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6-27 19:47 类别:亲子教育咨询
心理导读:作为一位有着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亚洲研究院)的创始人和谷歌中国的创始人等标签的李开复,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世界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他为何如此的与众不同,他到底是何许人也?
本文截取了其自传《世界因你不同》中交代童年的一段,在我们共同分享李开复老师童年趣事的同时,也顺道领略其成长过程中母爱所散发的无限光辉,以及母爱在孩子成长与成功中的神奇作用。因为开复老师不止一次地谈及对母亲的感恩,对母亲对其教养方式的肯定,同时他也在培养自己下一代的过程中继承了母亲的成功经验与教育方式。
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出生于中国台湾。他的出生,对全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surprise”(惊讶),母亲是在43岁高龄时不顾医生劝阻生下他的。因为家里姐姐多,自己出生晚,大姐的孩子比他还大一岁。因此,他就有了外甥作为自己的童年玩伴,而且还一起做了太多的“糗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开复老师小时候做过哪些离经叛道的事情呢?他的“本性”如何?他的母亲又是怎么应对这些“麻烦”的。
一、有梦想的孩子是幸福的。
小时候,李开复想当军人,母亲就找裁缝帮他订做了一套军服。拿到军服,他抱怨没有勋章。他的二姐就几经周折要了几颗真正的“星星”给他。每天穿好衣服以后,他都要把那些徽章别在衣服上,还喜欢背着一把枪走来走去。每天二姐回到家,他总缠着她陪着玩官兵与强盗的游戏,当然,他永远是官兵,二姐永远是被他打死的强盗。为了孩子美好的理想,母亲想尽办法去满足李开复的愿望,引导和鼓励他的远大理想,而不是忽略或漠视,这种培养孩子的态度是值得所有人借鉴的。
二、叛逆心理要疏导而不是堵。
唱反调,几乎是李开复的最爱。妈妈经常告诫他,不要把口香糖吞进肚子里面,会黏住肠子和胃,但李开复却偏要“以身试法”,把口香糖咽下去,以证明自己是“金刚不坏之身”。妈妈让他小心别把口香糖粘在头发上,他就把口香糖吐出来,故意粘在头发上,头发果然被粘住了一大块,怎么摘也摘不下来,急得他只能拿一把剪刀,把那块头发一把剪了下来。那段时间,他不得不顶着“狗啃泥”的发型去学校。这些都是他犯下的“罪行”里最轻的。有些事情,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都算是闯了“大祸”,但母亲都是一笑而过,并没有严惩他。母亲对待李开复犯错的方式与很多家长不同,不是采取制止或惩罚的方式,而是采取疏而不堵的方式,让他自己学着承受犯错带来的后果。
三、自信而不失谦虚的成长。
当5岁的李开复得意洋洋地对邻居阿姨表示“上小学以后就没有见过99分”后。母亲不允许这样的狂放存在于孩子身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打了李开复。母亲告诉他,“不只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母亲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做人的道理告诉他。这一次强烈的记忆,使得李开复懂得如何在谦虚和自信中保持平衡,而不会在自卑或自负中跌倒。
四、孩子的创新意识不能被扼杀。
有一次,李开复实在不想睡觉,就突发奇想,何不把家里所有的钟都拨慢一个小时呢?于是,他趁家里没人,爬上高高的柜子,拨慢了大大的钟,又潜入母亲的卧室,调慢了她的闹钟,接着跑到姐姐的房间里,弄慢她的手表。一轮下来,他满头大汗,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工程”。 当晚,李开复顺利地晚睡了一个小时,特别得意。可第二天,全家老小都被害得晚起一个小时。上班的、上学的,鸡飞狗跳,仓惶出逃。姐姐们怨声载道,恨不得把他掐死。而就算是这样顽皮,妈妈还是宽容地对他,没有骂他,甚至说,“幺儿还挺聪明的!”其实,妈妈更多的是看重了他“鬼点子”背后的聪明之举。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适当鼓励孩子新奇的想法,而不是去随意的否定和压制,这样会无形中扼杀孩子的创新意识。
五、满脑子奇思怪想,并付诸实践。
去美国以后,李开复学会了一些美国式的捣蛋方法。偶尔回台湾过暑假,就想尽办法损人,他最喜欢的一种是“电话捣蛋法”。作为“孩子王”的李开复经常成为总指挥,带着外甥和外甥女们一起玩。比如,经常趴在一本厚厚的台湾电话簿上,找到奇怪的人名,就打给他们,开一通玩笑。 还有一种更过分的。先随便拨通一个电话号码,对方接通了,他们就会说:“这里是电话公司,现在正在你们家外面调试电话线,你们家电话会响,但是千万不要接噢,因为一接我们就会触电了。”对方说,“好。”此后,他和外甥们开始一次次地拨打这个电话,对方一开始肯定是不接的,但每隔5至10分钟,他们就会打上一阵,对方最后总会忍不住接一次。在接通的那个瞬间,他们马上模拟触电的声音,惨叫三声:“啊,啊,啊……”吓得对方把听筒都扔到地上。这些想法和做法虽然看起来很是无厘头,但是从人的发散思维角度看,有这些怪念头的人更适合创新创造。李开复能够在技术领域和商业领域获得这么突出的成就,与他小时候母亲的管教方式密切相关。
心理学知识: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反映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李开复自己也回忆说,童年的时光,短暂而快乐。回想起来,母亲的宽容和娇宠,就像阳光一样笼罩着他,给他无忧无虑的成长氛围。回忆起童年,就让他想起那些肆无忌惮、荒唐可笑却又温暖如斯的时光。在他捣蛋的时候,母亲没有板起脸孔,严厉训斥,而是如同搭乘一部哆啦A梦的时光机,回归她自己的童年一样,和他一起经历梦游一般的快乐光影。相对于父亲来说,母亲的爱一直很透明,这也让他从中学会了很多“爱的表达”,让他一生受益无穷。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下一篇:原生态家庭:父母如何给孩子安全感 上一篇:孩子为啥害怕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