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治疗 >

催眠治疗:音乐也能治病

发布时间:2012-07-26 13:43 类别:催眠治疗

  
  心理导读:音乐催眠是充分运用了音乐的情绪暗示,同时也配合相应的指导语,所以其临床运用的优势相对于其他的催眠方法就显得技高一筹。催眠音乐大都由治疗师按照客人的性格特点来挑选,大多选用纯自然声音。   ---心灵花园

 

催眠治疗:音乐也能治病
 

  
  随着催眠音乐与人类关系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投入到对催眠音乐的研究之中。他们发现催眠音乐能够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跌宕起伏,而且可以有效地刺激神经系统,进而改变人的情绪,除此之外,音乐还可以治疗疾病甚至开发幼儿的智力。西班牙的《趣味》杂志就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催眠音乐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音乐起源无定论
  
  在音乐的世界里,没有国度之分,也没有时间之分。帕瓦罗蒂、卡雷拉斯以及多明戈世界三大男高音,在全球拥有无数的歌迷。几百年前音乐大师创作的雄伟乐章,至今听起来仍然让人心潮澎湃。
  
  一个日本人,即使他一句西班牙语都不懂,却也能够清楚地明白布莱里亚舞(西班牙一种民间舞蹈)传达的是喜悦之情,而在听另一种叫塔兰塔的西班牙民歌时则感到无限的伤感。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音乐虽然在结构、音调、节奏以及演奏方式上存在诸多的差别,但是其所表达的感情却大致相同,或喜悦或悲伤,听上去让人能迅速感知。
  
  英国基尔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约翰-斯洛博达和帕特里克-尤斯林在这方面颇有研究。通过对上百名志愿者进行的多次实验,他们发现节奏舒缓、音调下降的音乐会使收听的人感到悲伤压抑,而节奏明快、音调上扬的旋律却让人激昂振奋,急速的不和谐音导致听者心情焦躁并且感到恐惧,如果各种类型的音乐交替出现,人们的情绪会随之波动。所有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反应都出奇的一致,没有特例。
  
  他们认为这种现象和人类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大声喊叫表达一种愤怒不满的情绪,无论何种语言,而温柔的话语则是用来传达友爱和喜悦之情。虽然语言各有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但是人们还是可以通过彼此的语气语调来大概了解对方的意图。而音乐也是这样,其中蕴藏了人类能够共同感知的“感情密码”。正因为这样,音乐才能跨越时空的隧道,使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人们都能够共同感受到它的魅力。
  
  而且科学家们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那就是具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和能够掌握语言一样,都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少数几项能力之一。但是对于音乐的起源问题,究竟是因为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某些基因而天然产生,还是得益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至今尚无定论。
  
  全脑感知催眠音乐
  
  科学家进行的有关人脑感知音乐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他们想要知道的是,当一个人的大脑部分受到伤害后,是否一定会影响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通过对一些脑部受损的病人的观察研究,科学家们了解到,很多丧失了语言或者其他一些功能的病人并没有失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而一些患有“盲音”、也叫“失歌症”(完全不能辨认音调、音速、音高、节奏等)的患者却仍然具备良好的听说能力。这说明人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与语言表达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些杰出的大音乐家的事例也给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伟大的德国音乐巨匠贝多芬(1770—1827年)26岁时不幸得了耳聋症,而且病情逐年恶化以致最后双耳失聪。这对于以音乐为生命的贝多芬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反而在随后的30年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创作出了更绚丽的乐章,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成功固然和他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密不可分的,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虽然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但是他还拥有着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另一位俄罗斯音乐家谢伯林因为左脑中风而失去了对语言的理解以及表达能力,但是和贝多芬一样,他随后也创作了许多为后人称道的经典乐曲。
  
  还有法国印象派音乐家莫里斯-拉威尔(1875—1937),他在创作波莱罗舞曲时,就已患有严重的老年性痴呆,大脑左半球功能退化,丧失语言能力,而且行动困难。但是对音乐的执着支持着他继续奋斗,并最终创造出了举世无双的波莱罗舞曲:整首曲目节奏完全相同;音调除最后两小节以外始终在C大调上;只有两个音乐主题,而且每个都重复了8次,但舞曲巧妙地运用了新颖别致的调式与和声,拥有30个近乎完美的旋律和囊括25种音质的和弦,整首乐曲汇集了受痴呆症所困的老艺术家对音乐的全部感知。
  
  法国神经学家埃尔夫-普拉特最近的研究结果更是进一步说明了,对音乐的感知是人类全脑共同的行为。普拉特教授是利用X光片和正电子放射技术来寻找大脑“享受”音乐的部分的,但是,结果却令他颇感意外,因为实验证明,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不仅存在于大脑中处理声音和语言的区域,而且还现身于其他的一些神经中枢里,甚至还包括视觉皮层。不过相对地说,音乐还是主要地受右脑的支配,而人类的左脑则掌控着语言的大权。
  
  另外,还有科学家通过使用神经影像技术对大脑进行扫描,并对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音乐活动是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内同时展开的,人脑的每个部分都“各司其职”,假如人的左脑受损,那么他对音阶的识别能力就会极度下降,而如果受损的是大脑的右半部分,那么此人将无法感受到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
  
  催眠音乐能治病
  
  在人类长达150年的催眠术的研究中,得到公认的一点是:人处在催眠状态下最容易接受暗示。在催眠状态下,行为有时甚至会变得好笑。科学家们有一次做实验的时候,要人们伸出双手托砖,时间越长越好。人们在一般状态下只能托5分钟,可处在催眠状态下连女性也能托半小时。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大脑的两个半球同时工作,但在恍惚状态下只有负责情感和艺术创造力的右半球在活跃,它像是“压抑”了负责逻辑和智力的左半球的任何企图,让人就知道傻乎乎地托着。
  
  实际上,催眠术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心理治疗师指导语的暗示作用,让求助者进入到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特定的心理状态下,治疗师能够通过再现、体验和冥想等多种方法,在潜意识的层面上疏导求助者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更加有利于治疗师的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催眠术并不是让人进入到日常的睡眠状态。而音乐催眠是充分运用了音乐的情绪暗示,同时也配合相应的指导语,所以其临床运用的优势相对于其他的催眠方法就显得技高一筹。催眠音乐大都由治疗师按照客人的性格特点来挑选,大多选用纯自然声音。
  
  音乐催眠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催眠的热身阶段和来访者体验阶段。来访者进入音乐治疗师布置过的环境中,稍微熟悉环境后,让他躺下,然后使用专业指导语,带他做一些放松的冥想练习,帮其找到躯体各个部位的放松感。这是个准备工作,对马上要开始的音乐催眠至关重要。如果来访者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那么,音乐催眠很有可能失效。接下来,就是引导其进入到音乐催眠的主体体验阶段了。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需要让自己的指导语在速度、节奏、语音语调等方面和催眠音乐进行全面的融合。另外,在指导语的发声技巧上,要注意根据其催眠的层次和状态,灵活地调整音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产生催眠效果。

 

   本文来源于心理氧吧,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