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什么是启动效应?

发布时间:2013-03-21 17:24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能提出有趣理论的社会心理学家拥有一夜蹿红的潜质。约翰·巴奇(John Bargh)因研究“启动效应”而闻名,这些研究展现了潜意识暗示如何使人做出各种疯狂的行为;他同时也因相关实验结果无法被重复而遭到学术造假的指责。透过巴奇,看到了心理学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以及最没落的时刻。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什么是启动效应?

心理学堂:什么是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这个时代最迷人的心理学发现之一,或将彻底改变人的行为——如果是真的话
  
  能提出有趣理论的社会心理学家拥有一夜蹿红的潜质。约翰·巴奇(John Bargh)因研究“启动效应”而闻名,这些研究展现了潜意识暗示如何使人做出各种疯狂的行为;他同时也因相关实验结果无法被重复而遭到学术造假的指责。透过巴奇,看到了心理学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以及最没落的时刻。
  
  在心理学的历史上,如今是最辉煌的时刻,也是最没落的时刻。现下,心理学中最绝妙的发现通常都是较为简化的结果,而且还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进行了重新包装。如果你想出一本没有吸血鬼或绑缚情节的畅销书,编辑肯定会建议你给其中几篇心理学论文找些沾边的趣闻轶事,或者取个能吸引眼球、掷地有声的标题。不过,情况也不完全如此。对于那些研究更专业化问题的人,比如研究语音识别中音素单位的作用的学者,他们必须用这样一个事实来安慰自己: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但是,能提出有趣理论的有一夜蹿红的潜质。过去十几年,在意识的作用、人类行为的原因和动机方面, 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取得了惊人发现。这些发现跟循序渐进不沾边。
  
  与此同时,心理学也深受丑闻与怀疑的困扰。迪德里克.斯塔佩尔(Diederik Stapel)、马克.豪泽(Marc Hauser)和德克.斯密斯特斯(Dirk Smeesters)等等曾经论调张扬的研究者,被控编造实验结果,而且设法躲过同行评审的监督,之后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事业轰然倒塌。心理学虽然并非唯一存在学术造假现象的学科,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而且这一学科还存在所谓的“文件抽屉问题”(file-drawer problem,也叫发表偏倚),也就是,研究人员往往会发表罕见的成功结果,而忽略他们实验中的大量失败结果,从而使某种侥幸结果看上去很像突破性进展。不论公正与否,社会心理学家确实被认为是对自己的实验方法并不那么严格的研究群体,他们一般不会重复自己或其他人的工作,而是加紧进行下一项能写出惊人标题的论文的研究。
  
  很多批评声音都将矛头指向启动效应的研究。“启动效应”的定义变得比较模糊,因为这个术语可以代指一系列现象。其中一些现象以数十年的可靠证据为根据,比如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当某商家在自己的标价牌旁列出竞争对手高昂的售价时,就是利用这个心理学效应让你觉得在这里买东西是占了大便宜。这一招也确实管用。
  
  而招致批评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被称作“行为启动”(Behavioral priming)或“目标启动”(Goal priming)的领域,这些研究展现了潜意识暗示如何使人做出各种疯狂行为。一只温热的马克杯会让你变得更友善。美国国旗让你将选票投给共和党。快餐标识让你变得急躁。有一小群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心理学家,暂且把他们叫做“重复实验家”(Replicator),他们一直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努力重复某些最广为人知的启动效应实验。
  
  他们发现了什么呢?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得不到与原实验类似的结果。这些研究禁不起检验。肯定是哪儿出了问题。约翰.巴奇(John Bargh)无疑是启动效应研究领域中的绝对权威,因此重复实验家特别留意了他,以及他那项最早针对启动效应的研究。
  
  (文/心灵花园 )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