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拾的垃圾上,更能增加部分生活收入,避免因病致贫等,以获得更大的安全感。 ——www.tspsy.com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不久前,普陀区一居民区内发生火灾,77岁独居老太丧生火海。出人意料的是,人们进入老人家中发现,家里囤积的废品垃圾竟然超过半人高。
无独有偶。上海的另一小区,也曾发生清洁工戴着口罩上门清理一位独居老人堆满捡回垃圾的家。而在今年2月,江苏常州一户民宅发生火灾,独居室内的69岁老人葬身火海。消防官兵也在现场发现,60多平方米的屋内堆满了老人平日捡回的垃圾,事后志愿者竟从房内清理出了40车垃圾。
不幸丧生的两位老人生前都有退休金,虽然与小辈们分开居住,但手头并不算拮据,却都有常年拾荒的习惯。记者顺着线索继续调查,不由吃惊:在上海很多小区,竟然都有着这样把拾荒当作退休生活的老人。退休老人,你为什么要拾荒?
拾荒老人和他们的故事
事件一
下午4点,本市一个农民征地安置房小区里。在接过记者递上的一个喝完的饮料瓶后,老人把它装进随身背着的大马甲袋里,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我一不偷,二不抢,凭自己的劳动挣点小钱,不是蛮好?”68岁的老人头发已经花白,皮肤有点黑,穿着上下都是土灰色的旧衣服,上衣有一颗扣子没扣好。他和老伴以及子女,都住在这个小区里。打开马甲袋,老人展示了一天的劳动成果:20多个塑料瓶,一堆废木板,一叠废报纸,还有几个旧纸箱……“估计能卖个10来块钱”。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他快步走到两幢房子之间的垃圾车边上,佝偻着背,把半个身子探进去翻了一会儿,拿了两块木板出来,“现在小区平改坡,可以找到点建筑垃圾”。记者小心翼翼地问:“您平时缺钱吗?”老人立刻有些敏感起来:“我有快1000块钱退休金。但是怎么够?人家拿那么多!我孙子还要读书呢。”
歇了一会儿,记者随老人一起往他的家里走。楼道口,楼梯上,堆满了老人捡来的各种杂物。这时候,正在检查防火安全的居委主任拦住了老人:“老张,你这些垃圾要赶快清理了啊,邻居反映很多次了。再怎么也不能影响公共环境,是吧!”“嗯,嗯,我到时候理。”老人嘴上应着。敲门进家,老伴却说什么也不肯让记者进去了。站在门口往里瞥一眼,就已触目惊心:迎面就堆满了半人多高的烂纸盒、废报纸和各种瓶瓶罐罐。
老伴面露难色:“说了他无数遍,没用……捡垃圾,成习惯了。”老人再次提高了嗓门:“平时又没事干,捡捡垃圾不行啊!”门随即被关上。居委主任直摇头:“这个老张,退休七八年每天捡垃圾,还堆在家里,很久才清理一次。问过他为什么,他说垃圾放那里没人捡,可惜!”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据居委主任介绍,一共700多户的小区里,将近10户家里都有捡垃圾的老人,已经成了气候,“可能和我们这里很多人以前有务农经历有关。隔壁一个商品房小区,就没啥老人捡垃圾的。”
记者随后又询问了几位该小区的拾荒老人,“退休在家没事干”、“靠劳动挣点小钱”、“节约惯了,看不得浪费”是老人们所述的拾荒原因。当小区内其他老人凑在一起聊天、唱歌、跳舞时,他们则默默搜寻着小区里的各种“资源”,留下一个个背着垃圾袋的蹒跚背影。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拾的垃圾上,更能增加部分生活收入,避免因病致贫等,以获得更大的安全感。
事件二
记者再次来到不久前发生火灾的小区。老公房外表稍显破旧,面积相对较小。一楼的防盗门上,贴着居委会4月10日的通知:请住户不要在家中或楼道等公共区域存放生活垃圾。这是一个老年人居多的小区。听记者问起前阵子小区失火的事情,几位正在楼下闲聊的老人脸色有些凝重。
“这老太太是十几年前从中潭路搬来的,一直一个人住。她其实有两儿两女,但老人脾气不太好,好像每次儿女来看她时,她总会把儿女骂走。”为什么?另一位老人插话:“还不是因为堆垃圾?一开始,儿女看到老太家里到处是垃圾,又散发着臭味,想清理,结果惹怒了老太。后来儿女即便把垃圾扔掉,她也会马上再捡回来。尽管这样,儿女还是会经常过来看望。”
不过,在邻居们的眼中,老太太倒是一个客气人,“见到熟人都会打招呼。但因为她长期不洗澡,不换衣服,身上有味道,所以周围人都有点避着她。而且她的屋子里堆满了垃圾,散发出臭味,我们和居委会都劝说过她,不过没用,这也影响了邻里关系。”
在邻居们的印象中,老太太总是很早出去,很晚才回来,每天都在小区周围和边上几个小区里捡垃圾。每天,她把收集的垃圾分类,便宜的,当天到小区对面的垃圾回收站卖掉,贵点的,便会带回家用塑料袋装好。对于这次火灾的原因,邻居们推测也与老太太堆的垃圾有关,“她家里堆了几十袋垃圾,有一米多高,都是她认为贵重的东西。清明节那天,很多人烧锡箔纸祭祖。老太太听说燃烧后的锡箔纸卖的价钱不低,这天便忙着将燃烧后的锡箔纸灰打扫好,用塑料袋装好带回了家,没想到,锡箔纸并未完全熄灭,结果点燃了她家中的垃圾。”
一阵唏嘘之后,一位老人感叹说:“我记得这老太太曾亲口跟我说过一句话:‘我怕生病后没人照顾,捡垃圾可以攒点钱,生病以后可以雇个保姆照顾自己’。实际上,她也有退休金的,但一直一个人生活,很孤独。我们猜,她大概也想趁着捡垃圾出来走走吧。她也没啥爱好,这就是她的退休生活了。”
这些老人和子女的关系怎样?调查发现,对于老人捡垃圾,许多子女都持反对意见,认为“会把细菌带回家”;有的甚至认为“给家里丢脸了”。一些老人只好瞒着子女偷偷地捡。“这说明这些不缺钱的老人,其实缺少家人和子女的关爱。”心理学专家崔丽娟建议,家人子女应给予老人更多关心和关爱;如果已经发生了老人经常将垃圾捡回家的情况,也不应对老人进行指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老人对废品垃圾进行清洗、消毒、收纳。不妨从“垃圾带病菌易致病”或者“把废品捐给有需要的人”两个角度着手,慢慢与老人沟通,劝导老人主动处理垃圾,以防火灾和生病隐患。
事件三
数天的采访,记者发现,不少独居老人都有将废品捡拾回家囤积的行为,但大部分老人的经济状况良好。
比如,在浦东证大家园小区,一位老人说,儿子在小区附近开了家窗帘店,生意做得不错,“儿子很孝顺,每个月给我零花钱。但我觉得自己捡垃圾赚点小钱更好,既锻炼了身体,又充实了生活。”据居委干部说,这些老人心地都很好,每逢居委会组织慈善募捐活动,总是积极响应。
又比如,虹口一小区,一位企业退休干部,每月退休金2000多元,却喜欢每天在垃圾堆淘废木料,自己做些小板凳之类,拿出去卖点小钱。“不差钱”老人为何喜欢捡垃圾?“不能将老人的行为简单归结于勤俭持家,而应关注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主任崔丽娟说。
专家分析说,老人退休后,不仅收入水平下降,社会地位、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等也都进入衰减状态。一些老人拾荒,关注点不在于结果“能否卖钱”,而在于过程“我还是能创造价值的”。同时,这也与目前居住方式发生变化,熟人社会被打破,老人身边缺乏亲人朋友关爱有关。一些老人在捡垃圾的过程中,能得到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一些老人则将捡来的垃圾修理缝补后送人,以赢得他人喜欢,这些都是老人渴望拥有更多人际关系的表现。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傅安球则提醒,在关心老人之余,也不排除一些情况特别严重的老人大脑出现了病变或衰退迹象,可能为老年痴呆的前兆,必要时应带老人尽早就医,对老人的应知功能、对话功能、行动能力等进行测试,然后根据程度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等。
囤积是种心病,要用心医治
美国学者兰德·弗罗斯特和盖尔·斯台吉蒂曾经出了本书,叫 《囤积是种病——别让杂物堵住你的幸福》。书中特别指出,在老年学调查文件中,对垃圾的囤积被称为“垃圾收藏症”。这种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个人卫生及居住环境的急剧恶化,患者时常伴随出现敌对孤立以及与世隔绝的想法和情绪。垃圾收藏症与恶劣的个人卫生和肮脏的居住环境,一并被视为老年人疏于自我照顾的标志。
心理专家认为:患有囤积症的人们无论存储工具的尺码和数量几何,总能将自己的居住空间填满。封闭的空间能给予囤积者们一种被蚕茧包裹般的惬意和安全感。对于许多囤积者来说,失去物品的念头可以使他们惊恐万状。一般人把囤积症理解为一种对匮乏作出的反应,这种理解不全面。许多囤积者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匮乏并不仅限于物质层面,情感的匮乏一样可以予人极大的伤害。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拾的垃圾上,更能增加部分生活收入,避免因病致贫等,以获得更大的安全感。在一些社区,已有社工发现,如果能吸引独居老人参与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为老人建起新的社交圈,也能有效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减少捡垃圾囤积的行为。
记者还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某小区一位老人,因为一直囤积垃圾,常惹来邻居的反感,自己闷闷不乐却又欲罢不能。后来居委会想了个办法,将老人纳入社区的环保志愿者,每天佩戴袖章“上岗”,帮助小区清洁的同时,顺带卖掉一些垃圾废品。这样一来,老人在邻居面前能抬起头了,渐渐地,也愿意和别人交流了。由于有了更多环保意识,老人最后自觉地不囤积垃圾了,还会常常劝说其他老人。
当然,无论外界给予何种治疗或者帮助,都不能替代家人子女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当老龄化社会来到我们身边,当一些意想不到或者尚未意识到的问题来临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敷衍回避,不是凭经验做判断,而是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倾听,去交流,去反省,从而从根本上真正解决问题。
(文/心灵医生 唐山心理咨询网 www.tsp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