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大学教授为你揭秘催眠术
发布时间:2013-07-01 12:50 类别:新闻中心
心理导读:催眠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这种带有浓厚神秘主义和玄学色彩的治疗方法长期被与庸医巫术、神秘主义和伪科学联系在一起。催眠术是否真有其事?近几十年来,一些心理学界人士一直在进行研究。 ---www.tspsy.com
新闻资讯:大学教授为你揭秘催眠术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催眠术博士,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曾性初先生门下,毕业论文即是“催眠术研究及实践”。他也一直关注“催眠术”是否真正存在,如果存在,又对临床具有何种意义。
孙时进介绍,最早提出“催眠术(hypnotism)”这个词汇的,是被称为“催眠术创始人”的詹姆士·布雷德。布雷德开始也反对最早用“抚摸病人却不接触病人皮肤”的方法治病的催眠术———“麦斯麦术”。一次观看表演“麦斯麦术”时,他仔细观察并用针刺被催眠者,发现并不能引起被催眠者痛的反应,此类种种的现象使布雷德逐渐承认了这一事实。
他从生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是大脑额叶部位的疲劳产生了这些效果。他根据这一看法,采用了让被试者长久注视一个亮点的方法,也引起了这种现象。他的生理学的解释消除了麦斯麦术的神秘性。
布雷德摧毁了麦斯麦术,也赋予麦斯麦术以新的生命。从布雷德提出麦斯麦术的生理学解释后,催眠术逐渐被医学界接受,并且作为一个生理学和心理学问题开始引起科学界的重视。
由于人们长期将催眠与庸医巫术、神秘主义和伪科学联系在一起,很少有人愿意研究带有浓厚神秘主义和玄学色彩的催眠术。二十世纪早期,催眠术遭遇冷落,相关研究也处于停滞状态。据称在一些国家用于临床
孙时进介绍,资料记载,早在1845年,就有外科医生在手术中使用催眠进行麻醉;现在,一些国家的牙科、妇产科也曾使用催眠镇痛。“近年来的实验室研究表明,某些情况下,催眠镇痛的效果比吗啡、针麻更好。”
有种观点是,催眠之所以会诱发奇妙的幻觉效应,是因为“在催眠状态下,催眠师通过不同的暗示语可以让被催眠者产生正幻觉和负幻觉。”
孙时进解释,所谓正幻觉是指让被催眠者知觉到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东西,如闻到并不存在的香味,听到并不存在的声音等;负幻觉则是指让被催眠者把本来实际存在的东西当作不存在。他说,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催眠暗示产生的知觉改变并非生理系统的改变,而只是一种现象的改变。
“如催眠时,被催眠者的视力得到改善,但其眼睛的折射率并未发生变化。”至于如何解释这一现象,他表示,仍是一个难题。
孙时进介绍,国外有医院在外科手术中还使用催眠麻醉,催眠也成功治疗了如气管炎、原发性高血压、厌食症、风湿病、焦虑症、健忘症等诸多的心身疾病,并经常被用于心理治疗和心理保健以调解人的情绪和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但是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医学界将催眠用于正规临床的还很少听说,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主流医学界对催眠的一种谨慎态度。
“并非所有人对催眠都有着相同的接受度,一个人是否容易进入催眠状态是由催眠感受性决定的。”孙教授强调。他解释,催眠感受性是指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的难易程度。什么样的人容易被催眠,迄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青少年比老人和小孩易受催眠,女性比男性易受催眠,想象力丰富、相信催眠的人易受催眠;但这些说法并未得到完全证实。至今未能证实催眠术
催眠究竟是否有如此神奇的作用?长期以来,众多的学者一直进行着深入的探索,试图揭开催眠之谜。但是目前看,还不能给出一个科学的解释和圆满的答案。 孙教授介绍,“学者们为揭示催眠现象及其本质提出过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说。”
最早,麦斯麦认为催眠是由催眠师身上发出的磁流作用于被催眠者身上所引起的一种现象,但基本已被科学界否定。以后,有学者认为催眠状态实际上就是人为诱发的一种精神病,能被催眠的都是精神病者;这也被事实所否定。
还有不少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催眠。有的认为人们存在许多相互制约的观念,催眠就是通过暗示把其它观念都排除出去,只留下“单一的观念”,使这一“单一观念”整个控制被催眠者。有人认为催眠是由催眠师导演、被催眠者扮演角色的一种现象;但被催眠者并不是意识到这一点而有意装出某种角色去欺骗别人,而是自己深深进入角色以致自己意识不到。
“这些理论没有一个能圆满地解释所有的催眠现象并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孙教授表示。
他认为,要解释催眠的作用原理、揭开催眠之谜,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弄清楚身心关系以及意识的起源和意识的发生机制。“这是一个大难题之一,目前尚属谜团。这些问题没搞清楚,就很难揭开催眠之谜。”
(文/心灵花园 )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