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手册

发布时间:2013-12-31 17:51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身心健全的婴儿会把支持自己精神上独立的“好”母亲的形象保留在内心中。这个内化的母亲形象将成为之后成长的基础。与此相反,被“遭到抛弃的不安感”所包围的婴儿的分离焦虑尤为强烈,以至于无法在精神上脱离母亲,无法成功迈过精神独立这一重要门坎。     ---www.tspsy.com
  
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手册

心理学堂: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手册
 
  什么是边缘人格
  
  ■特征
  
  边缘人格为何叫“边缘”人格呢?因为它最初被用来命名一系列介于神经病和精神病之间的症状。现今,边缘性人格已被视为一种临床疾病。其症状五花八门,功能不全家庭中成长的儿童(Adultchildren)特有的各种症状、反复割腕(自杀未遂)、伴随幻觉和妄想,乍看之下是普通人,却有着近似于精神病的各种激烈症状。总的来说,精神不安定、感情容易急剧变化是边缘人格的特征。许多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幼年时期的母婴关系所致。边缘人格患者中的名人也不少,典型一例就是戴安娜王妃。
  
  据说边缘人格的患病率是2%,简单换算一下,日本大约有250万名边缘人格患者。
  
  边缘人格的特点如下:
  
  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
  
  对现实的理解能力很差。
  
  总觉得自己身处在一个错误的场合或环境。
  
  渴望他人能接受自己的一切。
  
  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稳定。
  
  所爱的人如果不做到事事完美,就会苛责对方。
  
  容易对工作不满, 反复换工作。
  
  一部分患者的适应能力,貌似很强。
  
  无法分清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界限。
  
  对人的评价常在极端两处摇摆。要么极好,要么极坏。
  
  会突然改变人生观或目标。
  
  常常勃然大怒。
  
  对双人关系过度依赖。
  
  反复自杀未遂。
  
  酒瘾、购物狂、暴食、性瘾、赌博成瘾、反社会行为、药物成瘾。
  
  其他。
  
  ■形成原因的机制
  
  原因要追述回婴儿时期。婴儿渐渐长大,开始咿呀学语,跌跌撞撞的迈着步子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他感到不安,就会回过身去确认母亲的存在。这时,幼孩将从母亲的表情中收获匪浅。如果是心理健全的母亲,就会对幼孩脱离自己的怀抱,能独自行动而感到喜悦,对孩子展现出一个鼓励的笑脸。
  
  然而,同样是幼儿的独立行动,有些母亲却从中感受到一种被抛弃的寂寞。婴儿自己还不能移动时,为了生存下去,一切只能倚靠母亲给予。母亲被婴儿全身心的依赖,从中感到喜悦。可随着婴儿逐渐长大,母亲意识到自己不再像过去那么必不可少了,由此生出了一种悲哀感。
  
  这样的母亲,在幼儿眼中又是怎样的呢?一转头,看到的是母亲落寞又悲哀的表情,幼儿会将此解读为:离开妈妈=坏事。让父母悲伤的自己,说不定真的有一天会被他们抛弃。幼儿陷入了不安中。如此反复,幼儿渐渐压抑了渴望离开双亲、走向独立的冲动。本来,只有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和母亲分离之后,方始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在上述情况下,幼儿会一直默默的回应来自母亲那“想永远被依赖着”的无言的讯息,延后或耽搁了自己精神上的成长。
  
  身心健全的婴儿会把支持自己精神上独立的“好”母亲的形象保留在内心中。这个内化的母亲形象将成为之后成长的基础。与此相反,被“遭到抛弃的不安感”所包围的婴儿的分离焦虑尤为强烈,以至于无法在精神上脱离母亲,无法成功迈过精神独立这一重要门坎。
  
  (这不光由母亲性格导致。在原生家庭的不幸遭遇、或丈夫长期“缺席”也会令一些母亲紧抱着幼儿不愿放手,以填补内心的空虚。但是,只要母亲心理健全,在小孩成长过程中有些部分还是可以慢慢修复的。)
  
  这一类母亲在育儿时,为了让孩子依赖自己,常常利用“抛弃”的威胁手段来达到目的。这种威胁加深了孩子的分离焦虑,诱逼他们粘着父母不放。比如“你不是我们家的小孩。”“把你扔到桥下面不管了!”之类的话,尤其有效。
  
  但是,孩子听来又感觉如何呢?不安、恐惧的同时,自己的依赖遭到戏弄,由此产生一种无法言喻的不快和愤怒。但是如果对着父母发怒,那就更加要“被抛弃”了,所以只能将怒意强压回肚子里。这种愤怒,在将来的诊疗过程中极具深远意味。
  
  这种“抛弃”威胁,除了在精神虐待、肉体虐待中显而易见外,还常会以一种巧妙隐蔽的方式出现。比如,小孩子一想“主动”去做某件事,父母就开始没完没了的过度担心,孩子是否能做成功。这貌似是爱儿心切,实际上却是一种狡猾的,一心指望孩子失败的担忧方式。这种不必要的担忧影响了孩子,令孩子对失败也变得胆战心惊,结果遂双亲所愿,成功的在“主动”做某事时失败了。于是,父母一边叹息着爱儿的失败,一边品味着“亲子一体”的美妙感受。
  
  除了威逼,自然还有利诱。当孩子放弃独立,就有各种“褒奖”。当孩子想独立时,就在他眼前一一出示依赖双亲的各种好处,让他放弃自立的念头。就像在驴头前吊上一根胡萝卜,各种诱导,无所不用。
  
  受到抛弃威胁的小孩,心里会形成“自己一个父母不要的、不值得被爱的人。”这样错误的观念。然后以和父母同出一辙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简单而言:自暴自弃。
  
  在上述一系列机制的作用下,对与父母分离感到恐惧、不知道自己是谁、自我定位模糊的小孩子逐渐长大,等他进入青春期后,所有问题突然全面爆发。因为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不管旁人同意与否,都得开始追求独立了。青春期的性萌芽。融入社会生活。恋爱。结婚。各个方面都到了必须独立的时候,却因父母的长年洗脑,无法从扭曲的错误机制中脱身,苦不堪言。像这种在婴幼儿时期形成、到了青春期才显出症状的边缘人格,也被称作“青春期边缘人格”。
  
  到这里为止写的大都是来自母亲的影响,不过,当然不只是母亲,父亲、周围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系列情况呢?原因就是母亲自身也是边缘性人格、或有边缘性倾向。她在婴儿身上看到了对分离感到焦虑的自己。因此,不自觉在对待孩子时,复制了过去双亲对她使用的各种阴险手法。由于自己过去有过受害体验,所以能充分理解各种不安、恐惧的心理,用起“抛弃”威胁时也格外一针见血,得心应手。如此反复,于是边缘性人格也代代相传。
  
  译者注:
  
  边缘人格作为临床疾病,全称叫“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除非特别说明,译文中的“边缘人格”=“边缘性人格障碍”。
  
  (文/佚名  来源:心理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