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摆脱数学恐惧症的绝招

发布时间:2012-11-22 09:58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如果你痛恨数学,这种感受或许一点儿都不夸张。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仅仅是预知要回答一个数学问题就会使憎恶数字的大脑痛苦中心被激活。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摆脱数学恐惧症的绝招

心理学堂:摆脱数学恐惧症的绝招
 
  一、想到一加一等于几就痛苦?
  
  如果你痛恨数学,这种感受或许一点儿都不夸张。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仅仅是预知要回答一个数学问题就会使憎恶数字的大脑痛苦中心被激活。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测试了28个成年人的神经活动—其中14人是高度数学焦虑,14人是低度数学焦虑。在扫描每个受试对象大脑的同时,给与他或她一系列的单词和数学问题(其中一些在本文最后)。
  
  结果显示:高度焦虑组在受试时,知道有一项数学任务要做,他们的背后位脑岛和扣带回中部(感知痛苦和身体受威胁的大脑部分)做出如同受试对象的手被火炉灼伤的类似反应。轻度焦虑组显示没有这种反应。
  
  而且,研究报告的合作者伊恩·里昂说:“焦虑仅出现在预知期间。当他们真正做数学题时,似乎并没有什么痛苦。这表明不是数学本身使人痛苦,而是想到数学使人痛苦。”
  
  早前的研究证实,引起较重心理压力的事件—比如一段浪漫关系的结束,可以导致身体上的不适。这项研究报告,由莱昂和合着者西恩·贝洛克发表在上周的《公共科学图书馆 综合》(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One )期刊上,或许是第一次阐明了单是预知(要完成有关的数学问题)就可以在大脑里留下痛苦的印记。
  
  “这完全是一种心理上的解释,”莱昂说,“数学在纸上只是数字—绝对不会真正地伤害到你。”
  
  然而,他说,“高度数学焦虑的人通常在数学方面很糟糕,从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到实验室作业所有有关数学的一切。他们往往会避免从事与数学有关的职业。”
  
  二、这种痛苦是进化的结果?
  
  “我们不这么认为,”莱昂说,“数学是一项较新近的文化发明-只不过是几千年的历史。所以这样的反应似乎是根据个人的直接经验而产生。但是如果所经验的很糟糕,那么个人对数学的感知就会是恐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痛苦的。
  
  来昂认为他的团队的发现或许适用于除数学以外的事。“对于看到由此扩展开的其它的恐惧,比如,恐惧高度,或其他类型的,实验焦虑我们一点儿都不会感到惊奇。”
  
  三、什么可以消除或减轻痛恨数学者头脑中的痛苦呢?
  
  “初始步骤是克服焦虑,”莱昂说。这是一种情况,练习(做数学题)不会带来完美:“如果你是数学焦虑者,仅仅做一堆数学作业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找寻对数学更有好感的方法才是良策。”
  
  四、 摆脱“数学恐惧症”的绝招
  
  孩子数学考卷分数不好看,就论断孩子“缺乏数学细胞”?在美国长期投入中小学数学教育,并曾获数学教育贡献奖的玛瑞琳.伯恩斯(Marilyn Burns),可不认为如此!
  
  她指出,算术算得快的数字奇葩,是数学天分的一种,却不是唯一的一种。如有的人对空间图形特别拿手,不必动用剪刀、不用动手摺叠,凭目视就能折成立方体;有的人玩五子棋或CS游戏时特别厉害,很容易“综观全局”抢先连成一线;也有小朋友喜欢慢慢想,而且会好奇相同的问题是否有其他解法,“这些都是不同的数学天分类型,并不代表数学天分高低,”一手打造儿童数学经典《魔数小子》系列的她鼓励孩子,“给自己一次机会,或许你比自己想像的更有数学天分”。
  
  或者,你的孩子虽然数学成绩还可以,却觉得数学课简直无聊、讨厌到爆?事实上,这样的孩子在国内并非少数。
  
  信心是兴趣的基础,而兴趣则是激发主动学习的动力。当孩子得了“数学恐惧症”甚至“厌恶症”,爸妈能帮上什么忙?专家提供五个步骤,让孩子摆脱数学厄梦。
  
  1、害怕数学?从陪玩开始
  
  新竹教育大学数理教育研究所教授林碧珍主张,当孩子已没有勇气克服数学时,从“陪孩子玩数学”的过程,是逐步拾回孩子数学好感的桥梁。“就如同路都还走不稳时,爸妈应先牵着手走上一段,”林碧珍形容,当对“独立解决数学问题”已缺乏信心,提供“没有压力的陪玩环境”变得很重要。“玩的过程中,家长要采低姿态,孩子会的部分就让他表现,不会的再跳出来帮忙,千万别骂孩子笨,”林碧珍叮嘱在日常生活中陪玩要诀。
  
  从日常生活中引导,可让孩子了解“数学”并不等于“数学考卷题目”。如孩子吵着要到速食店,点个松饼之余,不妨来个“切三刀”的均分游戏刺激思考:
  
  想想看
  
  (1)如何只能切三刀,就把圆形松饼分成大小相同的六块?
  
  (2)脑筋转个弯,如何只能切三刀,让圆形松饼分成大小相同的八块?
  
  曾是数学辅导团教师成员,任教于新竹市顶埔国小的陈姿静建议,外出用餐、商店特价,或逛大卖场时,也是让孩子展现“算术”或“估算”能力的好时机。
  
  如付款前请孩子计算花了多少钱,从打折后价格算原价,或估算这次放入购物车内的物品“大约”有多少、估计排哪一列可以比较快结完帐等,都不需花太多额外心力,又能培养孩子数学思考习惯的时机。
  
  引导孩子进入数学式思维的过程,屏东教育大学数理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简清华观察,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往往是:从孩子原本就爱玩的游戏出发,引导他们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
  
  自己两个小孩都读小学的简清华举例,像电脑里的踩地雷、俄罗斯方块等游戏,他就会引导孩子思考“机率”问题:“这个方格是地雷的可能性大不大”、“下次出现这种形状的比例高不高”,透过这些提问,让孩子习惯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而非仅靠瞎猜、碰运气破关。
  
  陪玩最主要的目的,是在生活中培养“习惯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每道数学问题就像是一道谜题,解题就像解谜的过程,“类似“东一片、西一片,到老不相见”的文字猜谜游戏(耳朵),就是很好的思考训练起步,”康园文化数学教师徐任宏指出,从小让孩子觉得“打赢谜题”很有成就,在成就感中累积自信心的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比较乐于动脑思考。
  
  出过好几本“生活数学”书籍的徐任宏,也不断从中西数学史取材,透过“学校没教的数学问题”,把思考寓于游戏之中。从河内塔、魔方阵、河图洛书、费氏数列、拉丁方阵、四色定理等,都成为他扩展孩子数学视野的题材。
  
  学数学的重点,不在答案,而在过程。“摆脱只重视学校成绩的小用,才能更着眼对孩子未来人生的大用,”徐任宏如此认为。
  
  2、玩玩就好?从玩中找规律
  
  例一、
  
  9 x 9+7=88
  
  9 x 98+6=888
  
  9 x 987+5=8888
  
  ?=?(接下去会如何呢?)
  
  例二、
  
  1 x 8+1=9
  
  12 x 8+2=98
  
  12 x 8+3=987
  
  ?=?(接下去会如何呢?)
  
  来看看数字算式的神奇魅力吧!
  
  你和孩子,应该都不难接下去写出算式的后续发展吧!
  
  “数学,其实就是一门寻找规律的学问,”多位受访数学专家均不约而同提及:模式与关系,是数学最美的部分!
  
  林碧珍以“大不压小,用最少步骤将木片搬运到另一根柱子”的河内塔游戏为例,一开始孩子并不会留意自己到底花了几步完成;但在破关成功后,可让孩子重新回头记录所花的步骤数目,让孩子从“两片要搬三次,三片搬七次,四片要搬运十五次”的实际操作与记录中,询问“你有没有发现到~~”,让他有机会思索刚刚自己的分解步骤,尝试找出搬运的规律。
  
  满街的车牌号码,也是很好用的素材。徐任宏举例,如看到“1423”的车牌,家长不妨先点出“1+4=2+3”的“巧合”,让孩子也找找还有没有类似的数列(如5436);看到“1234”的车牌,由于“12”刚好是后面两个数字“3 ╳ 4”的乘积,类似的数列其实也不胜枚举(如1535、3666、2438等)。
  
  看似平凡的数字小游戏,其实背后往往蕴含规律性、整理资料、一般化的能力。
  
  林碧珍鼓励家长,在孩子成功破解谜题后,除掌声鼓励之外,若能够协助他们发现谜题背后的规律性,孩子将能朝数学世界更迈进一步。
  
  3、只爱文科?以数学科普切入
  
  无法否认,现实中有许多热爱语文科,却打从心里讨厌数学的孩子。没关系,“讨厌”也是个切入点!
  
  今年拿下教学卓越金质奖的石牌国中数学团队,两年前就开始在学校推科普阅读。石牌国中数学科领域召集人苏进发指出,从同理心出发,引介“故事主角也很讨厌数学”的数学科普书籍,效果往往出乎意料得好。他们曾引介一本《数学大骚动》,内容描述“教育局长认为有计算机就好,所以打算废除全市数学课”,结果很能引发学生共鸣。
  
  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教授洪万生,对推动数学科普阅读一直不遗余力。在他主导建置的“台湾数学博物馆”网站科普特区中,就罗列了许多数学绘本与数学小说的书评与介绍。若孩子原本就喜爱阅读课外故事,洪万生建议,家长不妨多引介的科普类小说或绘本,除可改善“重文轻理”的阅读偏食现象,也能顺势引导孩子认识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数学谜团,体会数学的迷人与有趣。
  
  如从故事横跨两千年的《鹦鹉定理》认识数学发展阶段,从《博士热爱的算式》认识质数、友谊数甚至体会爱情,日本江户时代传奇兼励志故事《算法少女》等等,“这些故事,谈的虽然是数学,但却不纠缠在数学问题本身,”洪万生说,都是开启数学科普视野的敲门砖。
  
  阅读后的讨论,是促动思考的最佳良方。林碧珍也指出,当走过“陪孩子玩数学”阶段,孩子不再那么惧怕数学后,接下来就应进入“和孩子谈数学,让孩子说数学”阶段,听听他们对故事情节与数学之谜的想法,日积月累,数学将不再只是考卷上无聊的题目而已。
  
  4、好为人师?注意指导语
  
  徐薇文教机构执行长江正明是留美电机博士,孩子的数学从小就是自己教。“家长是光,但孩子得自己找路,”江正明提醒,家长陪孩子写数学作业时,绝对不要逐步做给孩子看,而应扮演“提示”的角色,这样才会达到“让孩子思考”的效果。
  
  他回忆自己在教儿子数学时,最常说的话是:“你现在列出的式子,代表什么意义?”“你现在想要算的东西是什么?”“你有没有把题目的叙述,转变成为数学式子?”“图有画出来了吗?”“式子列出来了吗?”“题目还有哪些线索?”这些引导过程虽然耗时,但给时间,让孩子历经“被卡住→自己想方法”的阶段,却正是锻链思考不可或缺的过程。这种训练,对于考题从不会出自参考书的国中基测,特别重要。
  
  此外,在指导孩子文字应用题时,许多师长以为“看不懂文字题”等同于“语文能力不佳”。但林碧珍从与第一线教师合作,实际观察教学情境则发现,背后原因其实并非如此单纯。“看不懂数学文字题,不能全归咎于语文能力不好;语文能力不好,也不代表数学没救,”她指出,“许多时候,原因是出在不了解文字叙述的“数学涵义”代表什么。”
  
  以孩子很容易卡住的“分数问题”为例,“妹妹吃了一盒月饼的四分之三”与“妹妹吃了四分之三盒月饼”的陈述,孩子的了解程度就有差异。她解释,当题目陈述为“四分之三盒”时,孩子可从分数后面紧接的单位“盒”,清楚知道有“部分/整体”的观念;但若碰到“一盒月饼的四分之三”这种陈述时,许多孩子很难立刻了解这同样也是“四分之三盒”的意思。她认为,这种情况不能说孩子读不懂题目,而是缺乏“一盒的四分之三”就是“四分之三盒”的旧经验连结。
  
  她提醒师长,若能掌握中间的“转换”机制,协助孩子习惯从“一般语言”进入到“数学语言”,将有助于孩子面对数学文字题。
  
  5、老是粗心?提醒需具体得法
  
  “早告诉你做题目要小心,怎么又粗心?”看到孩子考卷,你是否经常如此碎碎念?曾在国小任教十余年的简清华,戏称自己是“三脚猫教练”,但他让孩子戒除“积习”的方式,则发人深省。
  
  简清华曾指导一位羽球选手。这位选手每次挥拍后,会习惯的把手放下,因而影响挥拍速度。简清华训练的方式是,找同学在场边当“观察员”,只要一看到他出现想把手放下的惯性动作,就要同学大声提醒“把手提起来”,这样训练了两年,终于拿下佳绩,跌破一竿子老师的眼镜。
  
  积习总是难改。与其不断数落“跟你说过多少次,怎么都听不懂”,不如直接挑明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孩子很容易“抄错数字”,那就要孩子在检查时,特别针对“自己的算式与题目的数字”加以比对;若总是计算错误,那就观察究竟是加减乘除哪个部分出错?若问题出在乘法表不熟,那就进一步厘清究竟是乘法表的哪个区块是“罩门”,针对易错处加强练习即可,而不是从二到九全部要求重背。
  
  此外,家长也应厘清“粗心”的背后因素。简清华提醒,考试有时间限制,若某些题型是孩子首次遇见,孩子得花相当的时间,一步步思考来解答,检查时间自然受到影响。若因此怪罪孩子粗心,就不甚公平。
  
  苗栗县数学辅导团教师陈智康提醒家长,千万不要仅以孩子的数学成绩来判断孩子的数学能力,“毕竟,一个偶尔出错但会思考的孩子,比每次考一百分的考试机器来得好!”
  
  (文/心灵花园 心理氧吧 www.tspsy.com)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