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社会心理学:你被幸福催眠了吗?

发布时间:2012-11-21 13:20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当然,如果福特纪元的统治者们更想图省事儿,他们完全可以用“我生活得很幸福”来置换“我非常高兴我是个比塔”,这样一来,“美丽新世界”的幸福感指数肯定还能更高一些。    ---www.tspsy.com
  
社会心理学:你被幸福催眠了吗?

社会心理学:你被幸福催眠了吗?
 
  对于幸福的追求方式,从前现代时期主要表现为哲学家的思辨和人们个体生活方式的选择,到现代时期出现了付诸社会运动和制度建构,这体现了一种历史性的进步。 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重要成就无疑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进程,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现代化的一种困境。
  
  一、关于幸福感的催眠术
  
  在赫胥黎的小说《美丽新世界》中,福特纪元的统治者经常用催眠术来校正人们的思维,比如,他们会趁身份为“比塔”的人们睡着的时候通过广播不断地暗示他们“我非常高兴我是个比塔”、“我非常高兴我是个比塔”、“我非常高兴我是个比塔”……等“比塔”们从睡梦中醒过来的时候,他们会喃喃自语:我非常高兴我是个比塔。
  
  当然,如果福特纪元的统治者们更想图省事儿,他们完全可以用“我生活得很幸福”来置换“我非常高兴我是个比塔”,这样一来,“美丽新世界”的幸福感指数肯定还能更高一些。
  
  情同此理,现实世界的我们,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从官方机构那里听到关于幸福感的报告。最新的数据来自前两天刚刚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该报告显示有75%的被调查者自认“幸福”;次新的数据来自上月发布的《2012经济生活大调查》,该调查称44.7%的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打开搜索引擎看看这两份“美丽”的报告是谁发布的。
  
  然而,总有一些“反催眠”的信息能让人们稍稍清醒一些。相信很多人都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过这样两条信息:一是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对中国国民幸福感指数进行了3次调查,显示1990年中国国民的幸福指数为6.64,这一指数在1995年上升到了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了6.60;另一条信息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2009年12月公布的幸福调查,该调查称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
  
  你也完全可以将这两份第三方报告理解为另一种“催眠”,俗气一点的说法或许叫做“不了解中国国情”。不过,咱老百姓毕竟不是“美丽新世界”中的“阿尔法”人和“比塔”人,在“你是否生活得很幸福”这个简单问题上,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多数人似乎更愿意相信自己的亲身感受而不是接受单向度的“幸福催眠”。
  
  放眼四海,但凡民众生活得很幸福的地区或国家,大概都不太需要乐此不疲地发布多少幸福感指数如何高、百姓如何有尊严的报告。恰恰是那些城管总是很凶、收费总是很乱、安全总是没啥保障、城乡差距总是很大的地方,经常需要像祥林嫂那样不停地重复那些美好的幻象——虽然重复次数太多,结果可能是自己被自己“催眠”了。
  
  幸福感说到底是一个虚无的、难以精确量化的概念,它固然和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相关,更与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挂钩。与其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所谓“民意调查”,倒不如扎扎实实推行一些民生之策,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方便一些。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满足了那些基本的民生诉求,又何须拿着扩音喇叭到处说:我们生活得很幸福?(文/汤嘉琛)
  
  二、学点心理学:
  
  1、什么是幸福感?
  
  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
  
  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心理体系诸多因素和层面之间的密切联系中。
  
  2、什么是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然而,如果幸福指数将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甚至将在一个地方或国家的发展规划中扮演一种重要而合理的角色的话,那么,对于幸福指数寻求一种充分的理解,并且避免各种误读,无疑成为一项最基本的前提。
  
  (1) 将幸福指数简单化的倾向
  
  对于幸福的理解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这说明了社会心理体系的高度复杂性,而这种复杂的主观世界要用数量化的工具来加以测量和说明,无疑是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局限性提出一个重大挑战。因此,关于幸福指数一种可能的误读就是,将幸福指数简单化的倾向。典型表现之一是,希望通过一份调查问卷就能达成对主观幸福感全面而准确的把握。而幸福感在测量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进行测量的时间之点上人们所表达的生活感受,是否能够代表他们在一个时期里的总体生活感受。
  
  (2) 认为幸福指数能够作为一个绝对性指标
  
  幸福指数是社会发展状况及其问题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如果说社会心理体系包含理性层面的认知评价和感性层面的情绪感受,那么,在幸福感中情绪感受这一感性层面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幸福感有时是一种很个体化的主观领域。因此,在实践领域中,幸福指数可以成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但并非唯一方面。在这里,关于幸福指数一种可能的误读就在于,认为幸福指数能够作为体现个人生活质量和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一个绝对性指标,从而忽视了对于社会发展内涵和人的精神领域的丰富性的考虑。
  
  (3) 将幸福指数夸大化、片面化、偏激化
  
  作为制定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一种重要参考因素的幸福指数,与GDP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的。GDP是硬指标,幸福指数是软指标,两者在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中各具独特的地位与作用。能够关怀幸福,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但决非要在GDP与幸福指数之间做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因此,关于幸福指数又一种可能的误读就在于,产生“幸福指数崇拜”,即将幸福指数的意义无条件地夸大化、片面化、偏激化。
  
  3、幸福感的测量
  
  对于幸福感的测量,西方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等已经探索了几十年,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既便如此,尚未有任何一种幸福感测量工具能够得到普遍认同,许多量表仍处在不断改进之中。中国与西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反映形式之一的社会心理都存在差异,从而对于幸福的理解不会完全相同,感受幸福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我们若要研制出一套既体现国际水平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幸福感测量工具,尤其是获得可以作为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参考的幸福指数,尚有待进行高水准、创新性的多学科合作研究。
  
  (文/心灵花园 唐山心理咨询网 www.tsp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