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心理医生服务对象是心智比较正常乃至完全正常的大众,精神科大夫专治精神病人,他们与现实的分离相当显著,心智扭曲到令正常人莫名其妙的境域。我只见有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并耐心分析道:"精神病人的心态、行为是可以理解。精神病人的病态言行称为精神症状,心理障碍则一般不称为"病",心理医生是不爱用"心理病"标签的,忌"病"这一词素。 ---www.tspsy.com
心理揭秘: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一样吗?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的心理和精神都在这种冲击下产生不同的应对反应。人们为了很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作用,心理咨询的需求逐渐增加,有个不愉快也愿意到医院看看心理大夫。曾有调查,发现许多到心理门诊就诊的人把心理医生与精神科医生看成是一码事,其实这二者是有差异的。
心理治疗(如精神分析)的确来源于精神病学,早期的心理治疗家也大多是精神科医生。这些医生发现,有一些人有很多特别痛苦的心理症状,却找不到相应的生物学指标,用药的效果也不好。对这样的人用交谈、疏导、暗示的方法治疗比药物更能见效。精神科医生弗罗伊德就是用这种方法治疗癔病患者时,领悟到人类的精神、人格、意识和感觉中有潜在的规律,由此产生了经典心理学。
心理学的发展使心理医生无论在治疗思想上、治疗实践上都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医学和精神病学的模式,二者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1)治疗关系不同。
一个人走进精神科的门诊,多数精神医生会问许多有关症状方面的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有严格的疾病诊断标准,没有诊断就没有治疗。心理医生则不太关心症状本身是什么,却关心症状发生的情境,它指向谁,受谁的影响,发生的地点、时间有无选择性,症状对咨客的人际关系、工作、社交的影响等。要得到这些资料就有赖于与咨客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这是一种咨客关系。心理学把治疗性交谈作为一种对症状的治疗或缓解的工具,不只是依靠药物。
(2)对诊断的态度不一样。
看精神科的病人,最关心医生的诊断。精神科医生严格按诊断标准对病人分类。心理治疗师则不同。早期的精神分析和行为学派非常强调诊断,是因为它们要努力地赢得医学和社会的承认。现在大多数心理医生只是尊重精神病学的诊断,应用它作症状归类,评估疗效和撰写科研论文的实例。由于医学诊断会给心理治疗操作理念带来一定的限制和冲突,在治疗中,心理医生常常会有意无意地淡化诊断,把症状看成是一种适应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或亲密关系。很多久病的人来到心理诊所,医生要花不少的时间来处理和淡化已有的诊断,使咨客意识到要改变症状必须依靠自己的改变和努力。咨客的许多问题,单靠医生和药物是解决不了的。必须调动咨客的主观能动性,战胜自我。
(3)用药的态度有差异。
精神科医生依赖于药物的疗效,医生的水平体现在他用药选择和剂量掌握上。心理治疗的疗效主要依赖于心理医生对咨客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解释,由此选择治疗技术。疗效主要是通过提高咨客的自我觉察,改变行为和认知模式,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来缓解和消除症状。由于改善情绪和感觉的药物越来越多,心理医生也常选用一定的药物作辅助治疗。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比较共同的是对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的处理,由于抑郁的人自我控制力较差,难以与治疗师形成有效的治疗关系,为防其自杀,心理医生也会首选抗抑郁的药物治疗。
(4)对症状的看法不同。
传统的生物医学和精神病学认为人是应该没有任何心身症状的,所以把消除症状看成是治疗的目标。心理医生把症状看成是帮助当事人成熟的“朋友”。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症状是一种对不良环境或不良关系的心身反应,它是一种器官语言,它常常可以转移当事人对现实的焦虑,或者使当事人变得可以“随心所欲”。心理医生不关心症状本身是什么,而关注症状在何种情景下出现,又是怎样被维持下来的,当然也关心症状是如何来改变当事人的。
我们调查了近百个前来咨询的人,他们几乎说不出心理治疗是啥东西。大多数人仍然是抱着一种医患模式,告诉心理医生他的症状,依赖治疗师替他解决烦恼。他们对心理治疗中所要求的要自我投入、自我觉察和领悟、自我管理和成长的理论很不理解。心理学中需要医生和咨客产生交流互动才有效力,如果咨客不理解你,再高明也无用处。中国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发展 有待于社会对心理学的认识程度。正如心理医生常说的话:“看心理医生的人需要有心理学头脑,否则治疗会变得乏味和冗长。”
(文/佚名 心灵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