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治疗 >

催眠治疗:消除自卑感的捷径

发布时间:2012-10-15 16:04 类别:催眠治疗

  
  心理导读:自卑感往往是许多心理障碍的构成因素。同时,自卑感本身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心理问题。这里,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运用催眠疗法来帮助人们解除自卑感。   ---www.tspsy.com
  
催眠治疗:消除自卑感的捷径

催眠治疗:消除自卑感的捷径
 
  一、我们都有自卑感
  
  一个人常常感到自卑和气馁并不可怕的,最重要和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觉得自卑和气馁,以及为什么无法改变这种状态。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没有一个婴儿会感到自卑和气馁,自卑和气馁都是生活过程中的某些刺激导致的一种反应,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就会在潜意识中埋下这个自卑和气馁的种子,于是这颗种子慢慢生根发芽逐渐蔓延他整个的头脑,使得他的整个生活都被自卑和气馁所弥漫,每天张开眼睛看到的都是自卑和气馁的自己。
  
  其实这属于自我价值比较低的表现,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去探索导致自己自卑和气馁的根源何在,挖出那颗种子并加以清除,重新认识自己——本质具足、圆满的自己,建立全新的人格,重塑心灵,重建生命,迈向新的人生旅途。
  
  这种情况较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初入社会易碰到许许多多的挫折,容易觉得自卑气馁,甚至对前程感到无助、无望,而这种反应的根源并不是他走入社会后所碰到的那些挫折和困境,而是早在童年时代就种植下的负面的种子造成的,辅以新事件的刺激,种子就开始生根发芽,通过催眠,找寻和清除那颗种子,种下一个新的光明的种子。
  
  二、引发自卑感的三大主要原因
  
  1、生理方面的缺陷。
  
  引起自卑感的生理方面的缺陷有许多,诸如相貌畸形,身材矮小,肥胖,四肢残缺,听觉、视觉机能丧伤,高度近视,语言障碍,缺乏性能力等等。应当说明的是,生理方面的缺陷并不直接导致自卑感的产生。有些具有生理缺陷的人反而没有多少自卑感,另一方面,还可能因其人格的力量创造出巨大的成就。例如,因小儿麻痹症而残疾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代天骄;生来双目失明而又聋哑的海伦成为举世瞩目的著名作家,她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假如重见光明三天》不仅文采飞扬,而且极具感召力。早年严重口吃的迪莫斯弗思最终竟成为一位伟大的演说家。总之,在生理缺陷与自卑感之间,主体状态及评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主体对这些缺陷特点看重,且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自卑感便从心底萌发。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持相反的态度,自卑感就不会产生或者即使产生了,也能予以超越。
  
  2、幼年期的经验。
  
  自卑感通常在孩提时代就已经生成了。通常情况是,父母对子女有着太高的期望水平。孩子一旦在某个问题上失败,父母便责骂孩子无能、愚蠢。因此,孩子为逃避失败而不敢进行尝试,遇事踌躇不前、畏难退缩,久而久之,便形成自卑感。
  
  3、观念上的错误。
  
  作为群体的人类,其能力是无限的;但作为个体的人,其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又都有其弱项。譬如,陈景润的数学天才无可非议,但他的教育能力恐怕只在中人之下;琼瑶的小说为众多青少年所倾倒,但她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甚理想。如果个体在发现自己的某个弱点之后,顿生矮人三分之感,而又未考虑到自己亦有他人所不及的长处,自卑感就会油然而生了。
  
  综上所述,自卑感乃是消极的自我暗示的产物。心理学家们设想,既然自卑感是消极的自我暗示的产物,那么,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积极的暗示,不就可以克服自卑、增加自信了吗?遵循这一基本指导思想,心理学家创造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三、自卑感的催眠治疗
  
  有些催眠师在将受术者导入催眠状态以后,采用沙尔达博士提出“条件反射疗法”对患者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强化自我、克服自卑感的目的。训练程序是:
  
  将感觉都说出来。自然涌上的感情,全部以发声语言来表达。如果是生气,就把生气的情感恰当地转化为语言。感情受伤的话,不要保持沉默,要表达出来,无论是什么样的感情都要表达出来。顺便说一句,这种状态只有在催眠状态下才最容易获得。
  
  要辩驳。当你的意见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时,不要静默不语,也不要勉强表达苟同。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说出你的意见。这表明你自己也能够坦诚地表达感觉。
  
  要常常使用“我”字,而且要加强语气。如“我这么认为”,这时候“我”这个字的语气为最强。
  
  被人赞美时,要坦然地接受,不必谦虚地说“没什么”,应该承认自己的确不错。
  
  想到什么,立刻去做。为了好好运用时间,不要将未来的事在事先就计划得过于周密。
  
  一般说来,在催眠状态中经过这5个阶段数次训练之后,会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掉自卑感的。
  
  四、思考·预演法的操作步骤及其案例
  
  还有些催眠师运用“思考·预演法”来解除受术者的自卑感。所谓思考·预演法是指让受术者在催眠状态中经过思考和预演,来适应某种以往会令其感到不安的场面,以减少他们的不安、恐惧和自卑。通过催眠师暗示诱导下的思考和预演,患者可感受到能顺利完成因自卑和不安而无法积极行动的场合中的心像,使其产生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和紧张不安感。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催眠师将一位受到口吃困扰的初二学生导入催眠状态。经分析得知,他的口吃与他的自卑感,尤其是学习英语时流露出的自卑感有很大关系。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的口吃毛病已有了很大改善。但在上英语课时仍显示有严重的口吃反应。进入催眠状态以后,催眠师便施予思考、预演法对他进行治疗。下面所引的是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对话:
  
  催眠师:现在你正在上课,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正在上什么课呢?(催眠师期望受术者能回答是英语课)
  
  受术者:嗯……语文课!
  
  催眠师:好!现在已换成英语课了,你知道这是英语课的时间吗?
  
  受术者:不!这不是英语课,还是语文课!
  
  催眠师:现在,语文课下课了,应该是英语课了,你现在正在上英语课呀!(催眠师开始用半强迫的语气)
  
  受术者:喔,是的!……是英语课。(受术者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接受了暗示)
  
  催眠师:你能看到讲台上的老师吗?
  
  受术者:是的,那是教我们英语的老师。
  
  催眠师:现在,有一位同学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了,你能告诉我,那是谁吗?
  
  受术者:是×××同学,他的英语很好,所以回答得很正确。
  
  催眠师:现在老师又指定了另一位同学,是不是你呀?
  
  受术者:不!不是我,这次是××同学,他已经回答完毕,回到座位上去了。
  
  催眠师:现在轮到你了!(语气坚决而强硬)你的回答会比往常顺利吗?
  
  受术者:是的……现在我被指定了……但……我太紧张了,所以,还是和以前一样……会口吃。
  
  催眠师:好!现在,你又被老师指定回答问题了。这次,你是第二次被选中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次你显得非常镇定,肩部非常松弛,不再那么僵硬了,而且,你也知道该怎么正确地回答,所以,你可以轻松地上台回答问题。你的声音清晰洪亮,不再口吃,也不会再犹豫,而且说得十分流利顺畅。
  
  受术者:是的,现在我已经不会再口吃了,但我的声音还很小。因为,我还是会担心,不知道我的口吃还会不会再发作。
  
  催眠师:可是,下一次你一定会回答得更好!好,现在你又被老师指定了。你不用再担心你回答时会口吃了,当然,你也不再会有不安感了。你会连自己也觉得惊讶地镇定下来,很顺畅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这次你是以充满自信的洪亮声音来回答的!你觉得如何?
  
  受术者:是的,我感到很快乐,因为我发现我不会再口吃了,所以逐渐恢复了自信,再也不会紧张了。
  
  催眠师:很好,我想,下一次你回答问题时,一定会比这一次更镇定。而且,你的回答也会更流畅、更理想。好!现在你已经不用担心自己会口吃了,肩部和头部的僵硬感和紧张感也会逐渐消失。所以,你全身感到很舒畅。好,现在又是英语课的时间了,你大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吧!
  
  以上这个案例,充分显示了思考·预演法在治疗自卑感以及由自卑感派生的心理障碍方面的独特的魅力。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是由于产生自卑感的核心因素是缺乏对自我以及自我能力的肯定,以恐惧、紧张、胆怯的心态去应付当前的情境。这样应付的结果当然是不理想的。这种不理想的结果作为反馈信息又加剧了个体的自卑感,从而以更为恐惧、紧张、胆怯的心态去应付现实,结果就更为令人沮丧。通过催眠状态中的思考·预演,受术者会产生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便使个体的自信心得以增强,恐惧、紧张、胆怯心态的力度降低,由此而能更好地应付现实情境。一言以蔽之,从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自卑感当然可以逐步解除。
  
  根据导致自卑感产生的主导原因不同,治疗学家们还采取不同的方法,有所侧重地予以治疗。例如,对于因生理因素为主而诱发的自卑感,则采用直接暗示法改变其错误观念;采用注意转移法是指心理活动指向于外部世界;用激励法鼓励其升华。对于因幼年期的体验而引发的自卑感,则采用宣泄法使之释放,用抹去记忆的方法使之不再为之困扰……在此,不一一列举。
  
  (文/催眠师心翔 心理氧吧 www.tspsy.com)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