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心理疾病:我们都是孤独症患者

发布时间:2013-05-23 15:08 类别:心理疾病

  
  心理导读:身处人海中,还是会感到孤独;手边忙碌不停,还是会感到孤独;生活吵吵嚷嚷,还是会感到孤独。孤独和害怕孤独,是人类的本性。孤独,如同流行性病毒,带来大范围的不安个焦虑。如何应对孤独,成为现代人的必备技能。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我们都是孤独症患者

心理疾病:我们都是孤独症患者

  孤独,仿佛一种病毒,在熙熙攘攘人流不断的城市,无声地蔓延。
  
  31岁的陈枚是一名图书编辑,平日里朋友遍天下,可一说到孤独,她感触颇多:“有一回心里特苦闷,想找个人倒倒苦水,但把手机里的电话簿翻了一遍,却一个人也没找到!”找这个朋友吧,隔行如隔山,实在没耐心解释清楚来龙去脉;找那个朋友吧,人家整天上厕所都要挤时间,不好意思给人找麻烦;找同行吧,虽有共同语言,但大家平时都是明里交流暗里竞争,怕成了人家的笑料;找作者吧,但只是书稿往还的工作关系,没有义务当她的情绪垃圾桶;找父母吧,又怕老人家太过担心……“明明站在大海边了,还要眼睁睁看着自己渴死,这就是寂寞。”陈枚眼里满是无奈。
  
  与陈枚不同,在外企工作的孙先生坦言自己是个怕寂寞的人,他每天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即使老婆孩子不在家,也要把屋里的灯全打开。一上公交车就千方百计打电话消磨时间,下班没事拉几个哥们喝点儿小酒,只要家里来人就得支桌麻将,反正怎么都得热热闹闹的。“没办法,一闲下来,心里就慌得厉害。即使这样,有时候身处朋友堆中,突然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孤独这东西,躲都躲不开。”
  
  其实,不管人们怎么努力逃避孤独,孤独感却总在一生的每分每秒中陪伴着我们。如果一定要形容得话,孤独就是灵魂的影子,越是光亮的地方,影子也越深。
  
  孤独与害怕孤独,都是人类的本性
  
  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所以孤独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就像动物要分群居和独居动物一样,群居动物必定会害怕孤独,而独居的动物喜欢孤独。
  
  我们可以把猫科动物与犬科动物比较,猫科动物(狮子除外)差不多是独居的动物,所以流浪的猫可以生存得很好,流浪的狗却死得很快。美国的自然科学电视节目,拍摄到深山的一只老虎(猫科),它独自一个生存着,自得其乐。镜头展现它吃饱睡足到一个池塘里沐浴,非常拟人化的行为,搔首弄姿,虽然不会笑,却眼带满足,你不得不认为那家伙过的很滋润呢。流浪的狗和孤独的狼一样,是惊恐不安的,夹着尾巴的,它们可以忍饥挨饿,千里迢迢去寻找自己的一群,或者赶快投入新主人的怀抱。
  
  当然,文化把这种被孤独感驱使不得不依附一个人或群体的行为称为忠诚,而把猫科那样不依附什么,独立的动物视为自私、狡猾、虚伪或自我中心。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们读书、娱乐、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动、兴趣、爱好、权力与金钱欲望都是为了分心。分什么心,分孤独的心,怕自己无事可干而感觉到孤独,怕由孤独感引发莫名的焦虑、恐慌与不安。其实,连上帝也知道孤独是驱使人最好的手段。古版圣经里,人原本是一体,上帝嫉妒人类无忧无虑的生活,把人劈成两半,一半为男,一半为女,让他们一生下来就不得不面对孤独与不完整感,只有努力寻找到另一半,才能摆脱孤寂的折磨。
  
  孤独,让我们焦虑不安

  
  哲学把孤独、死亡、自由和意义列为人类需要深思、自省的四大课题。孤独感引发人两种基本的心理需求:一是人的归属感,一是存在的焦虑。归属感好理解,“我是谁的孩子?我的家在哪儿?我团队是什么?”或者“我是谁?我被谁需要?我的信仰,主义?我的社会身份是什么等等?”回答这些问题正是在满足人的归属感。
  
  婚姻也常受归属感的驱使,明明知道对方不适合自己,但失去家的孤独恐惧使人屈从在不愉快的关系里。存在的焦虑是与生俱来,正如我们对危险的恐惧,是不被理性、逻辑能够解释。只要活着,由孤独引发的焦虑、彷徨、不可知、慌乱无处不在。
  
  其实,不管人们怎么努力逃避孤独,孤独感却总在一生的每分每秒中陪伴着我们。如果一定要形容得话,孤独就是灵魂的影子,越是光亮的地方,影子也越深。我们的文化如果积极认同人的害怕孤独属性,那么孤独感就像饥渴和性欲一样,可以自然地表露并得到合理的满足。
  
  从弗洛伊德开始,精神分析鼓励人从家庭(群体)分化来的实现个性独立,多少做了一些挑战孤独感的事。不过个性独立并不意味着害怕孤独的本性更移,只是把从属对象从家庭转移到事业、社会、爱情。社交恐惧的人可能是一种群居本性的自然漂移,但文化不停的强迫他们回到群体中,心理痛苦因此油然而生。如果社会高度认同独处的人,那么这样的一群正好是富于创造的、沉静的、自给自足的人。
  
  正因为如此,孤独带来很大的“破坏性”,这些破坏性非常明显地表现在生理中。研究表明,孤独的人血压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30个单位,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高3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达到正常人的2倍;孤独的人容易染上不良嗜好,因为它会削弱人的意志力和决心,容易放弃运动,倾向于摄取更多脂肪和糖分、烟酒;孤独的人大脑缺少灵活性,睡眠不好,所以衰老得快;孤独感会增加人体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从而削弱人体免疫系统;长期孤独分泌更多叫作“肾上腺酮”的压力激素,还会增加患癌风险。
  
  最糟糕的是,孤独产生的过激反应不仅害己还害人: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卡西沃伯指出,一个孤独寂寞的人可能更不容易相信他人,而且总是喜欢钻牛角尖,给别人找茬儿,朋友会越来越少。现代社会是由很多人组成的“网络”,如果处在其中某个关键链条的人,因“寂寞”带来的问题而断绝了同其他人的来往,可能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关系中断”,让寂寞呈几何倍数蔓延。
  
  怎样和孤独相处

  
  交对朋友是最主要的抗寂寞“疫苗”。研究指出,每多交一个朋友,在一周內感到孤独的时间减少0.04天,一年减少两天。丛中表示,我们择友的时候往往被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限制住:要找社会地位旗鼓相当甚至略胜一筹的,要找愿意两肋插刀、大方的,要找离得近、常见面的……其实,帮你排遣寂寞的人不是能给你多少实际好处,而是你跟他交往不用担心谁付出得多,而且共事起来兴趣会越来越高涨。
  
  把喜欢的事情(至少一样)当作事业来做。一个人变得开心时,身边的朋友也跟着变得开心的几率就会提高25%。换句话说,开心也是会传染的。心理学家建议,在周末或业余时间,参加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比如有人定期与一帮原本互不相识的“驴友”(旅友)一起出游,有人参加舞蹈初级班,有人去圆小时候的钢琴梦……
  
  试着独处15分钟。有人可能会说,以上这些我都做到了,可我为什么还会时时感到寂寞呢?对此,心理专家表示,对抗孤独的最根本办法还是要学会好好独处。“有些人把寂寞看作是一团死面,总是想扔掉,却没想到加点料、耐心等一等就能让它变成活面。”丛中说。具体做法是:关掉门窗、手机、电脑、电视、灯,静坐下来,问问自己今天过得怎么样,有哪些新的想法,有哪些不开心的事情,其中原因可能有哪些,哪些事情需要改变等等。
  
  孤独感是不能战胜的,更不能潜抑,最好处理孤独感的办法是觉知它的存在,并愿意和它共存。觉知孤独感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孤独刚刚冒头,人立即会去做一些事来“分心”,不让心智感觉到它的存在。真正可以与孤独共存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修士高僧,躲在深山,远离人类社会,清心寡欲,空泛肉身,直达开悟的境界。开悟正是突然悟出人的本性,不在为逃避孤独去做违心的事,这样的人是心灵的超越者。
  
  另一种就是《孤岛余生》中汤姆.汉克斯那样的人,一个人被迫在孤岛上,当孤独袭来恐惧万分却无路可逃,慢慢的接纳了孤独感反倒变得无所不能起来。孤独是一种存在,不要逃避它,也不要妄言挑战它。人能做到的只能是平心静气的觉知并接纳它,接纳它与生命并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因为害怕孤独而违心的去讨好某些文化、观念、团体、权利、金钱与关系,真正活出自我来。
  
  (文/心灵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