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8 18:31 类别:职场心理
心理导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抛弃或拒绝于团体之外,他便会产生孤独感,精神会受到压抑,严重的还会产生无助、绝望的情绪,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而他的学生舒茨则在《人际行为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感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这一观点对指导人们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参不参加群体游戏的孩子一眼就能辨出来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家庭两个孩子是少的,三四个是普遍的。用不着大人过多地费心,兄弟姐妹间就会苦乐同享相互照顾,而且还是很好的玩伴。曾粗略地算过儿时居住的那个四层十几户人家的单元里,大大小小的孩子加起来有四十来个。大院有近三十个单元,想玩什么游戏随便一招呼就会有十几个孩子跑出来响应。女孩们在嬉笑玩耍中自然少不了吵嘴哭鼻子;男孩们在开开心心的打杀中受伤挂彩也是常有的事。那会儿的孩子们最不缺的就是小伙伴和做游戏。不过与热热闹闹、不知道什么叫郁闷的孩子们相比,那些为数极少的独生子女们,以及被父母关在家里的“乖宝贝”们,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因为这些孩子的脸上往往缺少一种灿烂,多了一点孤寂带来的郁闷,而在待人接物时他们也常打出一块“不合群”的招牌。
包容于群体之中是人际交往需求的根基
的确,每个成年人的身上都会带着儿时的印迹。独生子女及倍受溺爱的孩子,在长辈、父母的娇宠下往往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他们一旦走出家门步入群体之中,其内心的感受是会相当复杂的。他们一方面在本能无意识的状态驱动下渴望融入集体,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习惯于后天养成的惟我的行为模式。由于他们适应不了,接受不了,理解不了同龄人之间那种平等的争吵、合理的冲撞和正常的磨合的自然法则,因此客观上集体包容不了他们;主观上自己也容纳不下集体。
当他们走入社会,常会在活动中感到十分困难,而不能成为“社会活动家”。因为他们从没有很好地将自己包容在群体之中,也没有把群体作为生命中的依托,而是把自己孤独地悬挂在了半空中——身悬心空也就没有了根基。
包容行为的主动型与被动型之差异
舒茨把人际包容的心理需求倾向的行为表现,按人格特质分为主动型包容与被动型包容。具有主动包容行为类型的人能主动与他人交往,能坦然共处于群体之中,热情参与人与人之间的交锋或合作性的工作,在交往中能主动定位于某一角色,灵活地随群体的动态变迁而不断变换不同的角色,能容纳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态度是合群附众,求同存异。
具有被动包容行为类型的人常常表现为少言寡语。这应归咎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经历;归咎于其成长环境中人际关系过于单一,没有机会接受各种不同人际交往刺激的训练。他们一旦步入社会,便会疏远人群,若被迫参加某一组织或活动,也不能主动地选定自己适当的角色,在独来独往中被动地期待和感受群体的包容。他们需要被包容,但是在被包容于群体之中时,又往往是处于缄默孤癖之境地。
同一场合中,有尽兴的,有不尽兴的
参加各类沟通信息、联络感情的聚会时,总会发现有些人在活动中,向来是情绪饱满、畅所欲言,而且善于调节和活跃气氛;有些人习惯没精打采、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让组织者很是尴尬,不知他愉快呢,还是不愉快;还有些人则借机宣泄,借酒撒疯,又摔又砸,又哭又闹,惹人生厌。
能量的释放是人际交往的情感需求
情绪情感是人际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在情绪反应中,通过面部表情、声调变化和身体姿态,来实现信息传递并达到互相了解。一个人哭,发出的是不舒服、痛苦的信号;一个人笑,发出的是愉快、幸福的信号。传递情绪情感的信息是人类心理能量在无意中的释放,而接收情绪情感的信息是人类心理在自然而然中的感受。它们可以随时地不受限制地作用于人群中,决定着交往的质量。比如,一个真诚微笑的人会吸引许多朋友,一个怒不可遏的人则可能吓跑许多朋友。
情绪情感的表现特质
在情感交流中,有人善于表达或传递情绪情感的信息,而有人则善于感受或接收情绪情感的信息。这就呈现出主动型和被动型不同的情感表现特质。
假如一个人的社会化环境是自由的、开放的,周围有许多同龄伙伴,他的情感交流是平等的、宽松的、直接的,那么他们的情感表现特质就是主动型的。假如一个人的社会化环境是封闭的、拘谨的,周围很少有同龄伙伴,而是长辈或隔代人,那么他先要观察他们的情绪情感,再来决定自己是“大叫”还是“小打”,因此,他的情感表现特质是被动型的。无疑,这两种情感表现特质的联结取决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和经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抛弃或拒绝于团体之外,他便会产生孤独感,精神会受到压抑,严重的还会产生无助、绝望的情绪,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而他的学生舒茨则在《人际行为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是包容、情感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主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这一观点对指导人们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参不参加群体游戏的孩子一眼就能辨出来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家庭两个孩子是少的,三四个是普遍的。用不着大人过多地费心,兄弟姐妹间就会苦乐同享相互照顾,而且还是很好的玩伴。曾粗略地算过儿时居住的那个四层十几户人家的单元里,大大小小的孩子加起来有四十来个。大院有近三十个单元,想玩什么游戏随便一招呼就会有十几个孩子跑出来响应。女孩们在嬉笑玩耍中自然少不了吵嘴哭鼻子;男孩们在开开心心的打杀中受伤挂彩也是常有的事。那会儿的孩子们最不缺的就是小伙伴和做游戏。不过与热热闹闹、不知道什么叫郁闷的孩子们相比,那些为数极少的独生子女们,以及被父母关在家里的“乖宝贝”们,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因为这些孩子的脸上往往缺少一种灿烂,多了一点孤寂带来的郁闷,而在待人接物时他们也常打出一块“不合群”的招牌。
包容于群体之中是人际交往需求的根基
的确,每个成年人的身上都会带着儿时的印迹。独生子女及倍受溺爱的孩子,在长辈、父母的娇宠下往往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他们一旦走出家门步入群体之中,其内心的感受是会相当复杂的。他们一方面在本能无意识的状态驱动下渴望融入集体,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习惯于后天养成的惟我的行为模式。由于他们适应不了,接受不了,理解不了同龄人之间那种平等的争吵、合理的冲撞和正常的磨合的自然法则,因此客观上集体包容不了他们;主观上自己也容纳不下集体。
当他们走入社会,常会在活动中感到十分困难,而不能成为“社会活动家”。因为他们从没有很好地将自己包容在群体之中,也没有把群体作为生命中的依托,而是把自己孤独地悬挂在了半空中——身悬心空也就没有了根基。
包容行为的主动型与被动型之差异
舒茨把人际包容的心理需求倾向的行为表现,按人格特质分为主动型包容与被动型包容。具有主动包容行为类型的人能主动与他人交往,能坦然共处于群体之中,热情参与人与人之间的交锋或合作性的工作,在交往中能主动定位于某一角色,灵活地随群体的动态变迁而不断变换不同的角色,能容纳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态度是合群附众,求同存异。
具有被动包容行为类型的人常常表现为少言寡语。这应归咎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经历;归咎于其成长环境中人际关系过于单一,没有机会接受各种不同人际交往刺激的训练。他们一旦步入社会,便会疏远人群,若被迫参加某一组织或活动,也不能主动地选定自己适当的角色,在独来独往中被动地期待和感受群体的包容。他们需要被包容,但是在被包容于群体之中时,又往往是处于缄默孤癖之境地。
本文来源于心理氧吧,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下一篇:心理咨询师成长的途径 上一篇:熟悉的工作不再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