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甄嬛传:人们为何对宫斗戏情有独钟?

发布时间:2012-08-10 08:40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 穿越剧把皇帝弄成心有千千结的男青年,那是古装偶像剧;有些宫斗戏安排一个“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姑娘在深宫里传扬自己的价值观,那是幻想剧;“一夫多妻制”的宫廷里,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不可能和谁有天长地久的爱情。      ——心灵花园

 

人们为何对宫斗戏情有独钟?
 

  
  赶在广电总局即将限制穿越剧、宫斗剧之前,郑晓龙导演的《后宫甄嬛传》在北京影视频道开播了。其实这部剧比前一段热闹异常的《步步惊心》、《倾世皇妃》等剧筹备、开机都早,只是因为篇幅较长且不肯敷衍,直到去年才制作完成。
  
  所有的清宫穿越剧都是以二月河小说《雍正皇帝》为母本,把一个现代少女放到“九王夺嫡”中去。所有的宫斗戏都有一个共同的前辈:香港无线电视2004年出品的《金枝欲孽》,核心戏剧冲突都是后宫争宠。
  
  女人心思细密,宫斗不同朝斗。殿上诸公斗法以军国大事为筹码,暗室阴谋和朝堂对决牵涉者众,力道刚猛。后宫群雌斗法围绕宫闱隐私展开,不是给皇上下套就是残害对手肚子里的孩子,阴柔狠辣。
  
  观众们在看腻了朝臣绑架百姓谋私利的争斗之后,发现皇帝的后宫是更加凶险的职场,不仅能像看谍战剧一样获得智力快感,更有一种越虐心越爽的审美体验。
  
  甄嬛传是一部另类的宫斗戏。绝大多数宫斗戏着眼于争宠的技术层面,《甄嬛传》也把大段笔墨投注于此。如磐风雨中,甄嬛由只求自保的文艺女青年,演变成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猎杀者。不管是论计谋还是论虐心,这部剧不比任何同类剧更温婉,可能还更激烈。
  
  但《后宫甄嬛传》没有停留于暴露层面,而是在甄嬛嬗变的过程中焕发出一种悲剧感和批判性。甄嬛貌似剪除了所有的对手,以太后之尊母仪天下,但她深爱过的皇帝早已变心,她最爱的果亲王死在她怀里,她的儿子一辈子不知父亲是谁,她的姐妹们几乎全成了她的敌人。
  
  这个没有胜利者的结局是对争宠哲学的深刻批判:一大帮环肥燕瘦的女人成天围着一个心不在焉的中年男人转,挖空心思博取欢心,狡计百出残害同类,这是极其扭曲的价值观,可悲可恨可笑可怜。
  
  《后宫甄嬛传》的另类还体现在它有写史的用心。通常的宫斗戏都会建构完全架空的时代背景和戏剧环境,把那些血淋淋的厮杀提供给观众就完了。《后宫甄嬛传》小说写的也是没有明确所指的朝代,皇帝也是风流潇洒的多情种子,但经过郑晓龙团队的改造,电视剧落定在雍正年间,登基时即已43岁的雍正由年龄相仿的陈建斌来演,一下子就颠覆了小说的青春偶像气味。
  
  不仅如此,它在服装、器物、礼仪、陈设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在影像格调上沉稳朴实,力求营造出浓郁的历史感来。尽管剧中的戏剧冲突多为向壁虚构,但经过编导演的二次创作后,它紧紧依托人性脉络和历史氛围而生,具有很大程度上的本质真实。
  
  穿越剧把皇帝弄成心有千千结的男青年,那是古装偶像剧;有些宫斗戏安排一个“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的姑娘在深宫里传扬自己的价值观,那是一相情愿的幻想剧;“一夫多妻制”的宫廷里,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不可能和谁有天长地久的爱情。
  
  因为“宠幸”这一资源的稀缺性,后宫妃子的争斗是永恒的。《后宫甄嬛传》较为可信地表现了后宫之争。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