚大学工作的科学家也进行了相似的研究,结果发现一种名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化学因子会随着感情的升温而增加,一两年之后便开始逐渐下降。科学家指出,是否在恋爱初期需要很多的神经生长因子,或者它们还有其它功能,需要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三、爱是一种病?
  
  文学家总是热情洋溢地歌颂爱情,比如莎士比亚的《罗蜜欧与朱丽叶》,比如曹雪琴的《红楼梦》;而科学家则比较冷眼旁观,他们将爱情视为人类的一种行为,然后对这种行为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最后将研究结果发表在诸如《科学》、《自然》之类的科学杂志上。最近,有英国科学家对“爱情病”课题作了一番探索,然后郑重其事地作出总结:爱情的危害在某些情况下,会像酗酒一样对心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
  
  四、测量仪和方程式
  
  经常有人抱怨不知道恋人爱自己到底爱得有多深,现在,这一难题终于有了解决的方法,一个名叫斯塔尼斯拉夫·布格罗夫的俄罗斯物理学家宣称,在一次和女友发生争吵后,他发明了一种可以测量爱情和友情“浓度”的仪器,并且已经申请了专利。
  
  英国的心理学家、数学家和人际关系专家则发明了一个“恋爱方程式”,据说它可计算爱情的运势,让恋爱中的男女推算自己和心仪的对象是否能结出爱情的果实。
  
  爱情方程式:爱情={〔(F+Ch+P)/2〕+〔3(C+I)〕/10}/〔(5-SI)2+2〕
  
  F代表自己对对方的好感,Ch代表对方的魅力,P代表体内分泌吸引异性的化学物质,C代表自己的信心,I代表亲密程度,SI代表自我形象。
  
  测试者可就每个指标给分——最低1分,最高10分。若总分介于8至10分之间,即说明测试者和其对象可发展出一段浪漫的热恋;5至6分代表两人感觉温馨;4至5分代表感情冷淡;低于4分则代表这段感情不会开花结果。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 文/韩王荣 海口心理论坛 www.psy0898.com)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