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微表情解读:教授笑评民工冻死

发布时间:2012-12-18 13:56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引言:13日晚,社科院教授唐钧在央视《新闻1+1》栏目解读两起民工冻死事件时因面带笑容,被网友批为“冷血无情”。15日,唐钧表示,他平时面相就是这样,做节目时未刻意注意自己的表情,并发微薄道歉。教授为何笑着也中枪了?人们为什么对这位事件中教授的笑如此在意?      ---www.tspsy.com
  
微表情解读:教授笑评民工冻死

微表情解读:教授笑评民工冻死

  一、事件回放:
  
  本月13日晚,中国社科院教授唐钧做客央视《新闻1+1》栏目解读两起民工冻死事件。节目过程中,唐钧面带笑容,被网友批为“冷血无情”。15日,唐钧表示,他平时面相就是这样,做节目时未刻意注意自己的表情,并发微薄道歉:“如果我的‘笑’伤害了你,我表示真诚的道歉。”
  
  二、唐钧自述:平时面相就爱笑,我比窦娥还冤!
  
  有记者特意去网上搜索了唐钧的照片,发现大部分照片都面带笑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唐教授也表示,自己面相就是如此,脸上的笑与对待此事的态度并无关系。
  
  他说,他在直播室内录节目,“有一台摄像机专门对着我,我也看不见自己的表情,以前没接受过控制表情的训练,况且谈论的是我比较熟悉的政策问题,因此也很放松,没有刻意地注意自己的表情,平时的习惯不自觉地又出来了”。
  
  那么,唐钧是真的在笑了,还是只是一种习惯的面部表情?
  
  对此,我们可以先回答另一个问题:
  
  三、有表情是否一定说明有情绪?
  
  心理学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定。
  
  从出生开始,多年的积累会让人可以随意做出各种常见的表情。因此,仅仅观察到表情,并不能确认行为人内心中产生了相应的情绪。
  
  有情绪,就一定有表情;有表情,却不一定有相应的情绪作为支撑。
  
  人类的基本情绪有六种,分别是喜,怒,哀,惊,恐,悲。其中,笑是最复杂的表情!因此,对于笑容的辨认也是最困难的。
  
  如果正如唐钧所言生的一副笑脸,其实也不是不可信。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天生就一副弥勒佛的样子。什么事儿,他们遇到了都是微笑着。好像天大的事儿发生,都和他们无关。
  
  这是为什么呢?这种人有一种特别的面相:眼睑的闭合形态,在他们的面孔上会使眼睑的曲线翻转过来,呈轻微弧顶向上的曲线,因此只需要简单的两道向上拱起的弧线,就可以描绘出一双生动的笑眼。
  
  从这一点上说,也许我们真的误会这位教授了。
  
  四、公众质疑:平时你可以笑,为何偏在这个时候笑?
  
  在不少服务业领域有“标准笑”的培训,这种培训要求笑者露出“八颗牙齿”。一些机关单位也提倡微笑服务,时间一长,微笑成自然,不少官员为此“笑着也中枪”:从汶川地震时绵阳市委书记谭力的笑,再到陕西省陕西省某局长杨达才在施救现场的笑,都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笑”果。
  
  五、问题在于哪里?
  
  恐怕是习惯性的笑一旦用错了场合,必然遭到人们的斥责!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社会的人。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也都需要遵从相应的社会规范。这好比在舞台上演出,每一个演员首先都必须贯彻导演的总体要求,诸如台风要正,思想集中、听从安排等等。
  
  相应的,我们应该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在什么情况下不应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
  
  尽管社会上的人千差万别,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我们对于道德的判断还是一致的。没有一个国家会去赞扬一个杀人犯,没有一个民族会去支持恐怖分子。事实证明,愈是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来导演自己的角色行为者,就愈会得到社会的赞扬。这既满足了社会需要,同时也就满足了个人的需要。
  
  如果个人认识不到这一点,缺乏按社会规范导演角色行为的自觉性,即使并非刻意,也会受到民众和社会的谴责。
  
  六、我们为什么对“叫兽”这么苛刻?
  
  打个比方,这次节目央视请的是一个普通百姓上来发表评论,这个人不小心也露出了笑容。那么,大家还会这样“口诛笔伐”吗?
  
  也许正因为是教授,所以人们期待的更多的是他们能表现出正义感、良心与怜悯心以及对生命的必要的诚意。
  
  在网络上,人们戏称教授们为“叫兽”。可见,这些年来,教授的形象早已不再是高高在上。人们对于教授的认识也趋于理性化。从于丹北大讲堂昆曲演出后发言被轰下台,再到如今这位唐教授被人们批评“冷血”、“无耻”都体现了人们对于教授这一知识分子还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就决定了你不能在任何场合都自由地“笑”与自由地“哭”。如果不适宜地不分场合地“笑”,会引起民众更强烈的反感。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对叫兽们如此严苛?
  
  这是因为我们对教授有“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即一个人在其过去已有经验的影响下,心理上通常会对某一特定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的状态,从而使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与专注性。刻板印象能够使人们在从事某一项活动时相当熟练,从而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它也会束缚人们的思维,使得人们总是会用常规方法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去寻求其他突破的途径,因此,有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而我们对于公众知识分子的刻板印象在于,他们一定得是有同情心的,通情达理的,不会犯错误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授也会犯错,一旦犯错,我们也可以试着去给予理解和同情。
  
  七、真正的冷漠的不是教授,而是我们!
  
  让我们将镜头再次聚焦于那两起农民工冻死街头的残景:11月30日,郑州的一座立交桥下,一名农民工在露宿20多天后身亡;12月12日,在郑州解放路和二马路交叉口,一名中年男子在路边坐了三天三夜以后身亡。
  
  悲剧刺痛了公众的神经,每个善良的人都不能不神伤一番。当我们一再斥责教授时,我想问的是,到底是否有人真的去关心这些农民工冻死的背后原因?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在看到他们受冻的场景时选择站出来伸出你温暖的双手?
  
  也许冷漠的不是教授那不合时宜的笑容,而是我们自己!
  
  (文/心灵花园 心理氧吧 www.psy0898.com)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