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治疗 >

催眠术:利用移情来疗愈创伤

发布时间:2012-07-31 14:15 类别:催眠治疗

  
  心理导读:催眠心理疗法正是应用一定的催眠技术使人进入潜意识状态,并用积极的暗示控制患者的心身状态和行为,以解除和治愈患者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心灵花园
  

 

催眠术:利用移情来疗愈创伤

 

  1、“精神教练”由来已久
  
  自从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的学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潜意识对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催眠后的暗示效应现象使人清楚地看到了人的行为并不只受意识的控制,潜意识也在暗示中强有力地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
  
  因为,催眠心理疗法正是应用一定的催眠技术使人进入潜意识状态,并用积极的暗示控制患者的心身状态和行为,以解除和治愈患者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每个人的催眠感受性不同,有高有低。比如在受试者面前放3杯清水,告诉他们分别是糖水、清水、酒,让他们辨别。有些人能够很确切地说出,这些人就属于催眠感受性很高,很容易进入催眠状态。所以,催眠感受性是指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的难易程度。
  
  一般临床工作者认为,青少年比老人和小孩易受催眠,女性比男性易受催眠,想像力丰富、相信催眠的人易受催眠,甚至有观点认为催眠感受性与一个人的智力正相关。但对于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被催眠,迄今为止仍没定论。
  
  关于催眠感受性的级别,国外有详细的分类,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等就是心理学研究人员用来测量人的催眠感受性高低的量表。
  

  在测试催眠感受性和排除禁忌症后,可以由正规的,接受过培训的催眠治疗师开始进行催眠治疗。催眠治疗需要安静的环境,被催眠者或躺或坐,催眠者用凝视法、呼吸法或轻柔的语言等,将其带入安全的催眠状态。催眠状态程度可分为浅度、中度、深度等不同级别的状态。浅度的状态能看到被催眠者面部表情宁静且肌肉松弛。而之前说的正性负性幻觉则要到达深度状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催眠最重要的不是控制他人到达某种状态,而是在激发人的潜能,改掉坏习惯,克服长期的心因性疾病。所以催眠治疗术也广泛应用于司法、教育、体育等实践领域。
  
  催眠激发潜能在国外体育界用得很多。在英国高尔夫球界,有一种叫精神教练的职业相当热门,实际上就是催眠师,他们借助催眠术和其他辅导方式帮助高尔夫球手约束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打进那些令人畏惧的3-4英尺推杆,因此被誉为球包里的另一支球杆。
  
  司法催眠术在司法侦破中的应用也已有较久的历史。比如当一个目击者在看到犯罪现场时,由于刺激太过强烈,而导致失忆或记忆空白,催眠有可能帮助此人放松神经,并回忆出事情经过。当然,通过催眠获取的资料是不能作为司法依据的,但它能为侦破提供一些线索。
  
  在教育领域,催眠治疗也有其适用范围。比如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以及躯体紧张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不应该因为治疗而放弃自身的努力,努力是最重要的。
  
  催眠术还可以用来调解人的情绪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治疗失眠症、口吃、癔症、强迫症、焦虑症、健忘症,帮助减肥、戒烟等。当然这个效果不但取决于治疗师的催眠技术,更取决于治疗师的理论素养。
  
  2、催眠治疗的本质
  
  心理咨询专家许又新教授曾用“通过移情,克服阻力”八个字来概括精神分析的本质,在我看来这也可用来揭示催眠治疗的本质。
  
  第一,先讲一下这八个字的内涵:被催眠者在平时正常的状态下一般意识不到自己的潜力,也找不到某种具体有效的途径来释放自己 被压抑的潜力,甚至说他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具有“潜力”这种东西。但是在催眠治疗的过程中,他通过对于一个权威者(就是催眠治疗师)的移情和投射,克服了他内在的阻力,而这个阻力,正是当初紧紧束缚着人的潜力的东西。
  
  值得注意的是,催眠过程中有一个权威在里面,就是让催眠师在被催眠者心目中是偶像,即催眠师能控制被催眠者,催眠师可以调整被催眠者的意识和潜意识修改,又能让被催眠者在盲目崇拜中把潜力激发出来。导演张艺谋喜欢用新人,而且新人都表现不俗,为什么呢?这就是新演员通过对知名导演的崇拜把自己的潜力激发出来了。
  
  第二,再说一下这八个字的外延:克服了压力之后,你的潜力释放出来了,但是潜力还是你的,并且本来就是你的,并不是权威者的。所以,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平等,催眠治疗变为被催眠者自身觉悟的过程,而不是催眠师暗示的过程。这就是催眠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改变。弗洛伊德为什么放弃催眠?因为他不喜欢用操控的方式,而是喜欢让被催眠者在自由联想中逐步清醒、觉悟,觉察到自己的能量。
  
  迄今为止科学界对催眠本质的认识依然很不足,这里是一块充满神秘的有待开垦的地方。让我们带着开放的心灵和批判的头脑去勇敢地探索吧。

 

   本文来源于心理氧吧,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