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治疗 >

别把催眠术给神话

发布时间:2012-07-31 14:59 类别:催眠治疗

  
  心理导读:有些影视作品所采用的夸张手法来夸大催眠术,心理学家、北京建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郑宁教授同时肯定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催眠是有效的心理学治疗手法,其作用不容忽视。”    ---心灵花园
  

 

别把催眠术给神话
 

  一、从“法术”到科学
  
  对于催眠的怀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直至今天,心理学中的实证学派仍然不承认催眠。尽管如此,以神秘“法术”起家的催眠术,最终还是得到了普遍意义上的科学的肯定。
  
  第一位将催眠用在治疗方面的是德国人密斯梅尔,那已是17世纪的事情了。当时,人们热衷于研究宇宙磁场,而密斯梅尔则认为可以利用磁力给人治病。他根据“动物磁气”的原理,发明了一套为人治病的办法,大致就是在病人身边放满磁力棒,而他则在旁边念着自创的咒语。这种治病法后来被称为“密斯梅尔疗法”。
  
  其实说穿了,密斯梅尔所用的方法就是现在所谓的催眠。神奇的是,这种疗法的治疗率非常高,而密斯梅尔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德国为此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包括避雷针的发明者富兰克林在内的各国知名科学家们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密斯梅尔疗法毫无科学根据。自此之后,密斯梅尔疗法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普遍的认可,密斯梅尔则在各种怀疑和指责中潦倒而死。
  
  不过,催眠最终还是引起了众多医生和科学家们的兴趣。1821年,第一个关于利用催眠在法国进行的无痛外科手术的报告产生,以赖波为代表的三个法国人在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随后,伦敦皇家医学暨外科手术协会主席、伦敦大学教授艾略特森公开宣称对于催眠信任的看法,并承认利用催眠进行了1834例外科手术。与此同时,英国医生布雷德对密斯梅尔疗法进行了仔细研究,提出了催眠术的概念,将其正式命名为英文的“HYPNOSIS”。
  
  事实上,催眠术对于现代心理学的贡献是极大的,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就是从催眠疗法中发展而来。到了上个世纪中期,英国医师协会和美国医师协会先后宣布了对于催眠术有效性的支持声明。催眠术正式得到了科学的认可。
  
  二、催眠=心理暗示

  
  普通人对催眠误解最多的,就是把催眠当成睡眠来解释。其实,催眠本身并非睡眠状态,它和睡眠是截然不同的。催眠状态中,个体仍然是有意识的,是一种缓慢而持续的状态。
  
  说白了,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以催眠方式进入到催眠状态,许多平常所做不到的事情都可以在催眠状态下实现,如忆起过去所遗忘的事物,改变自我性格与习惯、提高对事物的预知能力等等。
  
  其实催眠术的实质是给人以心理暗示,即可以让人进入“入神”状态。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催眠使得个体大脑皮层中各个兴奋点都处于抑制状态,只有与催眠师相联系的那个部分是保持兴奋的,因此,被催眠者很容易就能接受催眠施行者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话语信息,从而遵从他人的行动引导。
  
  这种心理暗示的效果有时候是神奇的。郑宁介绍,以催眠时所发生的事情为例,这方面的记忆可以让被催眠者保留,但也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让他全部忘记,比如说,催眠师可以在结束催眠之前告诉被催眠者,“刚才发生的事情会全部消失掉”,被催眠者就真的会在清醒之后记不得发生的事情了。
  
  三、催眠其实无处不在
  
  催眠有各种不同的深度,最深的催眠状态称为“记忆支配”,一进入这个阶段,个体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去,这是因为过去全部记载在潜意识中。弗洛伊德称此为“无意识的意识化”,当被压抑的过去提升至意识层时,便有可能找出解决目前心理困扰的方法。
  
  中等程度的催眠状态称为“感觉支配”。在这个阶段,如果被催眠者得到这样的暗示:自己的事业可以蒸蒸日上,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处在这么一个绝佳的情境之中。当然,这些只是进入潜意识中的假体验而已,但在日常生活中,被催眠者仍然有可能依照潜意识的指示而针对此情境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
  
  最浅的催眠状态为“运动支配”,这个阶段个体几乎接近清醒状态,只是被催眠者的精神状态会在催眠师的暗示下松弛下来。换言之,就是进入无批判状态,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引导。一般而言,这种意义上的催眠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
  
  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如政治家、影歌星等公众人物等都具有群众魅力,这种魅力的呈现,本身就具有大众催眠的效果。甚至努力向你推销产品的推销员,也是在对你运用心理暗示的手段。而人们也往往在一番鼓吹之后经不起诱惑,一时冲动买下了商品,事后却后悔不迭。郑宁说,这其实就是催眠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就是说,催眠其实离我们很近,甚至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
  
  四、并非无所不能的催眠术
  
  催眠固然无处不在,但绝不是无所不能。
  
  其实它并不神秘,它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人被催眠了,只是意味着他被暗示了。郑宁指出,催眠不是心理治疗,它只是心理治疗所采用的一种手段。
  
  而催眠的效果也不像影视作品中所宣扬的那样,它的实际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在一般人群中,催眠效果的好坏呈枣核型分布。一点都不会进入催眠状态的占极少数,而很快就可以进入深度催眠状态的同样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分布在中间状态。
  
  因此,催眠师并不会声称催眠的百分之百有效性。事实上,有一些被催眠者在接受催眠之后,感觉自己并没有进入催眠状态,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所遵从催眠师的行为都只是装出来的而已。据郑宁解释,这是由于显意识有判断力,所以在被催眠者清醒时,即使受到暗示,也会加以否定,而潜意识便遵从显意识的判断。

 

   本文来源于心理氧吧,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