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催眠的生理学基础

发布时间:2012-08-10 15:41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催眠与睡眠密切相关,是睡眠过程中的某一环节,这个环节在正常时可能瞬现即逝,停留时间甚短,而在催眠术的条件下可以停留较长时间。     ---心灵花园


 

催眠的生理学基础
 

  
  催眠术应用于临床已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对催眠现象有种种解释,迄今尚未有一种学说足以说明所有的催眠现象。现个和生理学对催眠现象的解释,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种;
  
  神经生理学说
  
  催眠是一种神经生理学表现,Heldenbaln,1906)认为,催眠是脑的神经节细胞的抑制。沃柏格(Wolberg,1948)认为,抑制扩散到皮层的高级部位可以解释部分催眠现象。杨(Young,1941)主张催眠是一种神经功能抑制而另一些处于兴奋。麦独孤(Medougal,1926)则提出,催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能量转移到血管运动系统。科比与莫格林(Kubie,Mergolin,1944)主张催眠是由于中枢有一个兴奋灶而为其他抑制区所包围着。艾斯塔勃罗克(Estabrooks,1943)认为催眠是由于突触脱离,而神经冲动直接进入少量的一通道中去。巴甫洛夫认为,催眠是由于重复单调的刺激使大脑的抑制扩散所致。巴塔莱特(Bartlett,1968)假设催眠的作用机制是新皮层与皮层下区的整合增加,皮层下区较正常有更大程度的激活。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催眠是由于大脑皮层生理学的改变。海登贝罗伯茨(Roberts,1960,1963)强调催眠的引起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及特异地感觉、错觉及协调的神经通路之间的阻断。他指出:“可以推测,催眠性迷睡在生理学上可能与清醒被试的大脑皮层的深部锥体细胞诱起的超极化有关。催眠诱导期间,脑内网状非特异系统的激活,同时伴有特异性向皮层经路的失活,推测这是皮层电紧张明显抑制性改变的原因。非特异性激活及特异性失活可以分别代表催眠性“固着”及催眠引起的“传入性输入降低”的生理性对应物。
  
  条件反射学说
  
  催眠是一种条件反射。Sailer,1944)曾指出:“催眠基本上与条件反射有关,有些人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建立“迷睡”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以给予在唤醒后去执行的行为的口头嘱咐——所谓“催眠后暗示”。巴甫洛夫研究所在人的催眠状态时高级神经活动研究中发现,通过催眠中的语言暗示,可以系统地改变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即消除一种反射可以同时发生另一种反射的消除);也可以单独地消除一种反射;并且脑电活动也有相应变化。这种学说受到许多当代研究者的支持。巴甫洛夫在研究催眠抑制的时候就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催眠时相的问题。人类的催眠时相,当然比动物复杂得多。
  
  生理反馈学说
  
  催眠是睡眠或睡眠样状态。过去的研究者认为催眠是睡眠的一种变式。现代研究证明,催眠是意识状态的生理学指标。如前述巴甫洛夫在睡眠研究中就已发现催眠状态是醒一睡交替中的一个过渡状态。催眠是意识改变时心理生理的四重态:①受暗示性增高;②觉知变狭;③醒觉选择;④注意受限。这种情况类似入睡前的心理状态。
  
  在催眠状态下,脑电波并无明显改变,因为有些人在受催眠时可能很快接受暗示并呈现入睡,但脑电波型与觉醒时相同。
  
  总之,从现代生理学角度来看:
  
  1、催眠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为主;
  
  2、这种变化的表现是某些中枢的兴奋和另一些部位的抑制;
  
  3、催眠与睡眠密切相关,是睡眠过程中的某一环节,这个环节在正常时可能瞬现即逝,停留时间甚短,而在催眠术的条件下可以停留较长时间。
  
  由于对人体的实验研究难以实行,所以,催眠的生理学研究中还有很多不解之迷。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